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费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约性理论的基础 1
第一节 不可通约理论的溯源 1
一、奎因的“译不准原则” 1
二、库恩的不可通约理论 3
第二节 批判经验主义的中性观察语言 8
一、对经验主义教条的批驳 8
二、实用意义的原则 11
三、现象意义的原则 14
第三节 意义理论 16
一、意义的背景理论 16
二、科学词项的意义 19
第四节 实在论 22
一、科学实在论 22
二、实证主义和科学实在论的争论 24
三、实在论和工具主义 27
第二章 不可通约的内容 30
第一节 不可通约的分类 30
一、不可通约的命题提出 30
二、理论的和语言的不可通约 33
三、本体论不可通约 35
第二节 不可通约的内容 38
一、科学理论的语言不可译 38
二、没有逻辑关系 41
三、内容的不可比 44
第三节 不可通约与不可比 47
一、不可通约不等于不可比 47
二、“经验内容”比较 50
三、理论比较 52
第三章 不可通约与理论增生 56
第一节 告别理性 56
一、科学的理性 56
二、理性和实践 60
三、科学:传统之一 63
第二节 理论多元论 67
一、多元方法论 67
二、韧性原则 71
三、理论增生 75
第三节 科学与非理性 79
一、非理性在科学中作用 79
二、科学与非连续性 82
第四章 不可通约与相对主义 86
第一节 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 86
一、理性主义与相对主义对立 86
二、实践相对主义 89
三、不可通约与相对主义的关系 92
第二节 相对主义与自由社会 95
一、传统的平等 95
二、民主相对主义 97
三、自由社会 100
四、回归生活 103
第五章 历史的回声 107
第一节 不可通约与后现代 107
一、不可通约与理性至上主义 107
二、不可通约与话语霸权 111
第二节 不可通约与解释学 115
一、作者的死亡 115
二、解释的创造性 118
三、视界融合 121
第三节 后现代科学哲学 124
一、科学的祛魅 125
二、泛经验论 128
三、第三种形而上学何以可能 130
第四节 不可通约与文化多元论 131
一、不可通约的回应 131
二、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134
三、文化的多元化 136
结语 139
参考文献 147
后记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