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船厂前身(1945—1956年) 7
第一节 农业机械起家 7
一 成立抽水机工作队 7
二 机械修配能力初步形成 9
第二节 工业生产基础的奠定 10
一 正式跨入工交行列 10
二 机械制造能力逐步形成 12
三 加强生产管理 13
第二章 修造船能力的形成(1956—1968年) 15
第一节 初步形成修造船能力 15
一 第一部扩建计划任务书的制订 15
二 新厂址的选定和扩建工程 16
三 公私合营第二铁工厂并入 18
四 派工单制度的建立 21
五 首次建造钢质趸船 22
第二节 “大跃进”对船厂的影响 24
一 船厂“大办钢铁”造成的损失 24
二 改名江东通用机械厂 25
三 农用水泵的生产 27
第三节 修造船能力的恢复 28
一 芜湖船舶修理厂成立 28
二 船台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 29
三 修船机构的重新建立 31
四 内河喷水拖轮的试制 33
第四节 修造船方向进一步确立 35
一 划归长江航运公司 35
二 加快基本建设步伐 37
三 修船作业计划的实施 38
四 贯彻“以修为主”方针 40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对生产的破坏 42
一 正常生产秩序被打乱 42
二 规章制度受到严重破坏 43
三 修造船生产大幅度下降 44
第三章 批量造船能力的形成(1969—1979年) 46
第一节 批量造船能力逐步形成 46
一 恢复和加强企业管理 46
二 首建45米区间客货轮 48
三 1500吨甲板驳大会战 51
四 因地制宜扩大生产能力 54
五 批量建造机动船舶 57
第二节 应用新技术 更新旧设备 60
一 管系放样和单元组装 60
二 大搞技术革新和设备更新 63
第三节 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66
一 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 66
二 多渠道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 68
三 创办江东船厂技工学校 70
第四节 6300型柴油机的制造和下马 71
一 试制2105型柴油机 71
二 6300型柴油机的制造 72
三 步履艰难的造机生产 74
四 造机在调整中下马 76
第四章 调整和整顿企业(1980—1984年) 79
第一节 计划不断削减 船厂连年亏损 79
一 造船计划不断削减 79
二 出现连续三年亏损 81
第二节 管理不善 企业信誉下降 82
一 管理不善 事故不断 82
二 纪律涣散 信誉下降 84
第三节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 86
一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86
二 加强民主管理 开好职工代表大会 88
三 完善经济责任制 健全管理制度 90
四 坚持标准 进行全面整顿 93
五 企业整顿验收合格 96
第五章 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1985—1990年) 98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同步发展 98
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成绩显著 98
二 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101
三 改革干部制度 促进生产发展 103
四 抓典型树标兵 深入开展“双学”活动 105
五 完善经营承包机制 实行净产值承包责任制 108
第二节 大力开发新产品 113
一 船用甲板机械产品的制造 113
二 800马力推轮试制成功 115
三 1200马力新型推轮顺利建成 117
四 为港商建成1500吨散装水泥船 119
五 为新加坡制造3000吨集装箱甲板驳 122
第三节 全面开展产品创优活动 125
一 深入开展TQC活动 125
二 企业开展达标升级工作 127
三 1000吨甲板驳获省优产品称号 129
四 GJ 40联接绞车获省优产品称号 133
五 1200马力推轮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 136
六 1500吨甲板驳获省优产品称号 140
第四节 不断改善职工文化福利事业 143
一 加强职工文化教育 143
二 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146
三 改善职工福利待遇 148
四 改进职工医疗条件 150
五 发展中的集体经济 153
结束语 156
附录 158
一 江东船厂大事记 158
二 江东船厂历年党政领导人名单 190
三 江东船厂历年获省市劳动模范、省级先进生产(工作)者、长江轮船总公司先进名单 193
四 江东船厂批量造船统计表 202
五 江东船厂历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1950—1990年) 204
六 江东船厂船舶制造名录 213
七 江东船厂厂歌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