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建武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317154
  • 页数:3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供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学专业使用。由12所设有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高等中医药院校的13位来自病理学教学第一线专家教授联合编写。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

总论 1

绪论 1

一、病理学的内容 1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四、病理学的观察技术 3

五、中西医病理学的发展 5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7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7

一、萎缩 8

二、肥大 9

三、增生 10

四、化生 11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2

一、细胞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12

二、细胞损伤的类型与形态学变化 15

第三节 细胞凋亡 23

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学与生物化学 24

二、细胞凋亡的机制 25

第四节 细胞老化 26

一、遗传程序学说 26

二、代谢损伤的错误累积 27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28

第一节 再生 28

一、细胞周期与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28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30

三、细胞组织再生的分子调控 32

四、细胞再生的人工干预 37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37

一、肉芽组织的形态与作用 37

二、瘢痕组织的形态与作用 38

三、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 39

第三节 创伤愈合 41

一、皮肤创伤愈合 41

二、骨折愈合 44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6

第一节 充血 46

一、动脉性充血 46

二、静脉性充血 47

第二节 血栓形成 49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及机制 49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类型 52

三、血栓的转归和对机体的影响 53

第三节 栓塞 54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55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55

第四节 梗死 57

一、梗死的原因和条件 58

二、梗死的类型与形态 58

三、梗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60

第五节 出血 6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61

二、病理变化与后果 62

第六节 水肿 62

一、水肿的发病机制 62

二、水肿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64

第四章 炎症 66

第一节 炎症概述 66

一、炎症的概念与原因 66

二、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与分类 67

三、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与全身反应 68

第二节 急性炎症 69

一、血流动力学改变 69

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70

三、液体渗出 71

四、白细胞渗出与吞噬 72

五、炎症介质 76

六、急性炎症的形态学类型 81

第三节 慢性炎症 84

一、一般慢性炎症 84

二、特异性增生性炎 84

第四节 炎症的结局 86

一、痊愈 86

二、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 86

三、蔓延播散 86

第五章 肿瘤 88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形态 88

一、肿瘤的概念 88

二、肿瘤的形态与肿瘤异型性 89

第二节 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92

一、肿瘤的生长速度 92

二、肿瘤的生长方式与扩散 94

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97

第三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98

一、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98

二、恶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98

第四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99

第五节 癌前病变、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100

一、癌前病变 100

二、非典型增生 101

三、原位癌 102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102

一、肿瘤的命名 102

二、肿瘤的分类 104

第七节 常见肿瘤 105

一、上皮性肿瘤 105

二、间叶组织肿瘤 109

三、神经外胚叶源性肿瘤 113

四、多种组织构成的肿瘤 114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概要 115

一、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115

二、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118

三、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20

各论 123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23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12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23

二、病理变化 127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131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31

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132

第三节 高血压 13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37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140

第四节 风湿病 14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44

二、基本病理变化 144

三、风湿病各器官的病变 145

第五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147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48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148

第六节 心瓣膜病 149

一、二尖瓣狭窄 150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51

三、主动脉瓣狭窄 151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51

第七节 心肌病 152

一、扩张性心肌病 152

二、肥厚性心肌病 153

三、限制性心肌病 153

四、克山病 154

第八节 心肌炎 155

一、病毒性心肌炎 155

二、细菌性心肌炎 156

三、孤立性心肌炎 156

第九节 心包炎 157

一、急性心包炎 157

二、慢性心包炎 158

第十节 心脏肿瘤 158

一、原发性心脏肿瘤 158

二、转移性心脏肿瘤 159

第十一节 动脉瘤 159

一、病因 159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 159

三、并发症 161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162

第一节 呼吸道感染 162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62

二、急性细支气管炎 163

三、肺炎 163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66

一、慢性支气管炎 166

二、支气管哮喘 167

三、支气管扩张症 168

四、肺气肿 169

第三节 肺间质性疾病 170

一、肺尘埃沉着症 171

二、特发性肺纤维化 173

第四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7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74

二、病理变化 175

三、临床病理联系 175

第五节 呼吸窘迫综合征 175

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175

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76

第六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177

一、鼻咽癌 177

二、喉癌 178

三、肺癌 179

第七节 胸膜疾病 180

一、胸膜炎及胸腔积液 180

二、胸膜间皮瘤 180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182

第一节 胃炎 182

一、急性胃炎 182

二、慢性胃炎 183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185

一、病理变化 186

二、结局及并发症 187

三、临床病理联系 187

四、病因及发病机制 187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188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89

