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九五” 开创“十五” 全面推进我校在21世纪的改革和发展&左铁镛 1
学习“七一”讲话 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孙崇正 19
建设好北京工业大学为首都建设和发展服务&左铁镛 27
切实做好“三讲”教育工作 以崭新面貌跨入21世纪&孙崇正 34
紧密围绕学校中心任务加强党的领导 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蔡少甫 46
面向地方 突出特色 坚持改革 争创一流&蔡少甫 杨象昭 任梦云 毕东明 57
学科建设是龙头 队伍建设是关键&沈兰荪 69
我国教育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思考&王浒 72
地方理工科大学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左铁镛 83
一般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本课题组 87
地方工科院校如何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程静 110
关于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樊恭烋 122
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其对策&李昭玲 赵福厚 140
观念的转变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李宝富 148
走向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朱静 156
北京工业大学应当也是“科学家的摇篮”&张继尧 161
培养国家创新体系所需要的工程硕士&肖念 江宪庆 卢福林 167
地方大学工程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174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工业大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改试点工作&沈亦鸣 黄乃强 骆雪君 倪世琦 184
高等学校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 积极创办产学研工程实体&本课题组 193
产学研合作教改七年的实践、思考与展望&本课题组 201
在新形势下重新定位“产学研合作教育”&程静 周竞学 田伟先 221
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主要问题及对策&贾衡 李郁文 230
关于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探索&姚德良 冯长印 殷德义 241
网络时代的大学德育:挑战与回应&冯培 249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需要复合型人才&吴国蔚 259
在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逐渐转变德育模式&荣华 264
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与科学化&程会强 陈彩云 刘吉祥 270
关于理工科院校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兰劲华 277
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研究&高旅端 王中良 286
数学建模教育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常金钢 薛毅 杨中华 高旅端 程维虎 291
试论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作用&韩新君 298
积极引导 严格管理 加强校风学风和校纪建设&朱天麟 303
教风师风学风浅议&阮平南 312
人格教育与教师人格&钱英 318
优化治学氛围 培养合格人才&赵凤琴 323
先进制造技术与机类人才培养目标&费仁元 328
经济管理类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思路&韩福荣 335
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王松桂 高旅端 薛毅 崔宝英 耿美英 341
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吕之森 352
新世纪工程图学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展望&胡凤来 韩子亮 董克强 360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教学改革的若干设想&李荣发 张继尧 李思频 368
关于人文社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田玉荣 375
论教育中的渗透与迁移&吴斌 381
立论的基础与方法——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再加工&李静 洪军 387
大学物理课分层次教学之探析&杨振威 395
欣喜·沉思·奋进——校优秀教学多媒体评选活动点评&隋允康 406
CAI在制冷专业本科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郭航 肖远立 王蕴华 孙嗣莹 张洪波 418
金工教学中的多媒体CAI&程文彬 安连生 425
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张小薇 429
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张印春 孙景琪 贾惠忠 赵影 郭铁男 434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贾衡 李俊梅 王世洪 尚春鸽 446
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完成课程科研论文&任仁 金毓荃 452
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周竞学 邱银福 赵京 余跃庆 458
推进以“四个模块,两条主线”为主体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周大森 463
为了摆脱经验管理必须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樊恭烋 王思敬 赵宝龄 李昭玲 管庆智 469
引进ISO—9000思想 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李振泉 兰劲华 477
研究生网上招生可行性初探&王锋 王秀彦 石勤 484
高校民主管理有效途径的探讨&李世贵 李昭玲 赵福厚 491
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资格评价&赵兰英 李金凤 498
高校人事代理模式的探索&罗之冰 高文林 陈祖磊 506
以学科建设带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本课题组 5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吕彬 马志成 何德祥 521
积极稳妥健康地发展来华留学生事业&蔡祖南 531
提高质量 迎接挑战——高教研究期刊审稿原则之探析&张正纪 538
穆如清风 百卉含英——北京工业大学20年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回顾&张正纪 546
后记&程静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