第一章 绪论 1
1.1问题的缘起 1
1.2前人研究综述 3
1.3本书的研究材料和角度 22
1.3.1研究材料 23
1.3.2研究角度 23
1.3.3历史层次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25
1.4文白异读和历史层次 26
1.4.1文白异读 27
1.4.2历史层次 29
第二章 今北京话的入声字 31
2.1入声字的声调 31
2.1.1全浊入 31
2.1.2次浊入 32
2.1.3清入字 32
2.1.4小结 34
2.2入声字的韵母 35
2.3入声字的文白异读 39
2.4小结 44
第三章 元明时期韵书中的入声字 47
3.1元代韵书中的入声字 47
3.1.1《中原音韵》 48
3.1.2《蒙古字韵》 63
3.1.3《中原雅音》 66
3.1.4小结 71
3.2明代《合并字学集韵》中的入声字 72
3.2.1入声字的声调 72
3.2.2入声字的韵母 78
3.2.3入声字的文白异读 81
第四章 清代民国时期韵书中的入声字 87
4.1清代韵书中的入声字 87
4.1.1《李氏音鉴》 87
4.1.2《音韵逢源》 96
4.1.3《语言自迩集》 107
4.1.4小结 120
4.2民国时期韵书中的入声字 120
4.2.1《京音字汇》 120
4.2.2《京音入声字谱》 127
4.2.3《增注〈中华新韵〉》 132
4.2.4小结 138
第五章 北京话入声字的发展阶段 141
5.1元代以来入声字的归调变化 141
5.1.1全浊入 141
5.1.2次浊入 142
5.1.3清入字 143
5.2元代以来入声字韵母的变化 147
5.3元代以来入声字文白异读的变化 149
5.3.1韵母 149
5.3.2声母 150
5.3.3声调 151
5.4北京话入声字的发展阶段 151
第六章 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及文读音的形成 153
6.1北京话入声字的历史层次 153
6.2北京话入声字文读音的形成 156
6.2.1通合三入声字的文读 156
6.2.2宕江摄入声字的文读 159
6.2.3深臻开三庄组、曾摄一等、曾开三庄组、梗开二入声字的韵母文读 163
6.2.4清入字的声调文读 173
6.2.5深臻曾开三庄组、梗开二知系入声字的声母文读 178
6.2.6小结 182
第七章 周边方言的入声字:河北方言与东北官话 187
7.1河北方言的入声字 187
7.1.1河北方言入声字读音概况 187
7.1.2河北无入声方言的文白异读 189
7.1.3小结 198
7.2东北官话的入声字 200
7.2.1哈尔滨方言的入声字 201
7.2.2长春方言的入声字 207
7.2.3小结 212
7.3从入声字看北京话与河北方言、东北官话的关系 213
7.3.1三者入声字的声调、韵母和文白异读的比较 214
7.3.2北京话与河北方言、东北官话的关系 215
第八章 北京话入声字研究的新进展 221
8.1对北京话清入字共时变异的考察 221
8.2对北京周围方言入声字读音的研究 224
8.3对北京话、北京官话入声字读音的历时考察 230
8.4对北京话清入字归调层次的考察 233
8.5对北京话入声字读音形成因素的考察 235
8.6与本书观点不同的研究 236
第九章 入派三声与传统音变理论适用范围的局限 239
参考文献 243
附录一《合并字学集韵》入声字表 251
附录二《音韵逢源》入声字表 261
附录三《语言自迩集》入声字表 267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