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 1957
第一章 民族地区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 13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解放斗争和民族民主建政的实施 13
第二节 清匪反霸,安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 24
第三节 中央访问团的访问活动和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入发展 31
第二章 民族工作机构的建立和民族工作的开展 37
第一节 民族工作机构的建立及其工作任务 37
第二节 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歧视痕迹 43
第三节 民族识别的开展和民族成份的确定 52
第四节 民族人口普查与民族地区的第一次普选 55
第三章 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60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调查 60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68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 81
第四节 民族地区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91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101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开展 101
第二节 自治县的建立 110
第三节 桂西僮族自治区(州)的建立和撤销 134
第四节 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建立 142
第五章 50年代初期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157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三年经济恢复 157
第二节 “一·五”时期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165
第三节 “一·五”时期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 170
第四节 民族地区“左”倾情绪的滋长和“反右派”斗争 18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 1965
第六章 民族地区大跃进的建设热潮 193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农业大跃进运动 194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人民公社运动 204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工业大跃进运动 210
第四节 民族地区“左”倾错误的形成和发展 216
第七章 民族地区的三年困难时期 225
第一节 三年困难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衰退及其影响 225
第二节 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调整 232
第三节 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48
第八章 “四清”运动及其对民族地区的影响 251
第一节 民族地区“四清”运动的开展 251
第二节 少数民族山区“社教”运动中的“民主改革补课” 256
第三节 “四清”运动对民族地区的消极影响 262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1976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对民族地区的破坏 267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文化大革命” 267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民族工作的破坏 274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的曲折发展 279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影响 27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地区工业的曲折发展 29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潜伏的矛盾 303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 1999
第十一章 民族地区的拨乱反正和民族地区工作重点的转移 306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 306
第二节 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转移 309
第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和处理“文革”遗留问题 315
第十二章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21
第一节 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 321
第二节 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 328
第三节 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 345
第四节 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 351
第十三章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进各民族大团结 358
第一节 我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358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逢十周年庆祝活动 381
第三节 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395
第四节 加强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工作 413
第五节 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 422
第六节 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 431
第十四章 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441
第一节 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战略举措 441
第二节 发展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措施 452
第三节 少数民族体育、卫生事业 467
第四节 加强民族研究工作 478
附录一 广西民族工作五十年大事记(1949~1999) 488
附录二 历任省、区民委领导成员名单 576
附录三 历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一览表 580
后记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