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历史的省思 1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乐舞第一节 史籍记载的远古乐舞 7
一、远祖的乐舞 8
(一)盘古的乐舞 8
(二)伏羲氏的乐舞 8
(三)女娲的乐舞 10
(四)神农氏的乐舞 12
(五)葛天氏之乐 13
(六)阴康氏、朱襄氏之乐 16
二、五帝的乐舞 18
(一)黄帝的乐舞 19
(二)帝颛顼的乐舞 22
(三)帝喾的乐舞 22
(四)帝尧的乐舞 23
(五)帝舜的乐舞 25
第二节 舞蹈的起源 29
(一)舞蹈起源于劳动生产 30
(二)舞蹈起源于模拟动物 31
(三)舞蹈起源于战争操练 33
(四)舞蹈起源于生殖崇拜 34
(五)舞蹈起源于祭祀 35
(六)舞蹈起源于娱乐游戏 37
(七)原始舞蹈的特点 38
第三节 文物中的远古乐舞图像 40
一、岩画上的原始舞蹈图像 40
(一)狩猎舞 41
(二)生殖崇拜舞 42
(三)祭祀舞 43
(四)独舞、双人舞、群舞 46
二、彩陶盆上的原始舞蹈图像 48
三、甘肃秦安王营大地湾遗址地画舞人 50
四、史前乐器 51
第二章 夏代乐舞第一节 史籍记载的夏代乐舞 60
一、大禹治水与《夏籥》、《大夏》 60
二、《九辨》、《九歌》、《九招》、《九代》 63
三、夏帝“侈乐” 65
四、夏代祭乐 68
五、夏代歌谣 70
第二节 夏代乐舞文物 73
第三章 商代乐舞第一节 史籍记载的商代乐舞 81
一、商汤的乐舞 81
二、商王“侈乐” 83
三、商代祭祀乐舞 86
四、商代歌谣 88
第二节 甲骨卜辞中的乐舞 91
一、乐 91
二、舞 94
三、甲骨卜辞记载的乐舞 99
(一)祭祀求雨舞 99
(二)龙舞 110
(三)祭祖舞 111
(四)面具舞、伐舞、翼舞 112
(五)鼓、钟、磬、歌、飨 114
(六)舞者 117
第三节 商代乐舞文物 119
一、商代乐器 119
二、商代乐舞形象 123
第四章 周代乐舞第一节 六大舞与六小舞 131
一、六大舞 132
二、六小舞 141
三、乐舞与等级观念 143
第二节 周代祭祀乐舞 146
一、蜡祭 146
二、雩祭 150
三、傩祭 152
四、巫舞 155
第三节 周代燕礼、射礼与乐舞 157
一、燕礼、乡饮酒礼中的乐舞 157
(一)乡饮酒礼 159
(二)燕礼 161
二、射礼及乐舞 162
第四节 《诗经》中的乐舞 165
一、《国风》——民间乐舞 168
二、《雅》——贵族士大夫宴饮、祭祀乐舞 179
三、《颂》——祭颂乐舞 189
四、《诗经》的语言形式与乐舞 200
第五节 《九歌》中的乐舞 205
一、乐舞场景 206
二、乐舞特点 210
三、言体与节奏 210
四、沅湘地区祭祀歌舞遗存 211
第六节 周代乐舞教育与乐舞机构 213
一、乐舞教育与人生成长 213
二、乐舞机构 220
第七节 诸子百家乐舞思想 225
一、《礼记·乐记》乐舞思想述要 225
(一)关于“乐”的发生 225
(二)乐舞形式构成 227
(三)关于舞蹈 229
(四)礼乐结合 230
(五)乐舞的政治功能 231
(六)关于乐教 232
二、孔子的乐舞思想及其实践 234
三、墨子的“非乐” 238
四、荀子的《乐论》 239
五、老子、庄子论乐 240
第八节 周代乐器、乐律 244
一、乐器 244
(一)金:钟、镈、镛、钲、铃 245
(二)石:磬 246
(三)土:埙、缶 246
(四)革:鼓 247
(五)丝:琴、瑟、筝 248
(六)匏:笙、竽 249
(七)竹:箫、管、篪、籥 251
(八)木:柷、敌 252
(九)曾侯乙编钟、编磬 252
二、乐律 253
第九节 周代文物乐舞形象 256
一、钟磬乐舞形象 257
二、舞袖形象 259
三、道具舞形象 263
四、乐器图像 266
第五章 秦汉乐舞第一节 汉代宫廷雅乐舞 275
一、雅乐舞制作 275
二、雅乐舞辞 279
(一)郊祀歌《练时日》 279
(二)《天地》 280
(三)《日出入》 280
(四)《安世房中歌》 280
(五)《上林赋》 281
三、乐音遗存 282
第二节 汉代相和歌、相和大曲 284
一、乐舞的形式结构 284
二、相和乐歌 288
(一)《公无渡河》 289
(二)《江南》 289
(三)《陌上桑》(三解) 290
(四)《长歌行》(二首) 291
(五)《艳歌何尝行》(四解) 292
(六)《饮马长城窟行》 293
(七)《怨歌行》 294
三、相和乐器 295
第三节 汉代民间杂曲歌舞 299
(一)《于阗采花》 301
(二)《蛱蝶行》 302
(三)《驱车上东门行》 302
(四)《伤歌行》 303
(五)《前缓声歌》 303
(六)《西洲曲》 304
(七)《董娇饶》 304
(八)《冉冉孤生竹》 305
(九)《李陵歌》 305
第四节 汉代鼓吹乐、横吹乐 307
一、鼓吹、横吹的缘起及形式内容 307
二、鼓吹、横吹曲辞 309
(一)《上之回》 309
(二)《战城南》 310
(三)《上邪》 310
(四)《有所思》 311
(五)《巫山高》 311
(六)《远如期》 312
(七)《出塞》、《入塞》 312
三、鼓吹、横吹乐器 313
第五节 汉代名舞 316
一、《巴渝舞》 317