二、基本病理变化 190

三、临床病理类型 191

第四节 酒精性肝病 194

一、病理变化 195

二、发病机制 195

第五节 肝硬化 19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96

二、临床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197

三、临床病理联系 198

四、结局 199

第六节 肝代谢性疾病与循环障碍 200

一、肝代谢性疾病 200

二、循环障碍 201

第七节 胆囊炎与胆石症 202

一、胆囊炎 202

二、胆石症 203

第八节 胰腺炎 204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04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 204

三、临床病理联系 205

第九节 阑尾炎 20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206

二、病理变化 206

三、临床病理联系 207

四、结局及并发症 207

第十节 非特异性肠炎 207

一、局限性肠炎 207

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208

第十一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209

一、食管癌 209

二、胃癌 211

三、大肠癌 214

四、胃肠间质瘤 217

五、原发性肝癌 218

六、胰腺癌 220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221

第一节 肾小球肾炎 22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22

二、基本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224

三、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226

第二节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234

一、肾盂肾炎 234

二、药物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237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238

一、肾细胞癌 238

二、肾母细胞瘤 239

三、膀胱移行细胞癌 240

第十章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 242

第一节 慢性子宫颈炎与附件炎 242

一、慢性子宫颈炎 242

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243

三、附件炎 243

第二节 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244

一、子宫内膜增生症 244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245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症 247

第四节 生殖系统常见肿瘤 248

一、子宫颈癌 248

二、子宫体癌 250

三、滋养层细胞肿瘤 251

四、卵巢上皮性肿瘤 253

五、性索-间质肿瘤 254

六、生殖细胞肿瘤 255

七、前列腺癌 257

八、阴茎癌 258

第五节 乳腺疾病 258

一、乳腺增生性病变 258

二、乳腺纤维腺瘤 260

三、乳腺癌 260

四、男性乳腺发育 262

第十一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264

第一节 淋巴结良性增生 264

一、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264

二、淋巴结的特殊感染 265

第二节 淋巴样肿瘤 265

一、霍奇金淋巴瘤 267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269

第三节 髓样肿瘤 273

一、急性髓性白血病 273

二、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 274

第十二章 免疫性疾病 276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276

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276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类型 278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281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82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282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 284

一、排斥反应及机制 284

二、实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285

三、骨髓移植排斥反应 286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 287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后叶疾病 287

一、尿崩症 287

二、性早熟症 287

第二节 垂体前叶功能亢进与低下 287

一、垂体前叶功能亢进 287

二、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288

第三节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289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89

二、病理变化 289

第四节 弥漫性毒状甲状腺肿 290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90

二、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91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低下 291

第六节 甲状腺炎 291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 291

二、慢性甲状腺炎 292

第七节 糖尿病 293

一、分类及发病机制 293

二、病理变化 293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常见肿瘤 294

一、垂体肿瘤 294

二、甲状腺肿瘤 296

三、肾上腺肿瘤 297

四、胰岛细胞瘤 298

五、APUD瘤 298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300

第一节 概论 300

一、神经元的正常结构和代谢特点 300

二、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 300

三、中枢神经疾病常见的合并症 302

第二节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303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303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305

三、脊髓灰质炎 306

四、海绵状脑病 307

五、狂犬病 307

第三节 中枢系统的变性疾病 308

一、阿尔茨海默病 308

二、帕金森病 309

第四节 缺氧与脑血管病 309

一、缺血性脑病 309

二、阻塞性脑血管病 310

三、脑出血 310

第五节 神经系统肿瘤 311

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311

二、周围神经肿瘤 313

第十五章 传染病 314

第一节 结核病 314

一、概述 314

二、肺结核病 316

三、血源性结核病 319

四、肺外器官结核病 319

第二节 伤寒 321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321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322

三、结局与并发症 323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32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323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324

第四节 麻疯 325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325

二、病理变化 325

第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32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327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327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 32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329

二、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 329

第七节 性传播性疾病 330

一、淋病 330

二、尖锐湿疣 331

三、梅毒 331

第八节 深部真菌病 334

一、念珠菌病 334

二、曲菌病 335

三、毛霉菌病 335

四、隐球菌病 335

第十六章 寄生虫病 337

第一节 阿米巴病 337

一、肠阿米巴病 337

二、肠外阿米巴病 339

第二节 血吸虫病 340

一、病因及感染途径 340

二、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340

三、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及其后果 342

第三节 丝虫病 34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343

二、基本病理变化 344

第四节 肺型并殖吸虫病 345

一、病因及感染途径 345

二、基本病理变化 345

三、各脏器的病变 346

第五节 华支睾吸虫病 346

一、病因及感染途径 346

二、基本病变及并发症 346

第六节 棘球蚴病 347

一、细粒棘球蚴病 347

二、泡状棘球蚴病 348

附录一 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349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