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识Pro/ENGINEER Wildfire 4.0 1
1.1 Pro/ENGINEER界面介绍 2
1.1.1下拉菜单 3
1.1.2工具栏 4
1.1.3消息区 5
1.1.4选择过滤器 6
1.1.5模型树 6
1.2文件操作 6
1.2.1新建文件 7
1.2.2打开文件 8
1.2.3保存文件 9
1.2.4拭除文件 10
1.2.5删除文件 11
1.2.6设置工作目录 11
1.3定制工作环境 12
1.3.1定制工具栏和命令按钮 13
1.3.2定制导航选项卡和模型树 13
1.3.3定制浏览器 14
1.3.4选项 14
1.4视图管理 15
1.4.1重画当前视图 15
1.4.2设定旋转中心 15
1.4.3使用定向模式观察模型 16
1.4.4缩放视图 16
1.4.5重新调整视图 17
1.4.6模型视图列表 18
1.4.7重新定向视图 18
1.4.8设置图层 19
1.4.9视图管理器 19
1.5鼠标的使用方法 20
1.6录制映射键 20
1.7 Pro/E的Config.pro配置文件 22
1.7.1修改配置文件Config.pro中选项的参数 22
1.7.2保存配置文件Config.pro 25
1.8自我检测 26
第2章 平面草图绘制基础 27
2.1平面草图的类型 28
2.1.1绘制文件类型的平面草图 28
2.1.2特征类型的平面草图 28
2.1.3从属特征类型的平面草图 31
2.2绘制基本几何图元 32
2.2.1绘制线 32
2.2.2绘制矩形 33
2.2.3绘制圆和椭圆 33
2.2.4绘制圆弧和圆锥弧 35
2.2.5绘制圆角和椭圆圆角 36
2.2.6绘制样条曲线 37
2.2.7通过投影边绘制图元和偏移图元 38
2.2.8创建文本 39
2.2.9草绘器调色板 40
2.3编z辑几何图元 41
2.3.1修剪图元 41
2.3.2镜像图元 43
2.3.3缩放旋转图元 43
2.4添加几何约束 44
2.4.1使直线或两点垂直 44
2.4.2使直线或两点水平 45
2.4.3使两图元正交 46
2.4.4使两图元相切 46
2.4.5将点放在线或弧的中间 46
2.4.6创建相同点、图元上的点或共线约束 47
2.4.7使两点或顶点关于中心线对称 47
2.4.8创建等长、等半径或者相同曲率的约束 48
2.4.9使两线平行 48
2.5尺寸标注 49
2.5.1标注两点间的距离 49
2.5.2标注线段的长度 50
2.5.3标注角度 50
2.5.4标注半径和直径 51
2.5.5标注样条曲线 51
2.6尺寸、约束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法 52
2.7草绘辅助工具 52
2.8草绘器诊断工具 52
2.9应用实践 54
2.9.1绘制纺锤形垫片 54
2.9.2绘制渐开线齿轮 58
2.10自我检测 63
第3章 创建基准特征 64
3.1基准平面 65
3.1.1基准平面的用途 65
3.1.2创建基准平面的常用方法 66
3.1.3为皮带轮零件模型创建基准平面 69
3.2基准轴 71
3.2.1基准轴的用途 71
3.2.2创建基准轴的常用方法 73
3.2.3为弯管零件模型创建基准轴 75
3.3基准曲线 78
3.3.1基准曲线的用途 78
3.3.2经过点创建基准曲线 79
3.3.3自文件创建基准曲线 81
3.3.4使用剖截面创建基准曲线 83
3.3.5从方程创建基准曲线 84
3.4基准点 87
3.4.1基准点的用途 87
3.4.2创建基准点的常用方法 90
3.4.3为管夹零件模型创建基准点 94
3.5基准坐标系 97
3.5.1基准坐标系的用途 97
3.5.2创建基准坐标系的常用方法 97
3.6应用实践 99
3.6.1创建滑块零件模型的基准平面并定义三视图 99
3.6.2创建塔形弹簧零件模型的扫描轨迹 104
3.7自我检测 113
第4章 基础特征 114
4.1拉伸特征 115
4.1.1创建拉伸特征 115
4.1.2拉伸特征类型 119
