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应用力学概述 1
1.1 应用力学的研究内容 1
1.2 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4
1.3 荷载及其分类 5
第2章 静力学基础 7
2.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7
2.2 静力学基本公理 8
2.3 约束与约束反力 10
2.4 结构的计算简图 13
2.5 受力图 16
第3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0
3.1 概述 20
3.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22
3.3 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 24
3.4 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7
第4章 力矩和平面力偶系 29
4.1 力对点的矩 29
4.2 力偶的概念及性质 30
4.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2
第5章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35
5.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35
5.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36
5.3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及结果分析 40
5.4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44
5.5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超静定 48
第6章 空间力系与重心 53
6.1 力在空间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53
6.2 力对轴的矩 55
6.3 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 57
6.4 物体的重心 59
第7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 64
7.1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内力图 64
7.2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68
7.3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72
7.4 材料在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74
7.5 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 78
7.6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78
第8章 剪切和圆轴扭转的实用计算 81
8.1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81
8.2 剪切虎克定律与剪应力互等定理 83
8.3 扭转的概念 84
8.4 圆轴扭转时的内力 85
8.5 扭转强度计算 87
8.6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条件 90
第9章 截面的几何性质 92
9.1 静矩和形心 92
9.2 惯性矩、极惯性矩和惯性积 93
9.3 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 98
9.4 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 101
第10章 弯曲内力 103
10.1 概述 103
10.2 梁的内力 104
10.3 梁的内力图 109
10.4 弯矩、剪力与荷载集度的微分关系 112
10.5 叠加法画弯矩图 117
第11章 弯曲应力 119
11.1 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119
11.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124
11.3 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 127
11.4 提高梁弯曲强度的途径 131
11.5 梁的主应力和强度理论 134
第12章 组合变形 141
12.1 概述 141
12.2 斜弯曲 142
12.3 偏心压缩(拉伸) 146
第13章 压杆稳定 155
13.1 压杆稳定的概念 155
13.2 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156
13.3 中长压杆的临界应力计算 159
13.4 压杆的稳定计算 160
13.5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63
第14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165
14.1 多跨静定梁 165
14.2 静定平面刚架 169
14.3 三铰拱 175
14.4 静定平面桁架 182
14.5 组合结构 188
第15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191
15.1 概述 191
15.2 虚功原理和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192
15.3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195
15.4 图乘法 199
15.5 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 204
15.6 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208
15.7 梁的刚度及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210
第16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213
16.1 概述 213
16.2 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215
16.3 多跨静定梁的反力内力影响线 221
16.4 影响线的应用 222
16.5 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和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231
第17章 力法 235
17.1 超静定结构概述 235
17.2 力法原理及力法典型方程 238
17.3 力法计算步骤和示例 241
17.4 对称性的利用 248
17.5 弹性中心法计算对称无铰拱 254
第18章 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 260
18.1 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260
18.2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 261
18.3 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 263
18.4 力矩分配法 270
附录 型钢规格表 276
参考文献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