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年汉学家 1
古城旧家 1
汉学的启蒙教育 5
在诂经精舍中深造 8
《春秋左传读》 15
第二章 要救国,图维新 22
从书斋走向社会 22
在《时务报》报馆中 29
组织兴浙会的风波 37
“驱车且四顾,猛虎纷当路” 44
“革政”的悲惨结局 52
第三章 走上革命之路 59
“台湾旅客” 59
“欲将何术拯姬姜?” 75
“逑鞠迫言”——《訄书》 82
剪辫明志 95
第四章 向封建网罗勇猛冲决 106
一场前哨战 106
“支那亡国纪念会” 114
《訄书》的删革——思想上的新飞跃 119
雷霆之声 129
“宁为自由死,不作牛马生” 138
铁槛内外 147
第五章《民报》主编 154
主持《民报》 154
思想上的重要转折 166
“兄弟阅于墙” 180
后期《民报》 186
《民报》封禁事件 198
《民报》复刊和内部纷争 212
第六章 一场夭折了的哲学革命 227
佛学、庄子学、德国哲学 227
认识过程的深入探究 235
“真如”哲学体系的构成 247
“操齐物以解纷,明天倪以为量”的尝试 261
从“转俗成真”到“回真向俗” 283
哲学革命的夭折 298
第七章 致力于民族文化近代化的巨匠 302
“用国粹激动种姓” 302
封建经学殿堂的拆散 313
创立近代中国民族语言的理论与实践 324
矢志实现“人的解放”的人性学说 338
“文学复古”的倡导与力行 351
内在矛盾与双重影响 361
第八章在“民国”初创的政治旋涡中 365
“任调人之职,为联合之谋” 365
第一次“统一共和”之梦及其幻灭 378
第二次“统一共和”之梦及其幻灭 390
“政治革命”的玄想与血的现实 400
“时危挺剑入长安” 413
铁锁寒幢中的沉思与总结——《检论》 426
保卫民国共和的再努力与希望最终破灭 440
第九章“既离民众,渐入颓唐”的晚年思想与学术 455
从“联省自治”到“联督割据” 455
思想的颓唐与学术的僵化 461
“中华民国遗民”——政治与学术的终结 469
结语 484
附录一 近代中国“国学”的形成与演进 488
附录二 不敢懈怠的责任担当——学术自述 512
一、对传统小农社会及其近代变迁的关注 512
二、对近代中国思想与文化转型的若干探究 515
三、对中国现代化和现代性的一点浅见 520
四、对历史认识论提供的一家之言 522
附录三 作者主要论著目录 527
后记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