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指导》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友文,梁世红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10292307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

怎样学习哲学和解答哲学试题 1

绪论 11

一、填充题 11

二、单项选择题 12

三、双项选择题 15

四、多项选择题 17

五、简答题 20

1.什么是哲学?哲学和世界观是什么关系? 20

2.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是什么关系? 20

3.简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21

4.为什么说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21

5.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 21

六、论述题 22

1.如何理解有些信仰唯心主义、信仰宗教的自然科学家,也能在自然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就? 22

2.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3

3.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 24

七、判断分析题 24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因此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哲学 24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25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25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26

一、填充题 26

二、单项选择题 26

三、双项选择题 28

四、多项选择题 29

五、简答题 30

1.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承认相对静止有什么意义? 30

2.物质的运动有哪些基本形式?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31

3.怎样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1

4.什么是时间、空间的客观性? 32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局限性是什么? 32

六、论述题 32

1.怎样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一原理有什么意义? 32

2.为什么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它有何意义? 33

3.如何评价形而上学的时空观? 34

七、判断分析题 35

1.世界统一于存在 35

2.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 35

3.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中的先天形式 36

第二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37

一、填充题 37

二、单项选择题 37

三、双项选择题 40

四、多项选择题 41

五、简答题 42

1.为什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42

2.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 43

3.在意识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3

4.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意识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43

5.意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的关系怎样? 44

六、论述题 44

1.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途径是什么? 44

2.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45

3.人工智能的哲学含义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完全代替人的智能? 45

七、判断分析题 47

1.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47

2.正确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47

3.感觉不仅是意识的出发点,而且是构成一切意识现象的基础 47

第三章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48

一、填充题 48

二、单项选择题 48

三、双项选择题 51

四、多项选择题 53

五、简答题 56

1.联系、运动和发展有什么异同? 56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有哪些表现? 56

3.为什么说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6

4.唯物辩证法关于条件的原理有何方法论意义? 57

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57

六、论述题 58

1.试用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说明在我国当前的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必须全面地、配套地进行 58

2.试述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区别 58

3.试述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59

七、判断分析题 60

1.凡是承认事物变化的学说就是辩证法 60

2.脱离人体的手不再是人手 60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 60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62

第一节 质量互变规律 62

一、填充题 62

二、单项选择题 62

三、双项选择题 66

四、多项选择题 69

五、简答题 73

1.认识事物的量有什么意义? 73

2.简述量变和质变发生的原因 73

3.简述度与关节点的联系和区别 73

4.简述质和属性的关系 74

5.简述阶段性部分质变及其发生的原因 74

六、论述题 74

1.试用质量互变规律说明马克思主义革命发展阶段论和不断革命论相统一的原理 74

2.什么是度?掌握度有何意义? 75

七、判断分析题 76

1.量变与质变中量的扩张是等同的 76

2.质变与量变中的部分质变是有区别的 76

3.量变和质变不能互相渗透 77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77

一、填充题 77

二、单项选择题 78

三、双项选择题 81

四、多项选择题 85

五、简答题 89

1.简述辩证的同一性与形而上学同一性的区别 89

2.简述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89

3.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90

4.为什么说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90

5.辩证法的全面性和折衷主义的区别在哪里? 90

六、论述题 91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什么?掌握这一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91

2.试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既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又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92

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是什么?它对我们实际工作有何重要指导意义? 92

七、判断分析题 93

1.矛盾融合就是“矛盾调和论”? 93

2.“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不相容的 93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绝对对立的 94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94

一、填充题 94

二、单项选择题 95

三、双项选择题 98

四、多项选择题 102

五、简答题 105

1.简述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105

2.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105

3.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阶段是“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106

4.如何理解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运动? 106

5.简述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 107

六、论述题 107

1.用辩证否定的原理,说明我国在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又要防止“和平演变”的必要性 107

2.什么是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何意义? 108

3.根据辩证否定观原理,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108

七、判断分析题 109

1.否定就是全盘否定 109

2.肯定方面是代表新生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代表旧事物的方面 110

3.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10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111

