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绪论 11
第二篇 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 11
第1章 环境与生态因子 11
第一节 什么是环境 11
第二节 什么是生态因子 13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15
第一节 利比希法则和耐受性法则 15
第二节 生物对各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17
第三节 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19
第四节 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 22
第五节 生物保持内稳态的行为机制 24
第六节 生物的适应性 25
第3章 生物与气候 27
第一节 地球与太阳辐射 27
第二节 气温和气团的全球循环 28
第三节 洋流及全球降雨格局 29
第四节 小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30
第4章 生物与光 32
第一节 光是电磁波 32
第二节 光质的变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32
第三节 光照强度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33
第四节 日照长度与光周期现象 36
第五节 植物对紫外线辐射的防护 38
第5章 生物与温度 40
第一节 温度的生态意义 40
第二节 极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41
第三节 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 42
第四节 植物与温度间的复杂相互关系 44
第五节 温度与细菌的代谢活动 45
第六节 有效积温法则 46
第七节 温度与生物的分布 48
第6章 生物与水 50
第一节 水的生态意义 50
第二节 植物与水的关系 50
第三节 植物如何应付洪涝 52
第四节 动物与水的关系 53
第五节 水的物理性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57
第六节 水生生物的呼吸 58
第7章 生物与土壤 59
第一节 土壤的生态意义 59
第二节 影响土壤形成的5种因素 59
第三节 土壤质地和结构对生物的影响 60
第四节 土壤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62
第五节 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63
第六节 土壤的侵蚀和破坏 65
第8章 生物与营养物 67
第一节 营养物的类别与功能 67
第二节 微生物与营养物循环 68
第三节 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 70
第四节 植物质量与动物营养 71
第五节 矿物营养与动物的生长和生殖 72
第9章 生物与辐射和火 73
第一节 电离辐射 73
第二节火 73
第10章 生物活动周期与环境的关系 75
第一节 生物的固有活动节律 75
第二节 昼夜节律与生物钟 76
第三节 临界日照长度与生物的季节反应 77
第四节 潮间带生物的活动节律与潮汐周期 78
第五节 物候学 79
第11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81
第一节 互惠共生 81
第二节 共栖(偏利) 84
第三节 植食现象(动物吃植物) 84
第四节 捕食现象(动物吃动物) 85
第五节 寄生 86
第六节 类寄生 88
第七节 种间竞争 89
第八节 抗生、互抗和中性现象 90
第三篇 种群生态学 93
第12章 种群生态学概论 93
第一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 93
第二节 什么是种群生态学 94
第三节 种群的基本特征 95
第13章 种群生命表及其分析 114
第一节 生命表的基本概念 114
第二节 生命表的一般构成 115
第三节 特定时间(静态)生命表 115
第四节 特定年龄(动态)生命表 117
第五节 动态混合生命表 118
第六节 图解式生命表 119
第七节 植物生命表 122
第八节 生命表的编制方法 125
第九节 生命表分析 126
第14章 种群的增长 143
第一节 种群增长的一个简单模型 143
第二节 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 144
第三节 种群的指数增长 147
第四节 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 148
第五节 对种群增长模型的修正 154
第六节 种群增长实例 159
第15章 集合种群及其模型 162
第一节 什么是集合种群 162
第二节 集合种群的灭绝风险模型 162
第三节 集合种群的动态模型 164
第四节 集合种群模型的假定条件 165
第五节 集合种群模型的4个修正模型 165
第六节 集合种群研究的几个实例 168
第七节 集合种群的习题及题解 171
第16章 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173
第一节 种群相互关系的类型 173
第二节 竞争 174
第三节 捕食 185
第四节 寄生物与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 193
第五节 协同进化 196
第17章 种群遗传学和物种形成 203
第一节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203
第二节 稳定化选择、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 205
第三节 近交使遗传变异性减弱 207
第四节 小种群的遗传漂变和最小可生存种群 208
第五节 物种的概念和地理变异 209
第六节 物种隔离和物种形成 211
第七节 物种形成和适应辐射 213
第八节 新种进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15
第18章 种群的生活史对策和生殖对策 216
第一节 什么是生活史 216
第二节 身体大小对生活史的影响 217
第三节 生活史中的变态现象 220
第四节 生活史中的滞育和休眠期 221
第五节 生活史中的衰老和死亡 223
第六节 种群的生殖对策 225
第19章 种群的数量波动和调节机制 233
第一节 种群数量调节问题的研究简史 233
第二节 种群数量调节模型 236
第三节 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因素 237
第四节 种群数量的周期波动 238
第五节 种群数量调节的外源性因素 242
第六节 种群内的自我调节机制 246
第七节 种群的自然调节与进化 248
第八节 植物种群的自然调节 251
第九节 种群和物种的灭绝 253
第20章 应用种群生态学 255
第一节 种群的最大持续产量 255
第二节 野生生物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 258
第三节 栖息地的种群再引入 260
第四节 有害生物的科学管理 261
第五节 种群和栖息地的破碎 265
第六节 商业捕鲸与鲸种群的保护 268
第四篇 群落生态学 273
第21章 群落生态学概论 273
第一节 什么是群落 273
第二节 群落的基本特征 274
第三节 有关群落的两个不同观点 274
第四节 生态梯度分析与群落的开放性 276
第五节 群落成分沿环境梯度发生变化的3种假说 277
