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导读 1
第一章 引论 3
第一节 《涅槃经》的版本 3
第二节 《涅槃经》的传译、成立时地和成立过程 4
第三节 《涅槃经》在佛典史上的位置 9
第四节 大、小乘《涅槃经》的比对 12
第五节 《涅槃经》的注释和研究 15
第六节 《涅槃经》的内容、分科 19
第二章 扶律 29
第一节 佛教危机思想的源流 29
一、佛弟子的恶行 29
二、恶魔观念的产生 30
三、法灭意识的产生 30
第二节 《涅槃经》的危机思想 34
第三节 佛教戒律的源流 39
第四节 《涅槃经》的戒律观 43
一、小乘戒的守持 45
二、息世讥嫌戒 46
三、护持正法的戒律观 52
第三章 说常 70
第一节 常乐我净思想的源流 70
第二节 《涅槃经》的常乐我净观 74
第三节 佛性的原语及其意义 79
一、心性清净思想的源流 81
二、garbha 84
三、gotra 86
四、dhātu 87
第四节 《涅槃经》的佛性观 89
一、“前分”的佛性义 90
二、“后分”的佛性义 92
第五节 悉有佛性和一阐提 98
一、“前分”的一阐提观 101
二、“后分”的一阐提观 102
第二篇 释正文 123
序品 125
甲一 召请涅槃众 125
纯陀品 131
甲二 开演涅槃施 131
乙一 施常五果对此土众生 131
丙一 献供 131
丙二 请住 133
丙三 傍论 135
丙四 催供 136
哀叹品 142
乙二 施胜三修对此土声闻众 142
丙一 大众请 142
丙二 如来答 143
丙三 比丘疑执 144
丙四 破执除疑 144
长寿品 154
乙三 随问而施对此土菩萨众 154
丙一 劝问 154
丙二 正问 155
丙三 佛答 156
丁一 赞问 156
丁二 答长寿因果二问 157
戊一 答长寿因 157
戊二 答长寿果 158
金刚身品 163
丁三 答金刚不坏间 163
戊一 明法身果 163
戊二 明法身因 163
名字功德品 169
丁四 答究竟彼岸问 169
四相品 171
丁五 开片密问 171
戊一 开口密 171
戊二 开身密 177
四依品 183
丁六 答作依止问 183
戊一 标名相 183
戊二 辨利益 184
戊三 明出时 184
戊四 论植因 185
戊五 判罪福 186
戊六 劝供养 187
戊七 简真伪 188
戊八 会通今昔 190
邪正品 194
丁七 答云何知天魔问 194
戊一 明邪正 194
戊二 论议 194
四谛品 199
丁八 心喜说真谛问 199
四倒品 202
丁九 答演说四颠倒问 202
如来性品 204
丁十 答作善业 204
戊一 佛性为善业作缘 204
戊二 佛性能起善业 210
丁十一 答能见难见性 215
戊一 辨深行浅证 215
戊二 闻见浅行 215
文字品 220
丁十二 答解满字问 220
鸟喻品 222
丁十三 答圣行问 222
戊一 就生死明无常 222
戊二 就涅槃明我无我 223
戊三 双就生死涅槃明苦乐 223
月喻品 225
丁十四 答三光(日、月、星)问 225
菩萨品 227
丁十五 自行答 227
戊一 答生善义 227
戊二 答义恶义 229
丁十六 利他答 232
戊一 明兴衰 233
戊二 论起没 234
戊三 答三乘无性问 234
一切大众所问品 240
丁十七 次第答问 240
戊一 答示现涅槃兼人天魔道二问 240
戊二 答知法性兼受法乐问 241
戊三 答演秘兼离病近道三问 242
现病品 246
甲三 示现涅槃行 246
乙一 明修五行 246
丙一 明病行 246
丁一 推请 246
丁二 现无病行 247
丁三 大众供养 248
丁四 广明无病 248
圣行品 252
丙二 明圣行 252
丁一 圣行 252
戊一 释戒行 252
戊二 释定行 256
戊三 释慧行 259
戊四 叹经 268
梵行品 276
丁二 梵行 276
戊一 七善 277
戊二 四心 277
戊三 持戒 286
戊四 叹经 288
婴儿行品 294
丁三 婴儿行 294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296
乙二 明证十功德 297
丙一 答问生不动世界 298
丙二 答单问涅槃果 299
丁一 答问涅槃始有即是无常 299
丁二 答问因庄严故是无常 300
丁三 答问涅槃若有亦是无常 301
丙三 答双问涅槃因果 303
丁一 明顺因 303
丁二 明违因 304
丁三 明能离之道 307
戊一 明菩萨修行 307
戊二 明昔证今 307
丁四 譬菩萨思惟能断念漏 309
丁五 明果 310
丙四 修清净身 313
丙五 答问不修净土 313
丙六 答问心解脱 314
丁一 破定执 314
丁二 广辨因缘中道 317
丙七 明缚脱 318
丙八 明五德 319
丙九 诫恶劝善 325
师子吼菩萨品 329
甲四 问答涅槃义 329
乙一 明佛性 329
丙一 六问 329
丙二 答初问 330
丙三 答第二问 331
丁一 不上不下中道 331
丁二 不生不死中道 331
丁三 不断不常中道 332
丁四 不因不果中道 333
丁五 答问何用修道 334
丙四 答第四问 336
丙五 答第五问 338
丙六 答第六问 339
丙七 明能见之行 340
乙一 明中道 344
丙一、破因中有果执 344
丁一 据佛教 344
丁二 据世情 345
丁三 据缘因 348
丁四 据正因 350
丙二 破因中无果执 352
丁一 初问 352
丁二 不次第答 353
乙三 明缚解 357
乙四 明修道 358
丙一 真伪对辨 359
丙二 答难涅槃 360
丙三 答难佛性 361
丙四 明佛入涅槃 363
丙五 明无相涅槃 363
丙六 明业报不定 364
丙七 劝修 366
丁一 初问 366
丁二 答同得涅槃难 367
丁三 答吸取涅提难、不须修道难 367
丙八 广辨佛性 369
丁一 明非当非现而说当有 369
丁二 明佛性非即非离 369
丁三 明假我真我 370
丁四 广出体性 371
迦叶菩萨品 375
甲五 折摄涅槃用 375
乙一 明佛性用 375
丙一 明佛性用 375
丁一 明断善人 375
丁二 明断善明 377
戊一 明番问答 377
丁二 根性不定 379
丁三 说教不定 379
戊四 答问不定 380
丁三 明断善根 382
丁四 明中道生善 383
丁五 明中道 387
戊一 明非内非外中道 387
戊二 明非有非无中道 387
戊三 约诸法广明中道 389
戊四 如来习解除惑用 394
戊五 菩萨观解除惑 395
丁六 明生善 396
丙二 叹经 397
丁一 教叹 397
丁二 行叹 397
憍陈如品 400
乙一 摄邪 400
丙一 结正观行 400
丙二 破十仙 401
丁一 阇提首那之论涅槃为无常 401
丁二 婆私咤之论涅槃为无 404
丁三 先尼梵志之论我 405
丁四 迦叶梵志之论身命 407
丁五 富那梵志之论六十二见 408
丁六 清净梵志之问世间常无常 410
丁七 犊子梵志之问善不善 411
丁八 纳衣梵志之论自性因缘 412
丁九 弘广婆罗门之论八正道 415
丁十 须跋陀罗之化导 416
戊一 顾命阿难 416
戊二 文殊论议 417
戊三 兼化须跋陀罗 419
导读者简介 423
编辑委员简介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