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编 悲剧的客观情境 11
第一章 中西悲剧理论 11
第一节西方悲剧理论 11
一、对悲剧的人类学研究 11
二、对悲剧的心理学研究 12
三、对悲剧的伦理学研究 15
四、对悲剧的哲学研究 16
第二节 中国悲剧理论 23
一、中国古代有关悲剧心理的论述 23
二、近代王国维与鲁迅的悲剧理论 29
第二章 悲剧精神 33
第一节 悲剧的主体性 33
第二节 人生的悲剧感 36
第三节 中西悲剧精神的异同 42
第四节 正向悲剧与反向悲剧 55
第三章 悲剧人物 59
第一节 对超越价值的追求 59
第二节 抗争与受难 62
第三节 执着精神 67
第四章 悲剧结构 72
第一节 悲剧的内结构 72
一、异化式悲剧结构 72
二、两难式悲剧结构 78
三、否定式悲剧结构 83
第二节 悲剧性的戏剧结构 86
一、悲剧性冲突 86
二、悲剧性结局 90
第五章“逆转”、“发现”情境 94
第一节“逆转”情境 94
一、悲剧“逆转”情境的独特规定性 94
二、平行且对立的双重情境的逆向与反转 95
三、情势在自身结构中被打破 98
第二节“发现”情境 100
一、悲剧英雄的“发现”心理 100
二、“发现”自身处境的实体性内容 102
第二编 悲剧的主观情势 107
第六章 悲剧体验的生理一心理基础及其生成 107
第一节 悲剧感进化生成论 109
一、人类进化与悲剧 109
二、否定性情感进化论 111
第二节 悲剧体验的本真性 114
一、婴幼儿情绪发展 114
二、青少年美感发展 115
三、悲剧发生史 119
四、快乐中枢与痛苦中枢 121
第三节 悲剧心理原型 123
一、原型的心理意义 123
二、英雄死亡一再生原型 125
第七章 悲剧心理基础的社会生成 133
第一节 社会实践的悲剧性 133
第二节 社会的罪恶和心灵的罪恶 138
第三节 人生痛苦的感受 143
第三编 悲剧审美心理过程 151
第八章 悲剧审美过程4阶段 151
第一节 初始阶段 152
第二节 蓄积阶段 162
第三节 情感爆发阶段 169
第四节 心理升华阶段 171
第九章 悲剧的知觉图式 172
第一节 平衡与倾斜 175
第二节 简化与张力 178
第三节 整体性原则 182
第十章 悲剧的情感形态 186
第一节 知觉图式与悲剧情感 187
第二节 两极对立的情感因素 189
一、恐惧——勇敢 191
二、崇高感——怜悯感 195
三、爱——恨 200
四、悲哀——喜悦 201
五、正义感——负罪感 202
第三节 二元意动的平衡 204
一、退避与接近 204
二、超越与固着 208
第十一章 情感的逆转:痛感到快感 211
第一节 悲剧痛感的起因 211
一、苦难场面 212
二、否定情境 213
三、不自然的死灭 214
四、价值载体的中断 214
五、理想与幸福的彻底毁灭 215
第二节 快感的客观起因 215
一、形式方面的美 216
二、心理距离 217
三、道德寓意 218
四、英雄死得其所 219
五、苦难突出人的价值 220
六、新生的暗喻和向上的精神 221
第三节快感的主体起因 222
一、情绪自由宣泄 222
二、情感移置 227
三、认同沟通作用 230
四、本质力量的体验和确证 231
五、生命力的亢奋 235
第四编 悲剧的心理功能 239
第十二章 宣泄:心理平衡与道德培养 239
第一节 宣泄与中庸 240
第二节情感宣泄 248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美德培养 253
一、心理疾病的治疗 253
二、维持心理健康与培养美德 261
第十三章 净化:价值截获与人格升华 264
第一节 净化的支点:恐惧与怜悯 265
第二节 净化的方式:悲剧仪式性 275
第十四章 精神超越诸方式 283
第一节 精神超越诸方式 283
一、宗教 284
二、爱 286
三、修炼 287
四、实践 288
第二节 悲剧体验对四者的扬弃与统合 289
后记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