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历代水利与农地的开发 1
第一章 第一农业开发阶段:远古至西晋 2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与成都平原小块农区的形成 2
1.原始农业与古史传说 2
2.杜宇蜀国的旱地农业 4
3.开明蜀国的水田农业 7
4.川东和川西南的原始农业 10
第二节 自流灌溉的出现与农业点的增多 13
5.秦代移民及其后裔对蜀地灌溉农业的贡献 13
6.主体农业区与半农半牧(渔猎)区界域的形成 18
7.西汉四川耕地数的推算 21
第三节 汉晋时代平原、河川的水田化趋势及其中断 23
8.盆地西部平原的水田化 23
9.盆地中部和东部河川农业的发展 25
10.川西南及川西沿边各族的农牧业 27
11.东汉四川耕地数的推算 29
12.三国交攻与流民起义时代农业的萎缩 31
第二章 第二农业开发阶段:成汉至南宋 34
第一节 人民的迁徙与河川农业的缓慢恢复 34
13.成汉至南北朝时代四川盆地的人民迁徙 34
14.乌蛮入据川西南与僚蛮文化对四川农业的影响 38
15.隋代四川农业的初步恢复 41
第二节 灌溉农业的恢复与畬田运动的兴起 44
16.唐前期盆西灌溉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44
17.盆地东部畬田运动的兴起 49
18.各族地区农业的恢复 52
19.唐代四川耕地数的推算 54
20.唐末五代动荡时期四川农业的相对稳定 57
第三节 闲隙地的垦辟和垂直立体农业景观的出现 59
21.宋代四川人口的猛增 59
22.盆西水田区水利的整治与闲隙地的垦辟 62
23.山田垦辟与垂直立体农业景观的出现 65
24.各族地区农业的发展 69
25.宋代四川耕地数的推算 72
26.宋蒙战争与四川农业的空前破坏 75
第三章 第三农业开发阶段:元代至近代 76
第一节 元代四川的屯田与农业开发的新动向 76
27.屯田与耕地数的推算 76
28.农业开发的新动向 81
第二节 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与明代农业的缓慢恢复 84
29.第一次“湖广填四川” 84
30.明代恢复农业的几个步骤 87
31.各族地区的农业状况 91
32.明代四川耕地数的推算 93
第三节 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与清代垦殖高潮 100
33.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100
34.“康雍复垦”与盆西水利的恢复 102
35.“乾嘉续垦”与梯田的重新出现 108
36.清中叶四川耕地数的推算 113
第四节 近代农地垦殖向西部民族地区的拓展 119
37.四川盆地的农地拓殖 119
38.川西北的屯殖活动 123
39.川西的“改土归流”与农业进展 125
40.川西南农业的曲折发展 128
41.农牧分界线的新格局 130
42.民国四川耕地数的推算 132
第二篇(上) 五业的嬗替——种植业 137
第一章 粮食作物的大面积扩展 138
第一节 黍、粟种植的悠久历史及其在近代的衰落 138
1.最古老的粮食作物 138
2.黍、粟与畬田 140
第二节 豆类作物的繁衍 143
3.大豆用途与种植形式的变化 143
4.其它豆类的繁衍 145
第三节 水稻从平原向山区的进展 148
5.两个稻作文化系统 148
6.水稻品种类型的地理分布与近代产量 153
第四节 麦类作物的嬗替 157
7.古典麦类作物的地理分布 157
8.冬小麦的传入与古典农业的革新 161
第五节 芋薯类作物的消长 167
9.传统度荒杂粮——芋的盛植及其衰落 167
10.东南移民与红薯在四川盆地的推广 170
11.江淮移民与马铃薯在盆周山区的传播 173
第六节 高粱和玉米的传播 175
12.高粱的传入、推广与酿酒 175
13.玉米的传播与旱地粮作的第二次嬗替 178
第二章 副食作物的全面发展 184
第一节 油料:油菜与芝麻的争雄 184
