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政策 1
第一章 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总框架 2
一、现行区域战略和政策的基本架构 2
二、形成的过程 7
三、改革开放后的主要区域政策效果评估 12
四、区域战略和政策的未来 17
第二章 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和政策 21
一、东部概况 21
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的提出与背景 21
三、具体政策内容的演进 27
四、政策效果评价 40
五、未来的挑战与政策思考 41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政策 44
一、西部概况 44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背景 44
三、政策演变历程 47
四、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 53
五、效果评价 63
六、关于未来的挑战和政策思考 66
第四章 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和政策 69
一、东北地区概况 69
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的背景 70
三、振兴东北政策的提出与发展 70
四、主要政策内容 76
五、效果评估 87
六、未来的挑战与政策思考 91
第五章 中部崛起战略和政策 94
一、中部概况 94
二、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背景 94
三、中部崛起政策的提出和发展 97
四、中部崛起战略的主要内容 100
五、效果评价 107
六、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及政策思考 111
第六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和政策 114
一、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背景和意义 114
二、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发展要求 118
三、落实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的体制和政策保障 123
第2篇 特区、开发区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 133
第七章 经济特区的战略和政策 134
一、经济特区的类型、数量与布局 134
二、我国经济特区设立的背景和历程 136
三、经济特区的政策及演变 139
四、经济特区政策的成效与不足 141
五、经济特区的未来展望 151
第八章 开发区的战略和政策 154
一、开发区的类型、数量和布局 154
二、开发区发展过程 155
三、开发区的政策及演变 159
四、开发区的成效与不足 164
五、未来的发展 171
第九章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 176
一、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时代背景 176
二、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 180
三、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辐射“三北” 183
四、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治体制改革领风气之先 187
五、成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统筹西部破题 188
六、武汉和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中部起步 191
七、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前景和问题 194
第3篇 贫困区、问题区和特殊功能区政策 221
第十章 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专项扶贫政策 222
一、1978~1985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 222
二、1986~2000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 225
三、2001~2007年的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 232
四、中国贫困区域发展政策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242
五、中国未来扶贫政策和工作的展望 244
第十一章 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 246
一、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46
二、改革开放前资源型地区的开发过程与生态政策 251
三、改革开放后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过程与政策 255
四、资源枯竭型地区政策的现状 262
第十二章 生态功能区政策 272
一、宏观背景 273
二、自然保护区政策的提出和发展 274
三、风景名胜区政策演进 279
四、生态功能保护区政策演进 284
五、经验总结及未来的挑战 287
第十三章 蓄滞洪区管理法规政策 289
一、蓄滞洪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289
二、蓄滞洪区管理法规政策建设的主要成就 290
三、当前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具体规定 291
四、当前蓄滞洪区管理法规政策尚存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300
五、调整淮河行蓄洪区管理政策与法规的建议 305
第4篇 全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 307
第十四章 增长格局和经济重心的演变 308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的演变 308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增长格局演变的原因 316
三、未来的中国区域增长格局 323
第十五章 区域分工与合作 326
一、区域分工与合作的内涵与意义 326
二、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演进及阶段性特征 327
三、目前我国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 332
四、目前我国区域合作的基本特点和变化趋势 338
五、推进区域分工合作中的经验总结与基本要求 342
第十六章 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345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演变 345
二、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 355
三、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的未来趋势 361
第十七章 中国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 367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群的形成过程 369
二、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和扶持政策 376
三、城镇群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389
四、城镇群发展的展望和对策 391
第5篇 重点综合经济区域的发展 395
第十八章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 396
一、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 396
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特征 398
三、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动因分析 409
四、地区经济发展展望 414
第十九章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417
一、长三角经济兴起的背景 417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418
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425
四、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动因分析 428
五、地区发展展望 434
第二十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 435
一、京津冀的经济发展历程 435
二、京津冀的经济发展状况 439
三、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443
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 447
五、京津冀区域发展展望 452
第二十一章 长株潭城市群 454
一、长株潭城市群总体概况 454
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历程 456
三、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特征 462
四、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成效 466
五、长株潭城市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70
六、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发展对策 475
第二十二章 成渝经济区 478
一、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 478
二、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479
三、改革开放之后,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 480
四、推动成渝地区发展的政策因素 487
五、成渝经济区发展展望 491
第6篇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493
第二十三章 苏南模式 494
一、苏南模式的形成及其演化 494
二、苏南模式的代表性地区、内涵和特征 502
三、新苏南模式下的经济新局面 508
四、苏南模式的评价 514
第二十四章 温州模式 519
一、温州模式内涵及特征 519
二、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演进 525
三、温州模式的制度变迁 528
四、温州模式的优、劣势及经验总结 533
五、典型地区实证分析 539
第二十五章 珠江三角洲模式 545
一、珠江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545
二、珠江模式的总体特征 551
三、珠江模式的发展演变 559
四、珠江模式的经验总结 563
第7篇 总结与展望 569
第二十六章 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新思考 570
一、影响中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若干重要因素 570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576
三、关于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思考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