第六节 个体间的进化适应对群落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279
第七节 进化史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80
第八节 群落的主要属性 280
第九节 群落的分类和群落类型 281
第22章 群落的结构 288
第一节 植物的生长型 288
第二节 植物的生活型 292
第三节 群落的垂直结构 294
第四节 群落的季节性 299
第五节 群落中的关键种、优势种和物种多样性 301
第六节 群落中物种的相对多度 309
第23章 干扰与群落的稳定性 313
第一节 干扰的特征 313
第二节 干扰的来源 316
第三节 干扰对营养物循环的影响 321
第四节 干扰对动物的影响 322
第五节 群落的稳定性 323
第24章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326
第一节 生态位的定义和研究简史 326
第二节 生态位的超体积模型 327
第三节 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 328
第四节 生态位分离 330
第五节 生态位宽度 331
第六节 生态位压缩、生态释放和生态位移动 332
第七节 生态位动态 334
第八节 生态位的维数 334
第九节 生态位的计算公式 336
第25章 群落的演替和群落的周期变化 338
第一节 演替的基本概念和演替理论 338
第二节 演替的主要类型 339
第三节 演替的时间进程 340
第四节 演替的6个实例 341
第五节 顶极群落 350
第六节 演替的开始——生物定居 353
第七节 群落演替中的物种取代机制 356
第八节 群落演替和物种多样性 359
第九节 群落的周期变化 360
第26章 岛屿群落 363
第一节 岛屿群落的建成过程 363
第二节 去除岛上动物区系的试验 364
第三节 岛屿群落的特点 365
第四节 研究实例——喀拉喀托火山岛 366
第五篇 生态系统 371
第27章 生态系统概论 371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系统 371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72
第三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 374
第四节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382
第五节 生态效率 385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与生态平衡 388
第七节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390
第28章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量 392
第一节 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基本概念 392
第二节 初级生产量的生产效率 395
第三节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 401
第四节 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406
第五节 初级生产量的能量分配 409
第29章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量 412
第一节 次级生产量的生产过程 412
第二节 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413
第三节 陆地和海洋中动物的次级生产量 417
第30章 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 420
第一节 分解过程的性质 420
第二节 作为分解者的生物类群 422
第三节 分解物性质对分解的影响 424
第四节 环境条件对分解的影响 425
第五节 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碎屑的分解 427
第六节 草原生态系统有机碎屑的分解 428
第七节 荒漠和浓密常绿阔叶灌丛有机碎屑的分解 429
第八节 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分解和有机碎屑的能流 429
第31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431
第一节 研究能量传递规律的热力学定律 431
第二节 食物链层次上的能量流动 432
第三节 实验种群层次上的能量流动 433
第四节 营养级层次上的能量流动 434
第五节 异养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438
第六节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普适模型 439
第32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441
第一节 生命与元素 441
第二节 生物地化循环的特点 441
第三节 生物地化循环的类型 443
第四节 水的全球循环 444
第五节 气体型循环 446
第六节 沉积型循环 453
第六篇 全球生态学 460
第33章 生物圈与人口动态 460
第一节 生物圈 460
第二节 全球人口动态 462
第34章 人类与自然资源 465
第一节 对待自然资源的两种不同观点 465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性 466
第三节 最大持续产量与资源保护 467
第四节 非更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469
第五节 资源的可持续性 472
第六节 农业的可持续性 474
第七节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78
第八节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480
第九节 能源的转变 482
第十节 核能利用 486
第十一节 陆地也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488
第十二节 水资源制约经济发展 491
第十三节 从现有经济体系走向未来经济体系 493
第35章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 498
第一节 生境与物种灭绝 498
第二节 物种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504
第三节 生境保护的重要性 508
第36章 全球气候变化 512
第一节 温室气体与地球的热平衡 512
第二节 主要的温室气体——CO2 513
第三节 大气CO2增加对植物的影响 515
第四节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16
第五节 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516
第六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17
第七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518
第八节 气候变化与全球尺度生态学 518
参考文献 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