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清国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2241614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肯定否定是语义相悖的一对范畴,它们必然会对各类句子施加各自的影响。本书以否定为观察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研究专有的否定结构或是否定优先的格式,意在说明否定格式的句式义对句子内部各组配单位的管控作用;二是词语义(包括词语的概念意义但主要是语法意义)也会对格式产生反制约,表现在句法中,一些词语强制性地要求其后的结构形式必须为否定形式;三是意义相近的否定格式的比较,着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异,也是凸显语义语用对格式的制约作用。

第一章 绪论 1

1.1 否定观念和否定范畴 1

1.1.1 否定观念是客观世界否定性本质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1

1.1.2 否定范畴是否定观念在语言中的映射 3

1.2 否定形式的界定 4

1.3 否定句和肯定句的联系与差异 7

1.3.1 否定的有标记性和肯定的无标记性 7

1.3.2 否定和肯定的句法不对称 8

1.3.3 否定的跨层级性 9

1.3.4 否定的可划分性 11

1.3.5 否定肯定的可转换性 12

1.4 现代汉语否定研究综述 14

1.4.1 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的研究 14

1.4.2 否定标记的句法和语义比较研究 15

1.4.3 否定格式研究 17

1.5 本研究的路径取向和结构框架 22

1.5.1 本研究的路径取向 22

1.5.2 本文的结构框架 24

第二章 “V不C”的强势与理据 26

2.0 引言 26

2.1 “V不C”的强势表现 27

2.1.1 “V不C”的使用频率远高于“V得C” 27

2.1.2 “V得C”的分布主要在疑问句中 28

2.2 形式与意义的不对称 29

2.2.1 句法形式的不对称 29

2.2.2 语法意义的不对称 32

2.3 “V不C”强势的理据 34

2.3.1 语言的象似性 34

2.3.2 “V不C”语法化的时间早于“V得C” 36

2.3.3 语言运用的经济原则 37

2.4 小结 37

第三章 “不V了”的句法语义分析 40

3.1 “不V了”结构的语义差异 40

3.1.1 “不V了”结构的三种语法意义 40

3.1.2 “不V了”三式各自要求的语义特征 41

3.1.3 “不V了”结构是一个歧义格式 42

3.2 “不V了”结构的句法差异 43

3.2.1 成分的省略 44

3.2.2 对“V”的选择 46

3.2.3 词语的组配 49

3.3 对“了”和“不了”的分析 53

3.3.1 对“了”的认识 53

3.3.2 对“不了”的认识 56

3.4 表“谢绝”义的“不V了”结构的语用价值 57

3.5 结语 60

第四章 “一量(名)”否定格式及其语法化 63

4.1 引言 63

4.2 格式义对量词的选择 64

4.2.1 量词级次的规约 64

4.2.2 量词通用性的限制 66

4.2.3 主观性和客观性 69

4.3 不定量词“点(儿)”对格式的适应性 71

4.3.1 “点(儿)”共时的高频率 71

4.3.2 不定量词进入“一量(名)”完全否定格式的兴替变化 72

4.3.3 “点(儿)”对格式适应性的理据 74

4.4 “一量(名)”完全否定格式的语序选择及制约因素 75

4.4.1 B式“否定+一量(名)”语序的强制性或倾向性使用条件 75

4.4.2 A式“一量(名)+否定”语序的强制性或倾向性使用条件 78

4.4.3 两种语序选择的制约因素 80

4.5 “一量(名)十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共时表征与内在机制 84

4.5.1 “一量(名)+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共时表征 84

4.5.2 “一量(名)+否定”格式语法化的内在机制 85

4.6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语法化历程 87

4.6.1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历时变化 87

4.6.2 对历时变化的基本判断 91

4.6.3 “一量(名)+否定”格式的语法化路径 92

4.7 结语 93

第五章 否定结构与句末语气词的组配及有关问题 96

5.1 引言 96

5.2 否定结构与传疑语气词的组配 97

5.2.1 “吗”与否定结构的组配 97

5.2.2 “呢”与否定结构的组配 99

