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
1.1什么是城市设计 1
1.1.1授形论者观点 2
1.1.2非授形论者观点 3
1.1.3综合论者观点 5
1.1.4我国学者观点 6
1.1.5小结 6
1.2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0
1.2.1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10
1.2.2城市设计与建筑学的关系 13
1.2.3城市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1.3城市设计目标、原则与职能 15
1.3.1城市设计目标 15
1.3.2城市设计原则 16
1.3.3城市设计职能 18
1.4城市设计的范畴 20
1.4.1城市设计的主体 20
1.4.2城市设计的要素 21
1.4.3城市设计的层次 31
1.4.4城市设计实践类型与成果形式 33
1.5城市设计学科的缘起 37
1.5.1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 37
1.5.2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野——城市设计概念的产生 38
1.5.3从市镇设计到城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的兴起 40
1.5.4城市设计多元化与新城市主义 41
1.5.5我国当代城市设计学的兴起 42
1.6城市设计学科的特点 43
1.6.1城市设计是一门年轻又古老的学科 43
1.6.2城市设计的多纬度特性 45
1.6.3城市设计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实践舞台 46
第2章 城市设计理论发展 53
2.1古代城市设计发展 53
2.1.1城市的产生与最初形制 53
2.1.2古希腊时期城市设计 55
2.1.3古罗马时期城市设计 57
2.1.4欧洲中世纪城市——如画的城市 58
2.1.5文艺复兴、巴洛克和绝对君权时期城市设计 64
2.1.6中国古代城市设计 71
2.2近代城市设计发展 76
2.2.1焦碳城与城市病 76
2.2.2城市设计的两种基本解决思路 79
2.2.3城市美化和城市更新 86
2.2.4雅典宪章 87
2.3.1城市设计形态论 91
2.3.2城市设计场所论 96
2.3.3城市设计意象论 104
2.3.4城市设计社会论 106
2.3.5城市设计功能论 109
2.3.6城市设计过程论 110
2.3.7传统与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特征与异同 113
2.4当代城市设计思想及其未来走向 114
2.4.1 1970年代以后城市设计发展 114
2.4.2生态城市设计思潮 114
2.4.3新城市主义 116
2.4.4城市设计的未来展望 119
第3章 城市空间设计方法 123
3.1空间的感觉与认知 123
3.1.1空间与认知 123
3.1.2空间与社会 125
3.1.3空间与文化 127
3.1.4空间与体验 128
3.1.5城市空间 130
3.1.6公共与半公共空间 132
3.2城市空间设计的基础和参量 134
3.2.1空间设计的基础 134
3.2.2空间设计的原则 139
3.2.3空间设计的参量 139
3.3建筑类型与组织 145
3.3.1建筑类型 145
3.3.2建筑组织结构 145
3.3.3现代建筑的组织布局 147
3.4节点空间 152
3.4.1空间类型 152
3.4.2节点空间形式 155
3.4.3节点空间元素 160
3.4.4节点空间的设计原则 163
3.4.5空间序列 164
3.5线性空间 169
3.5.1线的基本形式 169
3.5.2线的作用 170
3.5.3线形空间的界面形式 173
3.5.4空间与路径 180
3.5.5线性空间的形式与规划 181
3.5.6线的系统 187
3.6开放与封闭的城市空间结构 189
3.6.1道路网结构 189
3.6.2网络结构系统 190
3.6.3树枝结构 195
3.7整体的城市空间 197
3.7.1概述 197
3.7.2城市中心 200
3.7.3城市形象的塑造 204
3.8城市景观 206
3.8.1概述 206
3.8.2城市构景 207
第4章 城市设计分析方法与编制 219
4.1城市设计分析方法 219
4.1.1空间形体分析 219
4.1.2景观分析 223
4.1.3空间意象分析 226
4.1.4场所—文脉分析 230
4.1.5生态分析 231
4.1.6数字技术 232
4.2城市设计编制 233
4.2.1城市设计成果编制划分 233
4.2.2城市设计编制过程 235
4.2.3城市设计成果编制 237
主要参考文献 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