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儒家学说的内涵与发展 1
二、儒家学说与中国政治的关系 3
三、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沉浮 4
四、儒学的衰颓 7
五、客观地评价儒学 8
第一章 《周礼》与西周社会 10
第一节 《周礼》的产生 10
一、《周礼》产生的社会背景 10
二、《周礼》的宗法制度 13
三、《周礼》的敬德保民思想 15
第二节 《周礼》与西周社会 17
一、《周礼》对卫国政治的影响 17
二、《周礼》对鲁国政治的影响 19
第二章 儒学的产生与早期儒家 22
第一节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及其思想 22
一、孔子的生平与儒学的产生 22
二、儒学的政治性及孔子在鲁国的政绩 24
三、孔子的礼制思想 27
四、孔子的仁政思想 29
五、儒家学派的社会道德观和修养观 33
第二节 孔门弟子——早期儒家的思想 36
一、曾子的忠孝和安贫乐道的思想 37
二、子思的中庸思想 39
第三节 儒学与春秋诸侯国政治 40
一、儒学对春秋郑国政治的影响 41
二、儒学对春秋齐国政治的影响 42
三、儒学对春秋楚国的影响 47
第三章 儒家学说与战国政治 53
第一节 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与亚圣孟子 53
一、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 54
二、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56
三、社会分工思想 57
第二节 战国时期承儒启法思想的出现 58
一、子夏的承儒启法思想 59
二、荀子的承儒启法思想 61
第三节 儒学与战国社会政治 64
一、儒学对魏国政治的影响 64
二、儒学对赵国的影响 66
三、儒学对战国时期楚国政治的影响 69
第四章 儒学受厄与灭顶之灾 71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受厄 71
一、政治家孔子在鲁国的失败 71
二、春秋时期儒学受厄之缘由试析 76
三、战国时期儒学受厄原因试析 78
第二节 儒家学说的灭顶之灾 83
一、法家学说是秦国政治的指导理论 83
二、秦王朝的焚书坑儒 87
第五章 两汉儒学的空前繁荣 89
第一节 儒学与汉初政权的谨慎结合 90
一、叔孙通定西汉朝仪 90
二、陆贾的《新语》对汉高祖的影响 91
三、贾谊的服色制度 93
第二节 董仲舒的新儒学理论 96
一、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的思想 97
二、董仲舒的德治思想 99
三、董仲舒的吏治理论 100
四、董仲舒的“德主刑辅”理论 101
五、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与五行学说 103
第三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4
一、儒学走出低谷与政权结合 104
二、汉武帝时期的外儒内法国策 107
第四节 王莽对儒学的逆施 109
一、王莽篡政 110
二、王莽生搬《周礼》,把自己引向地狱 112
第五节 东汉时期的儒学与政治 114
一、东汉光武帝对儒学的重视与推崇 114
二、白虎观会议对儒学的规范 115
三、东汉的儒学与儒臣 117
四、东汉“党锢”与党人气节 119
第六章 魏晋玄学与政治 122
第一节 儒学与三国政治 122
一、儒学与曹魏社会的繁荣 123
二、儒学与蜀汉政治 126
三、儒学与蜀汉名将 127
四、儒学与孙吴政治 129
第二节 玄学与魏晋政治 132
一、正始玄风的兴起 133
二、嵇康、阮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 135
三、裴頠的《崇有论》及其挽救儒学的失败 137
四、玄学与晋王朝的灭亡 139
第三节 儒学与南北朝政治 142
一、儒学与十六国君主 142
二、儒学在北魏 145
三、儒学在南朝与梁武帝亡国之鉴 147
第七章 儒学与隋唐政治 151
第一节 儒学与隋朝政治 151
一、隋文帝以儒学开国 151
二、隋朝的科举制度 153
第二节 儒学与唐朝政治 156
一、唐朝初年对儒学的重视 156
二、儒学与贞观之治 158
三、由盛而衰的开元盛世 162
四、唐朝儒生发动的永贞革新 165
第八章 儒学与宋朝政治 169
第一节 北宋王朝对儒学的推崇 169
一、北宋初年对儒学的大力提倡及科举取士 169
二、北宋儒学与庆历年间的朋党之争 172
三、熙宁变法时期的儒学与党争 176
第二节 宋代理学的产生 182
一、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 182
二、宋代理学的开山人物周敦颐及其《太极图说》 183
三、二程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185
四、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187
第九章 理学与明朝的政治 193
第一节 理学与明朝专制主义政权的建立 193
一、明初对理学的推崇与极权政治的形成 193
二、郡、县学与庙学的普遍兴起 198
第二节 王守仁的“心学” 200
一、王守仁及其“心学”创立的背景 200
二、王守仁“心学”的创立 201
第三节 明末朝政的败坏与其栋梁之臣 205
一、明末朝政的败坏 205
二、明朝的栋梁之臣 209
第四节 明末的东林学派 213
一、“理学”与“心学”无法解决明王朝激烈的矛盾 213
二、东林党人对朝政及王阳明“心学”的抨击 215
第五节 明末清初实学的兴起 217
一、黄宗羲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 218
二、顾炎武的实学思想 220
三、王夫之的民主主义思想 222
第十章 清朝儒学的兴衰 224
第一节 清初儒学的复兴 224
一、清初儒臣范文程 225
二、清朝皇室对儒学的尊崇 227
三、康、乾盛世 229
第二节 清代乾嘉学派及其影响 232
一、清初经济的恢复及残酷的文字狱 232
二、乾嘉学派的考据学 235
三、乾嘉学派的学术价值及其影响 237
第三节 儒学的全面衰颓 238
一、西方列强对古老中国的侵略 238
二、龚自珍、魏源对儒学的批判及其救世思想 241
三、太平天国对儒学的冲击 243
四、康有为的托古改制与维新派对儒学的批判 244
五、儒学的全面衰颓 246
六、科学地评价儒学 247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