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认知学习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文论选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357353
  • 页数:281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D·P·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原理 1

认知结构论 1

D·P·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 2

认知同化与意义学习 3

(一)意义学习与传统讲授法 3

(二)意义学习的认知理论 4

(三)讲授法与发展法 7

(四)意义学习中的练习和复习 9

(五)意义学习结果的检查和评定 11

(六)小结 12

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实质及机制——认知同化 13

(一)下位关系与类属学习 15

(二)上位关系与总括学习 16

(三)并列结合关系与并列结合学习 16

有意义学习的形式及特点 17

有意义学习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20

学习动机三种“内驱力”策略 23

(一)认知驱力 24

(二)自我一增强驱力 25

(三)附属驱力 26

奥苏贝尔的学习与教学理论 28

(一)奥苏贝尔学习和教学的基本理论 28

(二)奥苏贝尔的理论在教学中应用的实例 31

(三)对奥苏贝尔理论的估价 35

(四)奥苏贝尔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评 39

(五)教学离不开心理学理论 42

奥苏贝尔的教学论思想 45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45

(二)教育原则:不断分化与综合贯通 49

(三)教学的基本方式:讲解式教学 51

(四)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关系 53

(五)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56

奥苏贝尔论课堂讲授 61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导读 65

(一)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范围 66

(二)本书的理论基础——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68

(三)本书的教学论思想 71

中篇 D·P·奥苏贝尔教育文论选读 77

认知结构和意义言语学习的促进&[美]D·P·奥苏贝尔 77

(一)机械学习和意义接受学习的不同过程 77

(二)学习和遗忘的归属过程 79

(三)认知结构的变因 80

(四)认知结构的理论公式 80

(五)渐进的分化 82

(六)综合性的调节 83

(七)说明教学理论的“组织者”技术 83

促进课堂的意义言语学习&[美]奥苏贝尔 86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87

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87

意义接受学习的性质 90

意义言语学习中认知结构诸变量的作用 92

认知结构中固着观念的可利用性 93

认知风格和课堂学习 98

遗忘与倒摄干扰 99

美国教育心理学界新行为主义的崩溃 102

关于在美国心理学界研究自由的问题 106

下篇 R·赖丁、S·雷纳《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选读第一章 导论 111

个体差异 112

(一)对个体差异的重新审视 112

(二)差异的测评 115

风格的含义 115

(一)风格问题 116

(二)“风格”构念和个体 117

本书的主题 119

(一)个体差异 119

(二)认知风格构念的实质和来源 120

(三)认知风格的测评 121

(四)风格的生理基础的证据 122

(五)风格独立于其他概念 122

(六)认知风格有别于学习策略 124

(七)风格应该与可观察的行为相联系 124

本书的结构 125

第一部分 认识风格与学习策略 125

第二章 认知风格 126

认知风格的研究起源 127

(一)个体差异和认知风格的概念 127

(二)认知风格理论的发展 128

认知风格的名称 130

(四)认知风格的归类 131

具有整体—分析特征的风格模型 135

(一)知觉机能发挥与认知风格 135

(二)粗放型和敏锐型 138

(三)冲动型—反思型 140

(四)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142

(五)整体思维与序列思维 144

(六)风格描绘法 147

(七)同化者—探索者(A—E)认知风格 148

(八)适应者—革新者认知风格 150

(九)认知风格指数(CSI) 153

(十)认知风格的整体—分析维度:评价 154

言语—表象维度上的模型 157

(一)个体差异问卷(IDQ) 159

(二)言语型—视觉型问卷(WQ) 159

(三)认知风格的言语—表象维度 160

(四)认知风格的言语—表象维度:评价 162

一个整合了整体—分析和言语—表象维度的模型 163

(一)认知风格分析系统 163

(二)最终评价 167

第三章 学习风格 169

以学习为中心的方法 169

(一)以活动为中心的风格研究方法 170

(二)学习风格构念及其重新分类 171

学习风格模型 175

(一)基于学习过程的风格模型 175

(二)基于学习定向的风格模型 182

(三)基于教学偏好的风格模型型 189

(四)基于认知技能发展的风格模型 196

对各种模型的评价 202

第四章 学习策略 205

风格与策略 207

(一)风格与策略的区别 207

(二)洋葱模型 209

学习策略 210

(一)学习策略的性质 210

(二)学习策略的结构 212

(三)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 213

(四)开发一种学习策略 214

策略性学习的形成 219

(一)感知和偏好 220

(二)选择 221

(三)拓展学习策略 222

(四)形成学习策略储备库 224

(五)学习和教学:风格、策略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25

第二部分 风格与行为 226

第六章 认知风格与行为 226

个体行为 227

(一)决策 227

(二)风格与社会行为 230

(三)风格与焦虑 233

(四)乐观与悲观 236

(五)实践应用 238

风格与职业适应 242

(一)压力与职业类型 243

(二)风格与职业类型 244

(三)团队发展 246

(四)实践应用 250

第八章 认知风格与问题行为 251

问题行为与学习成绩 252

(一)问题行为的成因 253

(二)问题行为、学习成绩与风格 256

风格与问题行为 259

(一)整体—分析风格与精神病 259

(二)风格与学生的在校行为 260

(三)风格与特殊学校学生的风格测评结果 261

个人风格与有效的教学方法 266

(一)认知风格、EBD和有效教学方法 266

(二)风格、教学方法和学习成绩 267

(三)塑造良好的学习行为:教学方法与实践 268

(四)小结:前进的方向 269

第九章 结论、意义和未来的发展 269

认知风格的效度 270

(一)效度方面的证据 271

(二)认知风格的基本性 271

(三)风格的影响范围 272

实践意义 273

(一)教育和培训 273

(二)个人发展 275

进一步的研究 276

(一)认知风格的基本属性 276

(二)情境中的风格 278

结论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