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湖南制宪的缘起 12
一、湖南制宪的提出 13
二、政治文化传统对湖南制宪提出的影响 16
三、西方联邦思想的传入对湖南制宪提出的影响 19
(一)联邦思想的传入与发展 19
(二)联邦制在中国的尝试:联省自治的提出 25
(三)外人对中国实行联邦制的看法 32
四、地方主义势力对湖南制宪提出的影响 33
(一)清末地方势力的兴起 33
(二)地方势力对地方政局的影响 36
五、地方自治思想对湖南制宪提出的影响 39
(一)西方地方自治思想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 40
(二)湖南地方自治的发展 45
第二章 湖南省宪草案的出台 51
一、制宪前的自治讨论 52
(一)湖南宣布自治 52
(二)知识分子对湖南自治的讨论 55
(三)省外人士对湖南宣布自治的反响 64
二、省宪草案制定主体之争 67
(一)“官绅制宪”与人民制宪 67
(二)中外名流学者的主张 75
(三)省议会内部和社会各界的主张 76
(四)学者制宪的出台 80
三、湖南省宪法草案的制定 84
(一)《湖南筹备制宪办法大纲》的制定 85
(二)学者制宪名单的确定及宪法草案的制订 86
(三)省宪法名称的最终确定 88
四、精英与民主:湖南制宪的理性选择 92
第三章 湖南省宪草案的审查与通过 99
一、省宪审查会的产生及省宪审查的进行 99
(一)省宪审查员的推举 99
(二)省宪审查的进行 100
二、各种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及权利主张 103
(一)妇女权利请愿运动 104
(二)其他各界的权利要求运动 108
三、地方政制的选择 112
(一)省宪草案对地方政制的规定 112
(二)社会舆论对政制的讨论 113
(三)审查会内部对政制的讨论和争执 120
四、省宪审查会的破裂 125
(一)议员名额分配的争执 125
(二)省长选举方案的讨论 128
(三)省宪审查会的破裂 130
五、省长选举方案与议员名额分配方案的通过 135
(一)制宪中的妥协 135
(二)省宪审查会成员的妥协及争议的解决 137
六、省宪审查会的作用与意义 140
第四章 《湖南省宪法》的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 143
一、《湖南省宪法》的基本精神 146
(一)民主 146
(二)人权 148
(三)联邦 149
(四)分权与制衡 150
二、人民的基本权利与省事权 152
(一)人民的基本权利 152
(二)省的事权 158
三、省宪中的权力构架与分配 162
(一)省议会 163
(二)省长及省务院 169
(三)司法 176
四、地方制度及其他规定 178
(一)县市乡制 178
(二)省宪的其他规定 179
五、《湖南省宪法》与美国《伊州宪法》、《威州宪法》的比较 182
第五章 《湖南省宪法》的生效与实施 186
一、《湖南省宪法》的生效 186
(一)全民公决 186
(二)省宪公投 187
(三)省宪公决后的反响 190
二、省议会与省政府的产生 192
(一)省议会的产生 193
(二)省政府的产生 206
三、议会与政府的制衡 208
(一)省议会要求政府依宪提交年度预算 209
(二)省务院无法依宪提交预算而总辞职 210
(三)政府年度预算提出 213
(四)制衡是既制约又妥协 216
四、公民权利对政府权力的制约 219
(一)《大公报》因言获罪被停刊 220
(二)《大公报》依宪维权 222
(三)《大公报》复刊 228
五、《湖南省宪法》修改 229
(一)湖南护宪战争 230
(二)吴佩孚要求湖南废除省宪 235
(三)《湖南省宪法》修改 238
第六章 湖南省宪的终结与影响 243
一、湖南省宪的终结 243
二、湖南省宪终结的原因 246
(一)国民对联邦制的误解 246
(二)战争、贫困之累及西方国家的干预 263
(三)民众民主政治意识缺乏 274
(四)五四运动对中国时局的影响 279
三、湖南省宪的评价及影响 285
(一)《湖南省宪法》之评价 285
(二)湖南省宪运动的影响 290
结论 295
附件1 湖南省宪法起草委员会名册 299
附件2 湖南省宪审查员名册 301
附件3 1922年湖南省议会选举当选议员表 314
附件4 湖南省宪法 322
主要参考文献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