一、填充题 111

二、单项选择题 112

三、双项选择题 114

四、多项选择题 116

五、简答题 119

1.为什么说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都是错误的? 119

2.为什么说科学认识的任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120

3.为什么新内容可以有选择地改造和利用旧形式? 120

4.为什么要防止坏的可能的转化和努力实现好的可能的转化? 120

5.为什么说提高劳动者素质,调整企业内部结构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120

六、论述题 121

1.试述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指导意义 121

2.以形式和内容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22

3.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123

七、判断分析题 124

1.“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 124

2.“原因是结果的产物,结果是原因的根源” 124

3.“创造永动机”和“大海捞针”是一回事 125

第六章 实践和认识 126

一、填充题 126

二、单项选择题 126

三、双项选择题 128

四、多项选择题 130

五、简答题 132

1.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32

2.实践有哪些特征? 132

3.认识的主体与客体有何关系? 132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什么? 133

5.什么是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两者的关系怎样? 133

六、论述题 134

1.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134

2.党的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关系是怎样的? 135

3.结合实际,试析为什么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 135

七、判断分析题 136

1.认识的对象就是认识论的对象 136

2.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认识的主体 136

3.实践活动跟着感觉经验进行就行了 136

第七章 真理和价值 138

一、填充题 138

二、单项选择题 138

三、双项选择题 140

四、多项选择题 141

五、简答题 143

1.怎样理解真理是具体的? 143

2.为什么真理没有阶级性? 144

3.怎样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44

4.什么是价值的客观性? 144

5.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是什么? 145

六、论述题 146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原理有什么意义? 146

2.如何评价“有用即真理”的观点? 146

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47

七、判断分析题 148

1.价值是一种实体 148

2.公认即真理 148

3.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149

第八章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150

一、填充题 150

二、单项选择题 150

三、双项选择题 153

四、多项选择题 154

五、简答题 156

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156

2.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伟大意义是什么? 156

3.为什么说只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56

4.为什么说社会发展的规律只能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的特点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157

5.为什么说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57

六、论述题 157

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57

2.怎样理解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 158

3.为什么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159

七、判断分析题 159

1.人类社会是一种物质存在方式 159

2.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发展和自然界的运动是一样的 160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160

第九章 社会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动力 161

一、填充题 161

二、单项选择题 162

三、双项选择题 165

四、多项选择题 167

五、简答题 168

1.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168

2.为什么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169

3.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69

4.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69

5.怎样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70

六、论述题 171

1.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原理,说明我国当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71

2.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71

3.试述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意义 172

七、判断分析题 173

1.不管生产力的状况如何,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总是越高越好 173

2.劳动者不仅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重视劳动者的作用 173

3.生产力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173

第十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174

一、填充题 174

二、单项选择题 174

三、双项选择题 176

四、多项选择题 177

五、简答题 179

1.如何理解阶级范畴? 179

2.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180

3.马克思主义对阶级和阶级斗争有哪些新贡献? 180

4.国家有哪些职能? 181

5.社会革命需要哪些条件? 181

六、论述题 182

1.为什么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182

2.如何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83

3.试述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 184

七、判断分析题 185

1.阶级就是等级 185

2.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85

3.政体体现一个国家的本质 186

第十一章 社会意识 187

一、填充题 187

二、单项选择题 187

三、双项选择题 190

四、多项选择题 194

五、简答题 197

1.社会意识及其一般的特点是什么? 197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97

3.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哪些重要表现? 198

4.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是什么关系? 198

5.什么是道德?无产阶级道德与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99

六、论述题 199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说明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99

2.如何理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掌握这一原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200

3.根据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说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呜”方针的正确性 201

七、判断分析题 202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意识的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202

2.在阶级社会中有些社会意识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3.唯心主义和宗教是一回事 203

第十二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04

一、填充题 204

二、单项选择题 205

三、双项选择题 207

四、多项选择题 209

五、简答题 212

1.无产阶级领袖和群众是什么关系? 212

2.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13

3.历史唯物主义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213

4.为什么说历史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214

5.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 214

六、论述题 215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说明劳动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5

2.试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216

3.怎样科学地评价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217

七、判断分析题 217

1.历史上“民为贵”的思想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 217

2.我们反对个人崇拜,因此也就否认任何权威 217

3.社会历史是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218

第十三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219

一、填充题 219

二、单项选择题 220

三、双项选择题 222

四、多项选择题 225

五、简答题 227

1.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是什么关系?怎样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227

2.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是何关系? 227

3.社会进步是怎样的历史过程? 228

4.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何关系? 228

5.怎样理解实现共产主义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29

六、论述题 229

1.在人的价值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与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29

2.掌握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这一原理,对于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有何重要意义? 230

3.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前进发展的总趋势? 231

七、判断分析题 232

1.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社会发展中的“病态”表现 232

2.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 232

3.“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