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能源及节能基础 1
第一节 能源状况 1
一、能源种类 1
二、我国能源状况及特点 2
三、能源利用前景 3
四、热工设备节能的必要性 3
第二节 燃料的种类及组成 4
一、燃料的分类 4
二、燃料组成的表示方法 4
三、元素分析中组分的性质 8
第三节 常见燃料的基本性质 9
一、燃料的热值 9
二、煤的基本性质 11
三、燃料油的基本性质 14
四、气体燃料的基本性质 18
第四节 燃料的燃烧 23
一、燃烧的定义 23
二、内燃机和燃烧炉内的燃烧 24
三、燃烧装置的基本性能 25
第五节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26
一、热传导 27
二、热对流 28
三、热辐射 29
第六节 气体力学基础 30
一、气体的基本规律 30
二、气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方程 31
三、通过炉门的逸气量 32
四、烟囱的工作原理及高度计算 33
五、火焰炉内气体的流动 35
第二章 燃料热工设备节能 41
第一节 传热的节能与强化 41
一、提高燃料的热利用率 41
二、热量的回收利用 41
三、减少热量传输过程中的热损失 42
四、减少换热器的压降损失 43
五、加强企业管理 43
六、提高传热系数 43
七、采用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与传热设备 44
八、应用热管技术 46
第二节 流体流动中的节能 46
一、降低流体在直管内流动时的?损失 47
二、减少节流过程的?损失 47
三、减阻剂的应用 47
第三节 工业炉窑的热过程及节能措施 49
一、燃料的燃烧过程 50
二、工业炉窑的热利用特点 51
三、工业炉窑的热损失 52
四、工业炉窑的节能措施 53
第四节 热工设备的热平衡 55
一、热工设备的热平衡基准 56
二、热平衡的计算方法 56
三、热工设备的热平衡测定 60
四、锅炉的热平衡试验 63
五、热平衡的能量分析 65
第五节 热工设备用燃烧装置 65
一、气体燃料燃烧装置 65
二、液体燃料燃烧装置 67
三、燃煤装置 67
第六节 局部增氧助燃技术 68
一、局部增氧助燃技术概述 68
二、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的特点 69
三、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的应用 70
第七节 节约和替代燃料油技术 72
一、机械行业燃油使用现状 72
二、节约燃料油的措施 73
三、替代燃料油的燃料 74
第八节 热工设备的节能途径 75
一、热工设备节能方案的选择 76
二、热工设备合理用热的选择方法 77
三、热工设备节能的途径 78
第九节 锅炉的节能途径 87
一、工业锅炉的节能改造 87
二、锅炉热能的合理利用 88
第十节 磷肥高炉的节能途径 90
一、磷肥高炉热能利用分析 90
二、磷肥高炉的节能途径 91
第三章 耗电热工设备节能 95
第一节 节约用电基础知识 95
一、概述 95
二、节约用电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96
三、电能管理体系 98
第二节 电阻炉的节电 99
一、电阻炉概述 99
二、电阻炉的节电技术 100
第三节 电弧炉的节电 102
一、炼钢电弧炉的节电技术 103
二、铁合金矿热电炉的节能技术 105
第四节 黄磷电炉的节能 108
一、黄磷的物理化学性质 108
二、制磷的理论基础 108
三、制磷的工艺过程及主要设备 109
四、制磷工业的发展前景 112
五、黄磷炉渣的利用 113
第五节 铝电解生产节能 114
一、铝的基本性质 114
二、铝电解生产过程 115
三、铝电解过程的节能 121
第四章 热工设备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 124
第一节 余热资源及利用方式 124
一、余热资源的定义 124
二、余热资源的来源及其分类 124
三、余热资源利用的前提 127
四、余热资源的利用方式 130
第二节 热工设备主要余热利用装置 131
一、工业炉窑余热利用的主要形式 131
二、换热器 133
三、蓄热室 140
四、余热锅炉 141
五、高效隔热材料的采用 144
六、减少水冷元件 145
第三节 蓄热式燃烧技术及蓄热式工业炉 145
一、蓄热燃烧技术概述 146
二、高效蓄热式工业炉 147
第四节 蒸汽蓄热器 155
一、蒸汽蓄热器的优点 155
二、蒸汽蓄热器的工作原理与热力计算 156
三、蒸汽蓄热器的结构及运行 159
四、蒸汽蓄热器的应用实例 160
第五节 模糊控制技术节能 162
一、模糊控制技术简介 162
二、模糊控制在节能方面的应用 163
第六节 干燥过程的节能 164
一、干燥原理与特点 164
二、热泵干燥装置的原理与流程 166
三、各种干燥器能耗的比较 167
四、减少干燥过程能耗的途径 170
五、干燥装置实施节能示例 171
第七节 蒸发操作的节能 172
一、低温余热的利用 172
二、多效蒸发的讨论 172
三、热泵蒸发的应用 174
四、渗透蒸发膜分离技术 174
第五章 耐火材料在热工设备中的应用 176
第一节 炼铁生产用耐火材料 176
一、高炉 176
二、高炉热风炉 178
三、混铁炉和混铁型铁水罐 179
四、焦炉 180
五、直接制铁用耐火材料 180
六、铁矿石原料烧结装置用耐火材料 180
第二节 炼钢设备用耐火材料 180
一、电弧炉 180
二、氧气转炉 182
三、感应炉 183
第三节 铸锭及连续铸钢用耐火材料 184
一、钢包 184
二、浇钢用耐火材料 186
三、连铸过程及耐火材料 187
第四节 轧钢用耐火材料 189
一、加热炉 189
二、均热炉 193
第五节 有色冶金用耐火材料 194
一、炼铝用耐火材料 194
二、炼镍用耐火材料 195
三、炼铜用耐火材料 196
四、炼铅用耐火材料 197
五、炼锌用耐火材料 198
第六章 热工测量仪表及节能监测 200
第一节 压力测量仪表 200
一、压力测定常用仪表 200
二、压力计和压差计的选用 200
第二节 温度测量仪表 202
一、温度测定常用仪表 202
二、温度仪表的选用 202
第三节 流量测量仪表 204
一、流量测量常用仪表 204
二、流量仪表的选择方法 204
第四节 流速测量仪表 207
一、流速测量常用仪表 207
二、流速测量仪表的选择方法 207
第五节 节能监测概述 208
一、节能监测的目的 208
二、节能监测的作用 208
三、节能监测是一项执法活动 209
四、节能监测执法主体与监测对象 209
五、节能监测的基本程序 209
第六节 节能监测的内容和要求 210
一、节能监测的内容 210
二、节能监测的要求 211
三、节能监测的技术条件 212
第七节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212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2
二、引用标准 212
三、保温结构表面温升 212
四、节能监测内容 213
五、测试方法 213
六、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214
七、节能监测结果的评价 214
参考文献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