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核磁共振谱的基本理论和共振原理 1
1.1概述 2
1.2 NMR的基本原理 4
1.3原子核的弛豫及其应用 10
1.3.1弛豫的原理 10
1.3.2弛豫的应用 12
1.4 NOE效应 14
1.5脉冲傅里叶变换NMR的基本介绍 18
1.5.1 NMR仪的组成 18
1.5.2 NMR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参数 20
1.5.3 NMR仪的操作指导及数据处理 30
第2章 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39
2.1化学位移的基本理论 40
2.1.1化学位移的来源与度量 40
2.1.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42
2.2典型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62
2.2.1 1H核的化学位移 62
2.2.2 13C核的化学位移 90
2.2.3其他杂核的化学位移 144
第3章 自旋-自旋偶合以及与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155
3.1自旋-自旋偶合 156
3.1.1自旋-自旋偶合的基本理论 156
3.1.2影响偶合常数的因素 158
3.2不同类型氢之间的偶合 164
3.2.1同碳氢的偶合 164
3.2.2相邻碳上两个氢的偶合 166
3.2.3烯型氢邻位偶合 178
3.2.4芳环氢的偶合 180
3.3远程偶合 182
3.3.1经过∏键的远程偶合 182
3.3.2中间含有∏键的远程偶合 182
3.3.3 W形的远程偶合 184
3.4 1H与其他核之间的偶合 184
3.4.1与13 C核的偶合 184
3.4.2与19 F核的偶合 192
3.4.3与31 P核的偶合 193
3.4.4与D核的偶合 194
3.4.5与15N核的偶合 196
3.5 13 C与其他核之间的偶合 197
3.5.1与D核的偶合 197
3.5.2与19F核的偶合 197
3.5.3与31 p核的偶合 200
3.5.4与115N核的偶合 202
3.6多重峰裂分的一般规律 204
3.6.1 2nI+1规律 204
3.6.2非“一级自旋系统” 212
3.6.3苯环氢的自旋裂分规律 218
3.7化学等价与磁等价 234
第4章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的实验方法 237
4.1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238
4.1.1质子宽带去偶 238
4.1.2反转门控去偶 240
4.1.3极化转移技术 240
4.2溶剂峰压制实验 246
4.2.1预饱和法 246
4.2.2 WEFT法 248
4.3一维选择性TOCSY 250
4.4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的测量-反转恢复法 252
第5章 核磁共振谱的解析与注意事项 255
5.1解析NMR谱时的常见问题 256
5.1.1溶剂 256
5.1.2旋转边峰 258
5.1.3 13C同位素边峰 258
5.2解析NMR谱时的注意事项 260
5.2.1杂质的影响 260
5.2.2不饱和双键的影响 260
5.2.3受阻旋转的影响 266
5.2.4互变异构的影响 268
5.2.5手性与原手性的影响 270
5.2.6虚假偶合和假象简单图谱的影响 278
5.2.7重水的影响 282
5.2.8各向异性的影响 284
5.2.9分子对称性的影响 284
5.2.10温度的影响 288
5.3谱图解析的程序及实例解析 292
5.3.1谱图解析的程序 292
5.3.2实例解析 292
第6章 二维核磁共振谱 323
6.1概述 324
6.1.1二维核磁共振的基本理论 324
6.1.2二维NMR谱的分类 325
6.2常见的二维核磁共振谱 325
6.2.1 J分解谱 325
6.2.2 1H-1 H-COSY和DQF-COSY谱 326
6.2.3 TOCSY谱 328
6.2.4 NOESY或ROESY谱 334
6.2.5 HMQC和HSQC谱 334
6.2.6 HMBC谱 342
6.3二维核磁共振谱实例解析 344
6.3.1化合物A的结构解析 344
6.3.2 α-蒎烯的结构解析 348
6.3.3芦荟黄酮苷的结构解析 354
6.3.4芍药苷的结构解析 360
第7章 固体NMR谱 367
7.1固体NMR研究的对象与特点 368
7.2固体高分辨NMR的基本原理 370
7.3固体高分辨NMR技术 370
7.4固体高分辨NMR的应用 375
7.4.1在材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375
7.4.2在纳米材料结构表征领域中的应用 384
7.4.3在固体化石能源研究中的应用 394
7.4.4在表面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394
参考文献 400
附录 403
附录Ⅰ不同类型的1H和13C化学位移 403
附录Ⅱ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偶合常数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