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清末民初的思想演变 1
一 《走向共和》离历史究竟有多远 1
(一)清末民初的历史脉络和主线 1
(二)主要人物的评价问题 5
(三)《走向共和》离历史究竟有多远 11
二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 13
(一)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的演变 14
(二)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传入 19
(三)民族主义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25
(四)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 32
三 论“民生主义”的内容及其评价 38
(一)“民生主义”的内容 39
(二)“民生主义”的评价 49
第二编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 52
一 民族主义思潮在五四前后的兴起和发展 52
(一)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53
(二)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的表现 60
(三)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和发展的特点 72
附录:五四民族主义与三大思潮之互动 84
二 《改造》与五四社会主义之传入 102
(一)《改造》的宗旨、作者群和读者群 104
(二)《改造》对各种社会主义之译介 111
(三)《改造》与五四社会主义之论战 120
(四)《改造》译介社会主义之主要特点 126
三 也谈五四后梁启超的思想属性 135
(一)文化取向上的保守主义 137
(二)政治取向上的自由主义 144
(三)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疏离及其原因 147
第三编 五四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派别 153
一 东方文化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153
(一)东方文化派的形成及特征 154
(二)东方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163
(三)东方文化派的历史评价 175
二 论甲寅派的保守主义思想 187
(一)《甲寅周刊》复刊与甲寅派的形成 189
(二)经济思想:反对工业化,主张“以农立国” 196
(三)政治思想:反对代议制,提倡业治与科道制 202
(四)文化思想:反对新文化运动,提倡复兴文言文和传统礼教 208
(五)时人对甲寅派的评析 218
三 学衡派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 231
(一)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与学衡派的形成 232
(二)学衡派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译介 239
(三)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的影响 247
第四编 九一八事变与思想界的应对 264
一 理性民族主义:“九一八”后的天津《大公报》 264
(一)反对“一战”,主张抵抗 265
(二)反对依赖国联,主张理性外交 271
(三)反对国共内战,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278
(四)与《东方杂志》和《独立评论》之比较 283
二 中国知识界对国联调处九一八事变的不同反应 288
(一)对国联调处的不同态度 289
(二)对国联报告的不同评价 293
(三)对国联决议的不同期待 296
(四)反应不同的原因分析 298
三 “九一八”后中国民族主义的新变化 307
(一)民族主义学理的新构建及其影响 307
(二)文化民族主义的高涨并走向成熟 325
(三)自由主义者的民族主义认同 338
第五编 三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界 347
一 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 347
(一)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 348
(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表现 353
(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的特点 364
二 论苏联“一五计划”对30年代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372
(一)对“一五计划”的关注和评论 373
(二)“苏俄热”的兴起 378
(三)学习苏联呼声的高涨 384
附录:30年代初18种刊物发表的有关苏俄文章的篇目及作者 390
三 《益世报》与30年代的宪政运动 401
(一)宪政运动的前提与原则 401
(二)对国民党训政理论和体制的批判 405
(三)对公民的选举权与言论自由权的捍卫 408
(四)对宪法草案的解读与批判 413
(五)宪政及其替代品——宪政运动的内在困惑 417
附录 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新儒家与马克思主义之关系 421
冯友兰:认同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421
梁漱溟:对马克思主义的“吸取、利用与儒化” 427
熊十力:对马克思主义的排拒 436
代后记:“咬定青山不放松”——郑大华教授访谈录 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