5.2.3 “吧”与否定形式的组配 101

5.3 否定结构与传信语气词的组配 102

5.3.1 “的”与否定结构的组配 103

5.3.2 “呢2”与否定结构的组配 105

5.3.3 “罢了”、“而已”与否定结构的组配 107

5.4 排斥否定形式的极性语气词 108

5.4.1 极性语气词“来着”和“着呢” 108

5.5 句末语气词的语用价值 113

5.5.1 句标记 113

5.5.2 完句功能 115

5.5.3 凸显情感 117

5.6 小结 119

第六章 否向副词的认知解释及其类型学意义 123

6.1 引言 123

6.2 否向副词的判别标准及其类别 124

6.2.1 否向副词的判别标准 124

6.2.2 否向副词的类别 126

6.3 否向副词的语用价值 130

6.3.1 强调功用 130

6.3.2 否定预设 133

6.3.3 凸显主观性 136

6.4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认知解释和类型学意义 140

6.4.1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认知解释 140

6.4.2 否向副词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类型学意义 146

6.5 结语 148

第七章 否向副词“根本”与“压根”的跨维度比较 152

7.1 引言 152

7.2 句法的差异表现 152

7.2.1 对形容词的选择限制 152

7.2.2 句法分布 153

7.2.3 对主语人称的选择与限制 154

7.2.4 时间词语 156

7.2.5 频率副词 157

7.3 言语运用的不对称 158

7.3.1 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158

7.3.2 使用区域的不对称 159

7.4 语用功能的差异比较 161

7.4.1 语义否定和语用否定 161

7.4.2 主观性的强弱 164

7.4.3 语体的分别 169

7.5 小结 170

第八章 “不客气”和“别客气” 173

8.1 引言 173

8.2 “不客气”的分化 173

8.2.1 语法单位 174

8.2.2 句法分布 175

8.2.3 句法制约 177

8.3 “不客气”和“别客气” 181

8.3.1 使用语境 181

8.3.2 词语增量 182

8.3.3 语法单位 182

8.4 “不客气”的礼貌性及其理据 184

8.4.1 “不客气”比“别客气”更礼貌 184

8.4.2 “不客气”更为礼貌的内在理据 185

8.5 小结 190

第九章 “Neg+V+O”和“S+Neg+V”的句法不对称及其制约因素 193

9.1 引言 193

9.2 句法的对称与不对称 194

9.2.1 句法分布的对称性 194

9.2.2 句法分布的不对称 196

9.3 语义特点和形式特征 198

9.4 结构的功能差异 200

9.4.1 常态和异态 200

9.4.2 长时和短时 202

9.4.3 有定和无定 203

9.4.4 主观和客观 205

9.5 语用差异的深层理据 207

9.5.1 陈述与描写 207

9.5.2 事件结构 209

9.5.3 话题焦点 211

9.6 小结 213

第十章 与否定相斥的语义因素及其句法表现 216

10.1 引言 216

10.2 调量 217

10.2.1 名词和量词的重叠 218

10.2.2 形容词的重叠 218

10.2.3 动词的重叠 220

10.2.4 谓词性并列结构句 220

10.3 陈述性和描写性 222

10.3.1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222

10.3.2 增强形象性的句子手段 224

10.3.3 拟声词作状语或谓语 225

10.4 定位和定时 226

10.4.1 定位存现句 226

10.4.2 定时存现句 227

10.4.3 定位和定时概念与否定相斥的理据 227

10.5 小结 229

第十一章 否定句的承句功能及其制约 231

11.1 引言 231

11.2 共变关系 231

11.2.1 顺承和语用等级 232

11.2.2 逆承 236

11.3 预设的规约 238

11.3.1 预设评价的正负对立 239

11.3.2 预期信息和反预期信息 241

11.4 逻辑推理与常规推理 243

11.4.1 逻辑推理 243

11.4.2 常规推理 247

11.5 小结 251

第十二章 总结 253

12.1 否定形式的格式制约与“句管控” 253

12.2 本书的成绩和特点 257

12.3 本书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261

参考文献 263

后记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