二、《盘鼓舞》 318
三、《建鼓舞》 320
四、《长袖舞》 321
五、《鼙舞》、《铎舞》 325
(一)《鼙舞》 325
(二)《铎舞》 326
第六节 汉代的角抵百戏 327
第七节 汉代统治阶级的乐舞享乐 331
第八节 汉代文物乐舞形象 337
一、《盘鼓舞》的动作技巧 338
二、《长袖舞》的动作技巧 343
三、《建鼓舞》的动作技巧 349
四、表演场地 350
五、奏乐形象 353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乐舞第一节 清商乐 360
一、曹氏三祖与清商乐 362
二、江南吴歌 367
(一)《子夜歌》 368
(二)《上声歌》 369
(三)《前溪歌》 370
(四)《团扇郎》 370
(五)《春江花月夜》 371
(六)《玉树后庭花》 372
三、荆楚西曲 372
(一)《石城乐》 373
(二)《莫愁乐》 373
(三)《乌夜啼》 374
(四)《估客乐》 375
(五)《那呵滩》 375
(六)《三洲歌》 376
(七)《翳乐》 376
四、杂舞 376
(一)《鼙舞》 377
(二)《铎舞》 378
(三)《巾舞》 379
(四)《拂舞》 379
(五)《白纻舞》 380
(六)《杯盘舞》 383
(七)《大垂手》、《小垂手》 384
五、清商乐器及相关音乐思想 385
第二节 北朝乐舞 388
一、北朝乐舞概貌 388
二、北方民间乐舞 394
(一)《陇头》 394
(二)《出塞》、《入塞》 395
(三)《折杨柳》 395
(四)《洛阳道》 396
(五)《企喻歌》 397
(六)《敕勒歌》 397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宫廷雅乐舞 399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文物乐舞形象 404
一、清商乐舞形象 404
(一)女子乐舞形象 405
(二)男子乐舞形象 407
二、胡乐、胡舞形象 409
(一)出胯拧身、头颈歪斜 410
(二)旋转跳跃、扬眉动目 413
第七章 隋唐乐舞第一节 隋唐部伎乐舞 420
一、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 422
(一)《燕乐伎》 423
(二)《清商伎》 430
(三)《西凉伎》 432
(四)《天竺伎》 435
(五)《高丽伎》 437
(六)《龟兹伎》 439
(七)《安国伎》 442
(八)《疏勒伎》 443
(九)《高昌伎》 444
(十)《康国伎》 446
(十一)《礼毕》 448
(十二)《扶南曲》 449
(十三)乐舞分析 449
二、立部伎、坐部伎 452
(一)立部伎 454
(二)坐部伎 459
三、十部伎、二部伎之比较 462
第二节 隋唐宫廷雅乐舞 464
第三节 唐代歌舞大曲 474
一、大曲的形式结构 475
二、代表性歌舞大曲 481
(一)《霓裳羽衣》 481
(二)《凉州》 496
(三)《伊州》 498
(四)《甘州》 499
(五)《水调》 499
(六)《堂堂》 500
(七)《大和》 501
(八)《陆州》 501
(九)《石州》 502
(十)《绿腰》 502
(十一)《春莺啭》 502
(十二)《雨霖铃》 503
(十三)《突厥三台》 503
三、大曲器乐 505
四、大曲歌唱 509
第四节 唐舞荟萃 511
一、软舞、健舞 511
(一)软舞 513
(二)健舞 521
二、字舞 529
(一)《圣寿乐》 530
(二)《南诏奉圣乐》 530
三、花舞 531
四、马舞 531
五、队舞 533
六、歌舞戏 534
(一)《大面》(《兰陵王》) 535
(二)《钵头》 535
(三)《踏摇娘》 536
(四)《窟垒子》 536
七、敦煌舞谱残卷 537
第五节 丰富多彩的小型歌舞曲 540
一、声诗——声韵优美的歌舞曲 542
(一)《子夜四时歌》 543
(二)《长命女》 544
(三)《清平乐》 544
(四)《阿那曲》 546
(五)《南歌子》 546
(六)《何满子》 547
(七)《采莲子》 549
(八)《火凤》 550
(九)《抛球乐》 551
二、曲子词——节奏灵活的歌舞曲 552
(一)白居易与《长相思》、《忆江南》 554
(二)王建与《宫中调笑》 555
(三)韦庄与《荷叶杯》 556
(四)王衍与《醉妆词》、《甘州曲》 556
(五)尹鹗与《金浮图》 557
(六)李煜与《玉树后庭花》 557
三、敦煌曲子词 559
(一)《菩萨蛮》 559
(二)《鹊踏枝》 560
(三)《凤归云遍》 560
(四)《送征衣》 561
(五)《天仙子》 561
第六节 唐代民间歌舞娱乐活动 562
第七节 唐代文物乐舞形象 569
一、唐代女乐形象 569
(一)女子服饰与女乐形象 569
(二)女乐舞蹈动作式样、特征 575
二、唐代男子乐舞形象 582
三、唐代乐舞场景图像 586
四、敦煌石窟壁画经变乐舞 590
(一)手执乐器的形象 592
(二)披舞飘带的形象 594
(三)乐队场景图像 596
第八节 五代十国的乐舞——唐、宋之间的转折 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