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 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丰子义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7074248
  • 页数:4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旨在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有关理论的具体阐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出新的回应与思考。为此,本书主要从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的现实出发,对马克思的相关思想资源进行开掘,力求使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具有当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上篇 走近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哲学从“诠释”走向“激活” 3

一、理论研究的史与论 3

二、“激活”与“问题意识” 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源与流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径问题 11

一、文本研究与现实问题研究 11

二、解释学方法的运用问题 15

简论理论创新 21

一、“时”的理解和把握 21

二、理论创新的方式 24

三、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27

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 30

一、何谓“终极关怀”? 30

二、功利与人文 32

三、哲学“关切”现实的方式 35

考察历史演进规律的方法论问题 39

一、历史规律的揭示与实现 39

二、“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的关系 43

三、时代主题与理论价值 46

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历史深蕴 48

一、社会批判视域中的社会历史发展 48

二、社会批判的历史深度 55

三、社会批判的独特方法 64

历史进步论研究二题 69

一、历史进步论与历史“终结论”、“末世论” 69

二、历史进步论与后现代历史观 76

社会进步的矛盾透视及其评价 82

一、社会进步的批判反思 82

二、对抗与进步的辩证法 86

三、看待社会进步的基本立场 91

马克思主义人学主题的历史转变 99

一、人学主题的转变轨迹 99

二、研究方法的转向 103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当代主题 105

主体性问题探析 108

一、主体性问题产生的缘由 108

二、主体性探索的不同思路 110

三、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观点 114

四、有关主体性理解上的几个问题 121

中篇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发展理论研究的发展 127

一、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走向 127

二、发展中国家需要自己的发展理论 130

三、把握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价值的途径 132

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方法 138

一、社会发展研究方法的一大变革 138

二、整体性研究方法 142

三、过程分析方法 147

四、矛盾分析方法 152

社会发展与结构变革 156

一、两种理论的原则分歧 156

二、社会发展与社会分化 160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整合 167

四、社会转型与结构重组 171

社会重组与主体活动创新 178

一、社会发展本质上是主体活动的创新 178

二、劳动要素重组 181

三、社会结构重组 184

四、社会运行机制重组 187

社会发展与社会运行方式的调整 190

一、现代性与社会运行方式 190

二、两种社会运行上的主要区别 192

三、现代社会的调节、控制与管理 199

社会发展与创新 210

一、创新问题的凸显 210

二、创新的根据与特点 211

三、创新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216

创新的基础与条件 222

一、创新与社会需求 222

二、创新与经济形式 224

三、创新与制度条件 225

四、创新与生产方式 228

五、创新与民族精神 231

正确处理创新过程的若干关系 235

一、创新与学习 235

二、创新与模仿 238

三、创新与风险 241

四、创新与机遇 243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248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248

二、政府的主导作用 253

权力与权威 262

一、权威的合理把握 262

二、权威的树立 264

三、权力集中与分散的选择 270

劳动观的创造性转换及其价值 275

一、马克思以前的劳动观 275

二、劳动观上的革命性变革 277

三、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观 281

关于财富的尺度问题 287

一、财富的劳动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 287

二、财富尺度理解上的几个重要问题 293

三、客体尺度与价值尺度及其相互关系 299

四、确立正确财富观的意义 303

社会批判理论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306

一、新型的人学立场 307

二、新的启蒙 310

三、现代性的指向 313

四、理论研究的批判与建构 316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全球化 319

一、历史发展的双重规律 319

二、考察世界历史的两种角度 321

三、确立新的思维方式 324

下篇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329

一、研究世界历史的新特点 329

二、探索世界历史的新境界 331

三、考察社会历史的新视野 335

四、推进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339

马克思世界历史研究的旨趣与动因 343

一、对新的历史时代的积极回应 343

二、对人类解放的高度关注 346

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入探索 348

“世界历史”探索的理论准备 351

一、历史学研究 351

二、经济学研究 354

三、哲学研究 357

世界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发展趋势 364

一、世界历史发展的生产力维度 364

二、世界历史发展的生产关系维度 369

三、世界历史发展的走向与后果 376

“世界历史”研究与未来社会道路探索 380

一、晚年理论探索的旨趣与特征 380

二、对俄国公社发展道路探索的历程 382

三、新探索所蕴涵的新启迪 389

全球化与资本的双重逻辑 393

一、全球化的深刻根源 393

二、资本的双重逻辑及其对全球化的影响 396

三、理性地对待资本全球化 405

世界历史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410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 410

二、近代中国社会主题的提出 413

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超越”问题 415

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 419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419

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22

三、走自己的路 425

四、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427

五、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429

六、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利益的维护 432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问题 435

一、民族精神的当代境遇 435

二、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双重属性 440

三、在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45

四、走出民族精神研究的误区 452

五、后现代主义与民族精神 465

全球问题与“人的革命” 468

一、全球问题的实质 468

二、人类困境的出路:“人的革命” 469

三、新的人与自然和谐观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