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今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其昀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1147467
  • 页数:4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被称为浙东学派学人张其昀先生的作品。全书16章,以论语为中心,结合中国其他儒家经典,分别论述了孔子的人生哲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历史哲学等等,并对孔子的人格、孔门弟子、孔子的学统、孔子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作了评述。

第一章 大哉孔子 1

一、孔子伟大的人格 1

二、人文主义 2

三、首倡师道 3

四、完成哲人 4

五、新时代的开创者 5

六、孔子讲学的四大要领 6

七、志于道 8

八、据于德 9

九、依于仁 10

十、游于艺 11

十一、人心、人性、人情 13

十二、好学、致知、格物 15

十三、力行 16

十四、诚意 17

十五、乐观 19

十六、中道 20

十七、内圣、外王 24

十八、民治 26

十九、革命 27

二十、大同 28

二十一、学统 31

二十二、孔学的新世纪 33

第二章 人生哲学 36

一、人本哲学 36

二、仁,孔子的创造思想 37

三、义与勇 42

四、孝 44

五、信 46

六、忠恕 47

七、公与直 49

八、敬与诚 50

九、静与刚 51

十、俭与谦让 52

十一、观过知仁 53

十二、克己复礼 54

第三章 教育哲学 56

一、教育宗旨 56

二、教育制度 57

三、有教无类、20世纪最新思潮 59

四、文化统一始于孔子 60

五、尊德性 61

六、道问学 62

七、致广大 65

八、尽精微 66

九、教材 69

十、教法 71

十一、师道 77

十二、友谊 80

十三、社会教育 82

十四、人格教育 84

第四章 政治哲学 86

一、民治为本 86

二、制度化 87

三、自由与平等 88

四、礼治 88

五、正名 90

六、政治与教育 91

七、政治与道德 91

八、优秀人才 92

九、政治家的风格 93

十、设计、执行与考核 97

十一、言论问题 99

十二、修身 100

十三、齐家 101

十四、乡治 102

十五、治国 103

十六、民族、民权、民生 104

十七、平天下 106

十八、大同之理想 108

第五章 法律哲学 110

一、中国文化与法治 110

二、礼与法 111

三、礼经、三礼 113

四、礼治之精义 116

五、礼与自然法 117

六、法之制订 118

七、法之应用 120

八、法官 121

九、法家 123

十、中国法律的基本原则 125

十一、巍然独立的中国法系 127

第六章 艺术哲学 129

一、礼乐之邦 129

二、和谐、乐之精神 130

三、艺术家 131

四、诗、乐、舞 132

五、诗学 133

六、文学 135

七、音乐 136

八、乐师 138

九、乐器 139

十、舞蹈 142

十一、绘画 145

十二、运动 146

十三、游艺 146

十四、美育的重要 147

第七章 历史哲学 150

一、理论与事实 150

二、《易》之教 151

三、无极、太极、阴阳 154

四、变易、不易、简易 155

五、论谦德 157

六、兴于忧患 158

七、《书》之教 161

八、民生史观 162

九、《春秋》之教 163

十、《春秋》笔法 165

十一、大一统 166

十二、华夷之辨 167

十三、《春秋》三传 169

十四、中国之史家 170

第八章 军事哲学 174

一、国防论 174

二、文武合一 175

三、武备 176

四、军事教育 177

五、兵制与军礼 177

六、仁者无敌 179

七、作战 180

八、谋略 181

九、平乱 185

十、御侮 185

十一、国殇 186

十二、弭兵 187

第九章 宗教哲学 189

一、天道 189

二、上帝、神 190

三、天命 191

四、天人合一 193

五、敬天爱人 195

六、孝道 196

七、生与死 197

八、祭祀 198

九、典礼之争 200

十、祈祷 201

十一、宗教 201

十二、至诚 204

第十章 孔子理想的人格 206

一、完美的人格 206

二、儒者 207

三、善人、大人、成人 209

四、志士仁人 210

五、君子 213

六、贤人 218

七、圣人 218

八、远古的圣人 221

九、殷之三仁与二义士 223

十、周初之圣贤 223

十一、管仲、子产 225

十二、柳下惠、蘧伯玉 225

第十一章 孔门弟子 227

一、孔门高弟 227

二、四科十哲 227

三、弟子之地理分布 231

四、弟子之年龄 231

五、弟子之境遇 232

六、师弟间之情感 233

七、弟子对夫子的颂赞 235

八、孔学之传授 236

九、颜渊 237

十、曾子 240

十一、子夏 244

十二、子游 248

十三、子贡 250

十四、子路 255

十五、子张 261

十六、群弟子 264

十七、子思 274

第十二章 孔子之学统 276

一、文化史上的大动脉 276

二、儒学的创立 277

三、儒学的流布 278

四、道统之观念 279

五、战国儒学 281

六、两汉儒学 283

七、魏晋南北朝儒学 285

八、隋代儒学 286

九、唐代儒学 287

十、北宋儒学 289

十一、南宋儒学 291

十二、元代儒学 295

十三、明代儒学 296

十四、清代儒学 298

第十三章 儒家的典籍与纪念 301

一、孔子之著述 301

二、《六经》 302

三、《四书》 304

四、《论语》 306

五、《周易》 309

六、《诗经》 314

七、《尚书》 317

八、《礼经》 321

九、《春秋》 327

十、《大学》 336

十一、《中庸》 338

十二、《孝经》 340

十三、古典的诠释 342

十四、曲阜孔庙、孔林 344

十五、历代崇圣的典制 351

十六、孔子圣诞、教师节 353

第十四章 孔学对东方诸国的贡献 355

一、孔学与东方文化 355

二、中韩文化关系 357

三、花郎魂 358

四、高丽儒学 359

五、朝鲜儒学 360

六、韩国国乐 361

七、中日文化关系 362

八、中国儒学初传日本 363

九、隋唐之日本儒学 364

十、宋明之日本儒学 366

十一、朱舜水讲学日本 368

十二、日本现代儒学 369

十三、汤岛圣堂与斯文会 370

十四、天理教教义 371

十五、琉球的儒学 372

十六、越南的儒学 373

第十五章 孔学对西方诸国的贡献 375

一、孔学与西方文化 375

二、西洋传教士的来华 377

三、西洋传教士译述儒学经典 379

四、莱布尼兹 380

五、伏尔泰 382

六、儒学在意大利 385

七、儒学在西葡两国 387

八、儒学在法国 388

九、儒学在德奥两国 392

十、儒学在荷兰与瑞典 393

十一、儒学在英国 394

十二、儒学在美国 396

第十六章 孔子世纪 402

一、春秋之时代精神 402

二、春秋大事年表 403

三、区域与活动中心 404

四、用夏变夷、开拓疆土 407

五、大人物之地理分布 408

六、春秋时代之礼治 409

七、管仲 410

八、子产 411

九、老子 412

十、孔子最重要的贡献 413

十一、至圣先师 419

十二、孔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420

重要参考书籍目录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