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新理论与方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永廷,高国希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10079967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论述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自主创新形势与大学生应当承担的自主创新历史使命;阐述了现代学习、研究以及人的现代化理论与方法;介绍了几个发达国家大学生学习、实践、研究方面创新的经验;充分论述了自主创新的价值性、规律性,重点研究大学生自主创新的理论与方法,旨在形成一定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创新提供借鉴与指导。

第一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 1

一、大学生面临世界人才竞争的格局 1

(一)人才的国际性流动与竞争 2

(二)现代人才的自主创新特点 8

二、大学生承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 13

(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与任务 13

(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19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目标的确立与任务 24

(一)全面发展目标的时代内涵与我国教育目标的调整 24

(二)自主创新目标的确立与任务 27

第二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时代要求 30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机制与自主创新取向 30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自主性与竞争性 30

(二)市场经济体制自主性与竞争性的创新蕴涵 35

二、科技社会化与社会科技化趋势 41

(一)科技社会化与社会科技化 41

(二)研究与创新的社会化发展 46

(三)大学生是研究与创新的生力军 49

三、自主创新是大学生实现超越与价值的取向 53

(一)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 53

(二)自主创新是大学生价值实现的现代方式 58

第三章 掌握现代创新理论与方法 61

一、现代学习理论与方法 61

(一)创造性学习理论 62

(二)创造性学习的主要方法 66

二、人的现代化理论与方法 68

(一)现代化进程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68

(二)人的现代化的自主创新内涵 70

(三)人的现代化的自主超越方式 75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78

(一)科学技术研究的理论模式 79

(二)科学技术研究的类型与特点 82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83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创新经验借鉴 90

一、美国大学生的创新经验借鉴 90

(一)美国大学生的创新活动 91

(二)美国大学生的创新传统 101

二、英国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借鉴 103

(一)英国大学生的科研意识 104

(二)英国大学生的科研活动 110

三、德国大学生的创新经验借鉴 112

(一)德国大学生的研究特点 113

(二)德国大学生的创新经验 116

四、日本大学生的创新经验借鉴 118

(一)日本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121

(二)日本大学生的研究活动 122

第五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要素与结构 124

一、大学生自主创新主体 124

(一)自主创新主体的内涵 124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主体的形成 125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主体的特点 128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客体 132

(一)大学生面对的创新客体及类型 132

(二)大学生把握创新客体的特点 137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介体要素 140

(一)创新介体概念 141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中介 141

四、大学生自主创新环境 146

(一)大学生创新环境的建设 147

(二)大学生创新环境的选择 150

五、自主创新要素的结构 153

(一)创新主体与客体、介体和环体的关系 153

(二)创新主体要充分发挥创新能动性 155

第六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精神 156

一、自主创新意识及形成途径 156

(一)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内涵 157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途径 163

二、自主创新目标及确立原则 167

(一)自主创新目标的作用 167

(二)大学生自主创新目标确立的原则与方式 170

三、自主创新意志及锻炼方式 172

(一)自主创新意志的内涵与特征 173

(二)自主创新意志的作用 174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意志的锻炼 176

四、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人格特征 179

(一)自主创新人格的内涵 180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特征 181

第七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185

一、自主创新能力及结构 185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与能力培养 185

(二)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 187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 189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90

(一)自主学习能力概述 191

(二)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 193

(三)学思结合能力的培养 194

三、自主研究能力的训练 196

(一)自主研究能力概述 197

(二)确定研究选题能力的训练 198

(三)制订研究计划能力的训练 200

(四)科学事实获取、分析能力的训练 201

(五)科研攻关与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 202

(六)研究成果表述能力的训练 203

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204

(一)知识创新能力概述 205

(二)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 206

(三)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08

(四)知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09

第八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方法 212

一、探究性学习方法 213

(一)大学生学习观念与方式的转变 214

(二)大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 216

二、观察实验方法 219

(一)观察实验方法的基本内涵 219

(二)观察实验是自主创新的基础 220

(三)不同学科观察实验的主要方法 224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227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227

(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法 231

(三)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35

四、直觉与灵感方法 238

(一)直觉与灵感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238

(二)直觉与灵感的主要方式 242

五、善于抓住机遇 245

(一)科学研究中的机遇 245

(二)善于抓住机遇 247

第九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障碍超越 252

一、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障碍及其表现 253

(一)平庸性目标取向障碍 253

(二)应试性学习障碍 256

(三)虚假性学风障碍 257

(四)浮躁性意志障碍 258

二、障碍因素对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危害 259

(一)平庸性目标取向障碍的危害 259

(二)应试性学习障碍的危害 261

(三)虚假性学风障碍的危害 265

(四)浮躁性意志障碍的危害 266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障碍成因分析 268

(一)多元文化的影响 269

(二)市场竞争的影响 270

(三)信息社会的影响 271

(四)风险社会的影响 272

(五)高校教育的影响 273

(六)大学生特点影响 274

四、大学生自主创新障碍的克服与超越 275

(一)确立自主创新目标 275

(二)增强适应社会能力 277

(三)推进创新教育发展 278

(四)探索创新教育方法 280

第十章 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培养途径 283

一、推进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发展 283

(一)更新教育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欲望 284

(二)改革课程体系,增强学生自主创新的兴趣与能力 286

(三)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 288

二、营造高校自主创新环境 295

(一)发展高校民主,活跃学术思想 296

(二)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301

三、改进学生评价标准 304

(一)改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标准 304

(二)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307

四、建立高校自主创新体制与机制 311

(一)高校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1

(二)完善高校自主创新体制与机制 314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自主创新机制 316

主要参考文献 320

后记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