4.1.3控制拉伸特征的拉伸深度 120
4.2旋转特征 121
4.2.1创建旋转特征 122
4.2.2旋转特征类型 125
4.3扫描特征 126
4.3.1创建扫描特征 126
4.3.2扫描特征类型 129
4.4混合特征 130
4.4.1创建平行混合特征 132
4.4.2创建旋转混合特征 137
4.4.3创建一般混合特征 141
4.5螺旋扫描特征 145
4.5.1创建恒定节距的螺旋扫描特征 145
4.5.2创建可变节距的螺旋扫描特征 147
4.6可变截面扫描特征 150
4.6.1使用辅助轨迹创建可变截面扫描 150
4.6.2使用参数关系创建可变截面扫描 154
4.6.3使用控制曲线创建可变截面扫描 157
4.7扫描混合特征 159
4.7.1创建扫描混合特征 160
4.7.2截面方位的控制方法 163
4.8应用实践 165
4.8.1创建梅花槽自攻螺钉实体模型 165
4.8.2创建铣刀实体模型 169
4.9自我检测 172
第5章 工程特征 173
5.1孔特征 174
5.1.1创建简单直孔特征 174
5.1.2创建草绘直孔特征 177
5.1.3创建标准孔特征 178
5.2壳特征 179
5.2.1创建壳特征 180
5.2.2壳特征与特征排序的关系 181
5.3拔模特征 182
5.3.1普通拔模 182
5.3.2排除曲面循环的拔模 183
5.3.3延伸相交曲面的拔模 183
5.3.4可变拔模 184
5.4筋特征 184
5.4.1筋特征截面草绘 184
5.4.2定义筋特征 185
5.5倒角特征 185
5.5.1创建边倒角 186
5.5.2边倒角的尺寸标注形式 186
5.5.3创建拐角倒角 188
5.6倒圆角特征 188
5.6.1常数倒圆角 189
5.6.2变数倒圆角 190
5.6.3曲线驱动的倒圆角 191
5.6.4完全倒圆角 191
5.7应用实践 192
5.7.1创建法兰盘实体模型 192
5.7.2创建拨叉实体模型 195
5.8自我检测 199
第6章 编辑特征 200
6.1复制特征 201
6.1.1通过复制创建孔特征 201
6.1.2粘贴和选择性粘贴的区别 202
6.2阵列特征 204
6.2.1尺寸阵列 204
6.2.2方向阵列 206
6.2.3轴阵列 207
6.2.4参照阵列 208
6.2.5填充阵列 209
6.2.6表阵列 211
6.2.7曲线阵列 212
6.3镜像特征 213
6.4应用实践 214
6.4.1创建支撑块实体模型 214
6.4.2创建渐开线齿轮实体模型 218
6.5自我检测 225
第7章 曲面建模 226
7.1边界混合曲面特征 227
7.1.1在一个方向上创建边界混合曲面 227
7.1.2在两个方向上创建边界混合曲面 228
7.1.3添加影响曲线的边界混合曲面 229
7.1.4通过边界混合曲面特征创建U盘外壳曲面造型 230
7.2曲面修剪 237
7.3曲面合并 244
7.4曲面偏移 249
7.5曲面实体化 254
7.6应用实践——创建8字扣曲面模型 259
7.7自我检测 267
第8章 零件装配 268
8.1零件装配基础 269
8.1.1如何进入零件装配环境 269
8.1.2如何载入装配元件 270
8.1.3设置元件装配约束 272
8.1.4移动元件 275
8.2分解视图 276
8.2.1自定义分解视图 277
8.2.2保存分解视图 279
8.3应用实践——装配水阀模型 280
8.4自我检测 286
第9章 工程图 287
9.1创建工程视图 288
9.1.1使用模板创建默认三视图 288
9.1.2创建一般视图 288
9.1.3创建投影视图 290
9.1.4创建辅助视图 291
9.1.5创建剖面视图 292
9.1.6创建详细视图 294
9.2标注尺寸 295
9.2.1显示与拭除尺寸 295
9.2.2手动标注尺寸 297
9.2.3标注几何公差 299
9.2.4添加注释 301
9.3创建表格 303
9.4应用实践——创建轴承座零件图 305
9.5自我检测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