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中国邮票同成长(代序) 1
成长的足音 3
猎人情结 3
魂牵梦萦老《集邮》 5
旧刊新读 8
宝刀不老 10
1965年的忠告 13
“长颈鹿” 14
天地一“海鸥” 16
“小面包”驶向外文印刷厂 18
阵营不在 方寸永存 21
两枚“白鹭”两重天 24
见到陈逸飞 27
感情问题 30
参与的乐趣 32
悬念稿酬 34
索酬有感 36
邮缘·书缘 39
审评·证书·尝试 42
随想的云帆 45
春天的邮花 45
邮的四季 46
一岁一枯荣 48
隔行如隔山 49
蓝波纹 51
两岸语差 53
免费的礼物 55
变化的规格 57
封图精巧谈 59
“国庆”邮票的遐思 61
《兔子白菜》图愧为纪念张 63
感觉“一片红” 65
唐诗与邮票的“交想” 67
四头公鸡喔喔啼 69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71
让设计留住历史 73
一文一武的遗漏 75
“临阵磨枪”与“三年规划” 77
打开门窗,迎入阳光 79
沟通的欠缺 81
西方邮友的视角 83
与洋戳失之交臂 85
“《牡丹》之父” 87
致远方某大学生 89
邮情的鲜花 93
春雨贵如油 93
明信片上百花开 94
花的回声 96
何大仁和他的苏联邮票 97
醉翁之意全在邮 101
一朵素洁的白花 107
邮展与老人 109
行走的风景 113
一身颜色最鲜明 113
红红火火拜年封 116
品饮四川“竹叶青” 118
邮迷走西藏 120
会见牦牛 123
仰望大雁塔 126
遵义那座楼 129
《集邮》武汉版 132
“漳州古北口” 134
重庆邮缘 136
无言的文献 138
《海上花园——鼓浪屿》构想 140
美国购邮记 142
一个中国邮迷游越南 144
思辩的空间 153
1964年的“鲁智深” 153
“32111钻井队”之研究 155
“刘英俊”邮票设计的署名 157
重新摄制和重新设计 159
“林彪碰了一鼻子灰”质疑 162
“特点之王” 165
谜的提出和谜的解开 168
也谈香港第一家邮局 175
不谋而合的喜与忧 178
错位 181
集邮与禁毒 184
“一眼辨出”与“一团酱糟” 186
《伟大的友谊》作者考 189
“钢产量突破一亿吨”选题质疑 191
《毛泽东邮票图集》点评 194
摘抄辑写与研究撰写 197
《新邮预报》与《新邮报导》 199
非常的《通告》与印量的预告 201
邮资的跑冒滴漏 204
沙飞与中国邮票图稿之关系 207
三写“沙飞” 211
新中国“外交邮票”背景初探 214
邮票未发行 最佳已评出 219
香港邮票(1862-1996)的内涵特性探析 221
尾声:愿你成为邮文真正的主人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