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理环境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地理位置 1
二、气候 1
三、地形地貌 2
第二节 物产资源 4
一、水资源 4
二、土地资源 4
三、光热资源 5
四、生物资源 5
五、矿产资源 6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7
一、人口 7
二、民族 8
第四节 行政区划 22
第五节 名胜古迹 25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29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9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32
一、建立党的各级领导机关 32
二、宁西县人民政府和基层政权的建立 33
第三节 农村土地改革与牧区民主改革 34
一、农村土地改革 35
二、牧区民主改革 36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38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8
二、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0
三、手工业和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1
第五节 拨乱反正 43
第六节 改革开放 44
一、农村体制改革 45
二、牧区体制改革 45
三、工商企业体制改革 46
四、政治体制改革 48
五、人事制度改革 48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49
第一节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成立 49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51
一、自治机关的建立与组成 51
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64
第三节 法制建设 66
一、不断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 66
二、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67
三、加大地方立法力度 68
四、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70
第四节 新型民族关系 71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71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74
三、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 75
第五节 人民生活 76
第四章 农业 80
第一节 农业 80
一、农业发展进程 80
二、农田基本建设 82
三、农业机械化 82
四、农业科技推广 84
五、农业结构的调整 86
第二节 林业 87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87
二、经济林 88
三、野生动植物保护 89
四、森林保护与管理 90
第三节 畜牧业 91
一、发展概况 91
二、草原建设 92
三、品种改良 93
四、饲草料生产加工 95
五、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96
六、牧民定居工程 97
第四节 水利 98
一、机构队伍 98
二、水利工程建设 98
三、防洪抗旱 100
四、人畜饮水工程 101
五、推广高新节水技术 101
第五节 渔业 102
一、水面 102
二、渔业生产 102
第五章 工业 104
第一节 能源生产 105
一、煤炭生产 105
二、电力生产 106
第二节 工业企业 108
一、建筑业和建材工业 108
二、加工业 109
第三节 民族特色工业 112
第四节 工业园区建设 113
第六章 交通通信 115
第一节 公路 115
一、省道 116
二、专用道路 117
三、县道、乡道、村道 117
四、公路养护 119
五、运能运量 119
第二节 邮政 119
一、邮政发展概况 119
二、邮政业务与建设 120
三、邮政服务网络 123
第三节 电信 123
一、电信发展概况 123
二、电信业务 124
三、电信网络建设 125
第七章 财税金融 127
第一节 财政 127
一、财政收入 127
二、财政支出 128
三、财政管理 129
第二节 税收 130
第三节 金融 134
第四节 保险 135
第八章 贸易 137
第一节 商业贸易 137
第二节 对外贸易 138
第三节 边境贸易 139
第九章 旅游 140
第一节 旅游资源 140
第二节 旅游景点 141
一、靖远寺 142
二、锡伯民俗风情园 143
三、图公纪念馆 143
四、琼博拉森林公园 144
五、努拉洪滑雪场 145
六、琼博拉腕足类动物化石点 145
七、白石峰 146
八、伊犁河风景区 146
九、琼博拉沟瀑布 147
十、琼博拉古墓群 147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 148
一、服务机构 148
二、旅游线路 148
三、旅游服务设施 149
第四节 旅游经济 150
一、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开发 150
二、旅游产品生产 151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 152
第十章 对外开放 153
第一节 都拉塔口岸建设 153
第二节 对外交流 154
一、招商引资 154
二、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 156
第三节 横向经济联合和技术协作 158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160
第一节 教育 160
一、教育发展历史 160
二、基础教育 163
三、职业教育 165
四、成人教育 167
第二节 科学技术 168
一、科技机构 168
二、科技队伍 169
三、科技成果 170
四、科技政策、措施 171
五、科技普及 172
第三节 文化艺术 172
一、文化载体建设 172
二、保护和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174
三、人才培养 176
四、作品获奖情况 177
五、文化交流 178
六、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 179
第四节 新闻出版 180
一、伊犁白话报 180
二、《察布查尔报》 181
第五节 广播影视 182
一、电影放映 182
二、广播事业的发展 182
三、电视事业的发展 183
四、国家“村村通”工程 184
五、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185
第六节 体育 187
一、机构队伍与设施建设 187
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188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190
第七节 医疗卫生 192
一、医疗卫生机构 192
二、农牧区医疗预防保健网建设 194
三、卫生防疫工作 195
四、妇幼保健工作 196
五、培养医药卫生人才 197
第八节 社会保障 198
一、救灾救济 198
二、社会保险 198
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
四、社会福利事业 200
五、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 200
六、劳动争议仲裁 200
七、劳动安全生产管理 201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203
第一节 小城镇建设 203
一、城镇规划 203
二、城镇公用设施建设 203
三、房地产开发建设 204
第二节 主要城镇 205
一、道路改扩建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206
二、供水改扩建工程 206
三、市政广场建设及绿地配套工程 207
四、排水改扩建工程 207
五、再就业市场建设工程 207
六、园林绿化工程 207
七、生活垃圾处理 208
八、住房建设 208
第三节 乡村建设 208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211
第一节 面临的挑战 211
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212
一、环保机构 212
二、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 212
第十四章 新疆建设兵团驻县团场 216
第一节 六十七团 216
一、团场的建立与发展 216
二、屯垦戍边的光辉业绩 217
三、对自治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220
第二节 六十八团 221
一、团场的建立与发展 222
二、屯垦戍边的光辉业绩 222
三、对自治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235
第三节 六十九团 237
一、农垦团场的建立与发展 237
二、屯垦戍边的光辉业绩 237
三、对自治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242
大事记 244
后记 269
修订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