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地形地貌 2
第二节 物产资源 4
一、水资源 4
二、土地资源 5
三、光热与风资源 5
四、生物资源 6
五、矿藏资源 12
六、地方特产 13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14
一、人口分布 14
二、民族构成 15
第四节 行政区划 20
第五节 名胜古迹 22
一、名胜 22
二、古迹 文物 26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36
第一节 历史沿革 36
一、秦、汉、三国时期 36
二、隋唐时期 37
三、宋、元、明时期 38
四、清代 38
五、民国时期 40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41
一、中共镇西县委的建立 41
二、县人民政府和城乡基层政权的建立 42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委员会的成立 44
四、社会秩序整治 44
第三节 农村土地改革与牧区民主改革 46
一、农村土地改革 46
二、牧区民主改革 5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51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1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3
三、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4
第五节 改革开放 55
一、农村体制改革 56
二、牧区体制改革 5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59
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63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65
第一节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建立 65
一、筹备与实施 65
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成立 66
第二节 自治机关建设 68
一、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 68
二、自治县人民政府 77
三、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78
第三节 法制建设 80
一、法制建设概况 80
二、加强法制建设的措施 82
三、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83
四、加大地方立法力度 85
第四节 民族关系 86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86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88
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 90
第五节 人民生活 95
一、人均收入水平逐年增加 96
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98
第四章 农业 101
第一节 农业 101
一、农业发展概况 101
二、农作物结构和农田基本建设 103
三、农业机械化 104
四、农业科技推广 105
五、农业产业化 107
第二节 林业 107
一、植树造林 108
二、森林保护与管理 110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 113
第三节 畜牧业 114
一、畜牧业发展概况 114
二、草原建设、管理和科技服务体系 116
三、畜禽品种与饲养管理 118
四、牲畜品种改良与疫病防治 120
第四节 水利 122
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22
二、水利工程建设 124
三、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125
四、抗旱防汛 126
第五节 扶贫开发 128
第五章 工业 133
第一节 能源生产 135
一、煤炭 135
二、火力发电 136
三、石油 137
第二节 工业企业 138
一、建材业 138
二、皮毛加工业 139
三、化工业 141
四、黄金开发业 143
五、农机轻工修造业 143
六、粮油食品加工业 145
第三节 民族传统手工业 147
一、铁器生产 148
二、木器生产 149
三、石器生产 149
四、制皮业 150
第六章 交通通信 151
第一节 交通 151
一、省道 151
二、县乡公路 152
三、管理养护 154
四、运能运量 155
第二节 邮政 157
一、邮政发展概况 157
二、邮政服务网络 160
三、邮政业务与建设 161
第三节 电信 163
一、电信发展概况 163
二、电信业务 165
三、网络建设 166
第七章 财政金融 169
第一节 财政 169
一、财政体制 169
二、财政收支 171
三、财政管理 172
第二节 税收 175
一、税收体制 175
二、税金的征收 177
三、税收管理 180
第三节 金融 182
一、金融体制 182
二、银行业务 183
三、金融管理 189
第四节 保险 190
一、初期的保险业务 190
二、保险业务的逐步开展 191
第八章 贸易 195
第一节 商业贸易 195
第二节 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 197
一、经营主体多元化 197
二、经营方式多样化 199
三、商业服务业的变化 202
第三节 市场体系建设 203
一、市场种类 203
二、市场管理 204
第四节 对外贸易 205
一、对外贸易发展 205
二、外贸经营体制 206
三、边民贸易 207
第九章 旅游 208
第一节 旅游资源 208
一、自然旅游资源 208
二、人文旅游资源 210
第二节 旅游景点 211
一、自然景点 211
二、人文景点 213
三、民族风情景点 214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 215
一、服务机构 215
二、旅游线路 215
三、旅游设施建设 216
第四节 旅游经济 218
一、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开发 218
二、旅游产品生产 219
三、旅游业的发展 220
第十章 社会事业 221
第一节 教育事业 221
一、教育发展历史 221
二、基础教育 224
三、其他教育 229
第二节 科学技术 234
一、科学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234
二、科技机构与科技队伍 237
三、科技普及工作 239
第三节 文化艺术 241
一、文化载体建设 241
二、保护优秀文化遗产 243
三、文化艺术发展 245
四、文化活动 247
第四节 广播影视 248
一、电影放映 248
二、广播 249
三、电视 253
第五节 体育 254
一、机构与体育设施建设 254
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255
三、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 256
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257
第六节 医疗卫生 257
一、医疗卫生机构 257
二、医疗卫生工作 258
三、卫生防疫 260
四、妇幼保健 263
五、公共卫生 263
第七节 社会保障 264
一、劳动制度 264
二、社会保障 264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272
第一节 城镇建设 272
一、历史上的城镇 272
二、城镇规划与建设 274
三、城镇公用设施建设 275
四、房地产开发 279
第二节 乡村建设 279
一、乡政府所在地的建设 279
二、牧民定居 280
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80
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 283
第一节 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283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285
第十三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巴里坤垦区 28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89
一、红星一牧场的发展概况 289
二、伊吾军马场的发展概况 290
三、红山农场的发展概况 291
第二节 光辉业绩 292
一、农业生产 292
二、牧业生产 294
三、各项事业的发展 295
第三节 屯垦戍边对自治县的贡献 300
一、剿匪平叛 巩固人民政权 300
二、帮助建政 参与各项民主改革 301
三、屯垦戍边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302
四、发扬革命传统 激励各族群众建设家乡 303
大事记 304
后记 309
修订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