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书面发言&费孝通 1
为促进汉民族研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新贡献&杜荣坤 2
台湾汉民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台湾〕李亦园 7
20世纪汉民族研究概述&陈连开 18
从壮族史研究联想到汉民族研究的一些问题&张声震 40
汉族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划分&徐亦亭 45
客家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台湾〕庄英章 52
光复以来台湾地区中国文化之变迁&〔台湾〕唐屹 53
台湾光复后汉族与原住民的族群关系&〔台湾〕洪泉湖 66
澳门华人与土生葡人&〔澳门〕魏美昌 75
香港本地仔与澳门土生葡人&姜永兴 85
汉族的一个群体——水上居民&黄淑娉 93
广东宗族家族制残余的历史功能&龚佩华 104
平话人是汉族的一个支系&袁少芬 115
平话人在海外&宋涛 128
汉族移民广西的历史及其影响&邢永川 137
广西博白客家源流初探&陈谟志 黄征旺 149
国外学者对广西地方文化的研究&〔澳大利亚〕贺大卫 158
试论湖南汉族的发展变化&吴万源 许才异 161
贵州省西部的汉族“屯堡人”考察之一&〔日本〕塚田诚之 169
“夏变于夷”的“爨”&刘弘浍 史剑秋 180
明初云南汉族军事移民考&陆韧 189
明代汉文化在云南的发展&沈海梅 201
宋代赣闽粤边的移民与土著&谢重光 207
四川客家人与客家移民文化&孙晓芬 217
四川甘孜州汉族渊源&益希汪秋(袁晓文) 李锦 226
宁夏汉族区域文化研究&周兴华 235
汉民族在新疆&齐文礼 246
维吾尔族农村社区中的汉族研究&茆永福 253
澳门妈祖文化与华人居民信仰考察&徐晓望 254
福建海陆区域文化及其民系重组&高明潭 256
闽台地区汉文化的形成及汉族发展过程&蒋炳钊 257
谋求发展的屯军后裔&黄才贵 258
试析海外华族的变迁和崛起&徐佩印 259
非洲华人研究&葛公尚 269
东南亚华人与当地主体民族的“剪刀差”现象&李红 276
菲律宾华侨与南咅社&〔德国〕李秀琴 287
印尼勿里洞岛华人研究&黄华珍 294
荷兰华人社团内外的社会网络&李坚尚 301
再论明代汉民族与海外各国的交往&邢蒂蒂 310
孔子情感智商的现代诠释&〔新加坡〕王永炳 321
汉字汉文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本〕李景芳 332
唐代儒教教育对朝鲜半岛的影响&〔韩国〕吴富尹 338
汉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变迁与现代化&陈遵沂 339
简评李亦园等编著《现代化与中国化论集》&周光大 350
汉民族历代人口问题探研&连振国 355
汉文化的导向力与中华凝聚力&尕藏才旦 362
中华经济圈与中国现代化&车哲九 裴立扬 363
试论闽台地区汉族民间信仰&徐心希 365
北宁汉满民族丧葬习俗考略&周德清 贾凤香 372
试论客家对我国革命事业的贡献&董承耕 钟晋兰 377
汉族民间善书与社会文明&罗文华 386
古南方汉语的特征&邓晓华 387
封建汉族官员对壮医文化所持偏见的政治思想基础&〔澳大利亚〕杜立平 391
从元代诗人看汉族心态&〔日本〕金子真也 399
广西道教科仪本:区域内的一致性&〔美国〕魏捷兹 405
台湾汉族与广西壮族社会女性仪式专家的初步比较&〔台湾〕高雅宁 406
桂北汉族饮食文化初探&廖江 412
中国儒、道、佛教与西方基督教共同的哲学基础与伦理观&周仪 417
论朱熹对道教的态度&唐代剑 骆邦国 425
祭祀圈和信仰圈辨析&张宏明 431
论汉族婚俗的象征意义&〔日本〕杨方凌 435
汉族在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中的重大历史责任与贡献&杨荆楚 442
从饮食看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影响&白翠琴 杜倩萍 450
呼和浩特市蒙汉关系的新定位&纳日碧力戈 460
从歌圩看壮汉文化联系&潘春见 461
桂西汉壮民间文艺共融初探&黄碧宫 468
关于广西壮族的汉化过程&〔日本〕谷口房男 475
从壮汉文化关系看汉民族研究&覃乃昌 479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相互影响&覃芝馨 492
论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何晓芳 499
巴楚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鄢维新 506
渭水流域史前文化的文明化过程&霍彦儒 511
论春秋时代的戎狄格局&王廷洽 518
从考古发现看福建秦汉时代汉越文化的融合&吴绵吉 526
使者与汉文化的传播&李大龙 532
从横县蒙村平话人的迁徙看汉人入桂之历史悠久&黎之江 黎天业 539
汉民族饮食与礼的起源&姚伟钧 杨昶 544
新疆地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关系历史沿革&郭正礼 万雪玉 548
附录 555
贺信选登 555
国际汉民族研讨会开幕致词&余瑾 562
国际汉民族研讨会总结发言&袁少芬 564
汉民族研究资料索引(1988年—1997年)&王启慧等 567
后记 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