14.芝麻在第二农业开发阶段的一枝独秀 184
15.油菜种植在第三农业开发阶段的兴盛 187
第二节 糖料:甘蔗独占鳌头 191
16.糖霜与种蔗业第一兴盛期 191
17.东南移民与种蔗业第二兴盛期 193
第三节 蔬食:散在分布的园圃作物 196
18.蔬菜种植的专业化与商品化 196
19.蔬菜谱系的演变 197
20.姜、蒟、芜菁和榨菜 204
第四节 嗜食:种植业的不良分支 209
21.烟草之“与五谷争生死” 209
22.罂粟之流毒全川 213
第三章 手工业原料作物的重点发展 217
第一节 苎麻和大麻的东西分布 217
23.苎麻种植的两个兴盛期 217
24.大麻与“蜀布”、“蜀纸” 223
25.黄麻与红麻在晚近的生产 227
第二节 树棉与草棉的前后嬗替 228
26.树棉在四川南部的进退 228
27.草棉种植在四川盆地的数度起落 232
28.其它纤维作物的特殊用途 236
第三节 染色作物的纷呈异彩 239
29.源于华北染色文化区的染色作物 239
30.源于西域、岭南染色文化区的染色作物 243
第二篇(下) 五业的嬗替——林牧副渔猎 247
第四章 林业从材木采伐向经济林木种植的转变 248
第一节 林木采伐的由近及远 248
31.盆西林木的早期开发 248
32.唐宋时代盆地内部林木的大规模采伐 251
33.元明及清初盆地森林的渐复 253
34.“近代拓殖”与森林破坏向西部的深入 256
第二节 茶树种植从专业到副业的转化 261
35.种茶起源与唐代四川茶业的形成 261
36.宋元时代四川茶业的畸形繁荣及其衰落 266
37.明情时代川茶生产的逐渐恢复 269
38.近代四川茶业的数起数落 271
第三节 重要果木产区的变迁 274
39.古老的土生果类——梅、梨 276
40.柑橘类果木产区的变迁 278
41.一代珍果——荔枝的进退 285
42.其它果木谱系的变化 288
第四节 富有地方特色的木本油料与木本纤维 290
43.漆树产区的逐渐退缩 290
44.油桐分布重心向盆地东部半圆的倾斜 292
45.其它木本油料的分布 295
46.用途广泛的木本纤维 297
第五章 畜牧业在高原、盆地的差异 300
第一节 犁耕与养牛业 301
47.水牛从肉牛到耕牛的转变 301
48.黄牛牧养的相对衰落 305
49.高原之舟——牦牛与犏牛 309
第二节 战争与养马业 312
50.称奇中古的蜀马 312
51.茶马贸易对西部养马业的影响 314
52.藏马、河曲马与驴、骡的分布 317
第三节 精耕细作与养猪业 320
53.传统农业与猪种的形成 320
54.养猪业在近代的发展 323
第四节 自然、文化差异与养羊业 325
55.山羊与绵羊的东西分布 325
56.农业发展与养羊业结构的变化 327
第五节 无所不在的小型家禽家畜饲养 330
57.陂池水田的鹅鸭养殖 330
58.庭院型家禽家畜的饲养 332
第六章 农村副业的因地制宜 334
第一节 蚕桑事业的兴衰 334
59.四川蚕桑事业的起源 334
60.四川蚕桑事业的兴盛 340
61.四川蚕桑事业的渐衰 344
62.四川蚕桑事业盛衰的原因 349
第二节 其它资源昆虫、菌类的养殖与采集 354
63.资源昆虫养殖与分泌物采集 354
64.食用菌类的养殖与采集 359
第三节 花木及植物香料、药材的生产与采集 361
65.寒卉名香数西川 361
66.“百药灌丛”——川滇经向断裂带 364
第七章 渔猎的由盛而衰 371
第一节 渔业的稳中见衰 371
67.江河湖泊的捕鱼业 371
68.陂池稻田的养鱼业 377
第二节 狩猎从主业到副业的转变 380
69.狩猎区的分布及狩猎时代的结束 380
70.后狩猎时代的狩猎 384
第三篇 各区农业生产水平的差异 387
第一章 盆西平原低山区 388
第一节 世界独步的自流灌溉与水田技术 388
1.都江堰的始创 388
2.都江堰灌溉系统的技术改进 392
3.近代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形成 396
4.古代水田技术 400
5.近代水田技术 403
第二节 从经济动物养殖到经济作物种植的转变 406
6.秦汉时代的多种经营 406
