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问题语言批判的策略 3
关于成都现代艺术状况的对话 7
《现代艺术与文化批判》作者说明 11
’85情结与当代问题 15
前卫艺术“下课” 24
从“Is Me”说开去——关于90年代中国艺术的零散看法 29
四十小结 36
缘起与经过 44
成都的画家 50
我们今天不能问“什么是艺术” 55
批评、权力与信念 59
什么是当代史? 64
在贺兰山留下永久的记忆——贺兰山房设计与建造过程的记录 71
当代艺术史的微观叙事——《1992:艺术转型年代》前言 97
叙述当代艺术20年 105
假象的制造与问题——从玩世的模样到水果般的青春形状 121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128
从“新具像”到“新绘画”的历史 137
历史的合法性——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写作中的几个问题 202
“黑、白、灰”的历史与现实的针对性 211
“新绘画”的历史上下文 220
影响力、中心与责任 227
管理历史 231
《当代艺术家丛书》前言 234
什么语境或谁的香港? 238
“’85新潮”的遭遇——从尤伦斯美术馆开馆展“’85新潮”说起 241
来自中国的新绘画——以16位四川画家的绘画为例 245
历史感的重要性——《艺术史中的艺术家》序言 254
个案的作用 259
民国油画的历史背景 262
当代的凯旋——关于“青城山·中国当代美术馆群”的建筑 282
中国画问题——用笔墨纸砚完成的绘画之继续存在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288
艺术与市场《艺术·市场》第1辑前言 311
给画家何多苓的一封信 314
中国企业如何投资艺术 319
关于中国大陆艺术家在市场中的心态 323
标准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确定 328
展开90年代 332
走向市场 334
艺术操作 337
从“广州双年展”看大陆90年代艺术发展的基础及方式 358
“广州双年展”后的反省与问题 364
操作、权力与形而上学 369
批评家在市场中的心态 414
漫谈艺术市场 418
我们仍然热爱艺术吗? 424
批评与权力 430
艺术就是生意 436
我的立场 439
资本与艺术 443
市场的凯旋 445
投资的教养 448
你到底要买什么? 451
热闹未必无凄凉 454
三种自以为是及其危害 457
让当代艺术的“泡沫”漫天飞舞 460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对近十年资本在中国艺术市场中的作用与相关问题的陈述与判断 464
当代艺术三要素:观念、市场、权力 473
形而上学的妄想应该终止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