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0.1 有关定义 1
0.1.1 “论”、“辩”、“辩论”和“雄辩” 1
0.1.2 “语篇”、“论辩体”等概念 4
0.1.2.1 常见的语篇的定义 4
0.1.2.2 与语篇相关的几个术语 6
0.1.2.3 “论辩体” 9
0.2 相关课题的研究概观和评述 10
0.2.1 篇章语言学有关篇章结构的研究 10
0.2.2 辩论研究 24
0.2.2.1 中外辩论史简介 24
0.2.2.2 中外辩论理论和方法简介 30
0.3 辩论语篇研究的意义 32
0.3.1 理论意义 32
0.3.2 实用意义 33
0.4 辩论语篇的主要材料来源、符号说明和试验设备 33
0.4.1 书面辩论语篇 33
0.4.2 口语辩论语篇 33
0.4.3 符号说明 34
0.5 本书进行论辩体语篇研究的基本思路 34
第1章 辩论语篇的语篇性和确定辩论语篇的原则和方法 35
1.1 辩论语篇的界定标准 35
1.2 界定辩论语篇的原则和方法 52
1.2.1 语篇性量化分析就是确定辩论语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2
1.2.2 从语篇结构着手,用树形图分析语篇结构层次的原则 53
1.2.3 用语感来验证的原则 53
第2章 汉语辩论体语篇的语脉系统 54
2.1 “回指”和“回指链”的研究现状 55
2.2 汉语辩论语篇的零形回指 57
2.2.1 汉语辩论语篇零形回指的必要条件 59
2.2.2 汉语辩论语篇“是”字句内零形回指 67
2.3 汉语辩论语篇的代词回指 73
2.3.1 线性结构分析 75
2.3.2 层次结构分析 79
2.4 汉语辩论语篇的名词回指 82
2.4.1 汉语辩论语篇的名词回指类型 83
2.4.2 五种名词回指对象在辩论语篇中的分布 87
2.4.2.1 “同形”的分布 88
2.4.2.2 “部分同形”的分布 89
2.4.2.3 其他类名词回指形式的分布 90
2.5 汉语辩论语篇零指称形式的分布 91
2.5.1 零指称形式分布类型 91
2.5.2 论辩体语篇零指称形式的分布特点 96
2.6 小结 97
第3章 汉语简单辩论结构模式系统 98
3.1 汉语简单辩论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 98
3.1.1 “立驳对”等 101
3.1.2 “立驳集” 105
3.1.3 “立驳场” 108
3.2 简单问答式辩论系统的基本结构模式 108
3.2.1 毗邻式 108
3.2.1.1 毗邻单体式 108
3.2.1.2 毗邻递进式 109
3.2.2 交叉式 111
3.2.3 环扣式 111
3.2.3.1 连环式 111
3.2.3.2 套环式 113
3.2.4 嵌入式 115
3.2.4.1 单层嵌入式 115
3.2.4.2 多层嵌入式 119
第4章 现代汉语驳句的语义类型系统 123
4.1 语义类型系统建立的依据和标准 123
4.2 现代汉语驳句的语义类型系统 129
4.2.1 常规性驳句(上) 130
4.2.1.1 指向论点的驳句 130
4.2.1.2 指向论据的驳句 131
4.2.1.3 指向论证的驳句 132
4.2.1.4 指向言外之意的驳句 133
4.2.2 常规性驳句(下) 134
4.2.3 非常规性驳句 140
4.2.3.1 以反问为驳的驳句 140
4.2.3.2 无能性驳句 143
第5章 口头辩论语篇的韵律特征与语义表达 145
5.1 口头辩论语篇在韵律方面的基本特征 146
5.1.1 口头辩论语篇的音高和语调模式 146
5.1.2 口头辩论语篇的音长与节奏模式 154
5.2 口头辩论语篇语音与语义表达的关系 160
5.2.1 立驳场中音高的升降与语义的关系 162
5.2.2 立驳场中语音的长短快慢以及停顿与语义的关系 166
余论 173
参考文献 174
附录1 声波音高图 188
附录2 现代汉语“是”字省略句研究——从“是”字省略句看“是”字句的价值 267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