7.唐宋以来经济动物养殖空间的缩小 409
第三节 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统一 412
8.秦汉时代的“俗不愁苦”与单季种植 412
9.唐宋时代的“地狭人众”与小麦复种 415
10.清代以来人均耕地的下降与精耕细作 418
第二章 盆中丘陵低山区 423
第一节 梯田梯土与水肥技术 423
11.梯田梯土的起源 423
12.清代以来水、肥、土技术的提高 427
第二节 从五业兴旺到独重种植的转变 429
13.渔猎、畜牧业的逐渐衰落 429
14.清代以来种植业的大发展 431
第三节 地力与复种的矛盾统一 433
15.垦殖指数的持续上升与种植的粗放 433
16.农地垦殖的趋近饱和与复种的扩大 436
第三章 盆东南平行岭谷区 440
第一节 进展迟缓的山地农业技术 441
17.土著文化与山地农业的迟滞不前 441
18.湖广、东南移民与山地农业的进展 442
第二节 五业平衡格局的逐渐破坏 445
19.唐宋以前五业的基本平衡 445
20.元明以后对粮食种植的畸重 447
第三节 山地开发与利用程度的增长 449
21.元以前撩荒休耕的盛行 449
22.元以后连作复种的增加 452
第四章 盆周山区 454
第一节 缓慢进行的居民演变与农地垦殖 454
23.蛮僚时代农地垦殖的缓慢进展 454
24.移民时代农地垦殖向高处的推进 456
第二节 落后的生产技术与垂直分异的生产部门结构 459
25.落后的生产技术 459
26.生产部门与种植结构的垂直分异 462
第五章 川西南中山宽谷区 466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插花交错的农牧分布 466
27.元代以前的农牧分布 466
28.元代以后的农牧转换 468
第二节 民族变迁对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 470
29.民族变迁与农业技术水平的波折 470
30.农地垦殖与利用之不足 472
第六章 川西高山深谷区与川西北高原区 475
第一节 川西高山深谷区 475
31.从铜石并用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 475
32.从畜牧为主到农耕为主的过渡 478
第二节 川西北高原区 480
33.羌人的畜牧业及其在吐蕃时代的凋蔽 480
34.元代以后从游牧向半定牧的转化 482
第四篇 余论 485
第一章 明清四川地亩数的评价 485
第一节 明清四川地亩统计方法 485
1.估种法与估产法 485
2.面积实测与新垦地的勘丈起科 493
第二节 明清四川地亩数的评价 497
3.估种法与估产法的统计价值 497
4.对否定性评价的商榷 501
第二章 四川历史农业地理的特点与规律 504
第一节 农业开发的阶段性导致近代农业新构造 504
5.农业开发的阶段性 504
6.近代农业新构造 508
第二节 人口增长的失控导致良性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破坏 513
7.人口增长的失控与近代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转变 513
8.近代农业生产部门结构的评价 517
第三节 农地的过度垦殖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521
9.几种农地垦殖与耕作形式的比较 521
10.早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中断 524
11.晚近生态环境的加剧恶化 528
第三章 几点认识与建议 531
第一节 两点认识 531
12.政治与农业 531
13.封闭独立与开放交流 533
第二节 三点建议 535
14.移民开发川西南 535
15.在丘陵、山区推广水利田 537
16.发展多种经营 538
引用书目 541
后记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