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1
1 生产地质条件 5
1.1 煤层厚度变化 5
1.2 矿井地质构造 16
1.3 岩浆侵入 34
1.4 岩溶陷落柱 38
2 安全地质条件 43
2.1 矿井瓦斯 43
2.2 煤层自燃 67
2.3 煤尘 78
2.4 地温 83
3 井巷工程地质条件 92
3.1 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 92
3.2 井巷围岩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125
3.3 矿井动力地质现象 132
3.4 井巷工程地质工作 141
4 煤矿环境地质 145
4.1 概述 145
4.2 煤矸石 152
4.3 煤矿地面塌陷与土地复垦 156
5 井巷地质编录 172
5.1 井巷地质编录方法、技术与步骤 172
5.2 井巷地质编录 174
5.3 回采工作面地质编录 189
5.4 矿井原始地质资料的整理 190
6 矿井地质制图 194
6.1 矿井地质图的类型与特点 194
6.2 矿井地质剖面图 195
6.3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层立面投影图 203
6.4 水平切面图 218
6.5 其他专门矿井地质图 226
7 矿井地质勘查 233
7.1 矿井地质勘查的目的和任务 233
7.2 矿井地质勘查的主要技术手段 234
7.3 矿井地质勘查种类 243
8 矿井地质条件研究与评价 251
8.1 采前地质评价 251
8.2 综采地质研究 268
8.3 探采对比 277
9 地质说明书与地质报告的编制 286
9.1 地质说明书 286
9.2 各类地质报告的编制 292
10 矿井资源/储量管理 302
10.1 生产矿井资源/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302
10.2 煤炭资源/储量分类 303
10.3 矿井资源/储量动态管理 309
10.4 矿井“三量”管理 323
10.5 矿井资源储量检测与核实 331
10.6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341
11 矿井地质管理与信息系统 345
11.1 煤矿地质信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345
11.2 煤矿地质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功能 347
11.3 煤矿地质信息系统实例 355
参考文献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