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绪论 1
第一章 财政学 1
第一节 财政学的意义与内容 1
第二节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三节 财政学与政治经济社会各学的关系 4
第四节 财政学的研究立场 7
第二章 财政学的过去与现在 11
第一节 西洋财政学的史的发展 11
第二节 现代西洋的财政学界 15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财政学界 25
第二编 公共经费论 29
第一章 公共经费的意义与分类 29
第二章 公共经费膨胀的趋势及其原因 32
第三章 公共经费的原则 44
第四章 各种经费的个别观察 50
第一节 一般行政费 50
第二节 国防费 51
第三节 司法治安费 54
第四节 文化教育费 57
第五节 经济发展费 58
第六节 社会救济费 60
第七节 财务费 61
第八节 债务费 62
第五章 国家费与地方费 65
第六章 对人经费 68
第一节 薪俸 68
第二节 恩俸 71
第七章 对物经费 75
第一节 分散筹划制与统一筹划制 75
第二节 承办人的选择与价格的决定 77
第三编 公共收入论上(收入总论) 81
第一章 公共收入的意义与分类 81
第二章 公共收入之史的发展 88
第三章 公有财产收入及公有企业收入 92
第一节 公有财产收入的性质及种类 92
第二节 公有企业收入的性质及种类 94
第三节 公有产业的范围问题 96
第四章 规费及特别课征 99
第一节 规费的意义 99
第二节 规费的种类及费率 101
第三节 规费的征收方法 103
第四节 特别课征 104
第五章 租税的意义 108
第六章 租税的原则 112
第一节 亚丹斯密的四大原则与华格奈的九大原则 112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原则 113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原则 114
第四节 社会正义的原则 116
第五节 税务行政的原则 126
第七章单一税制与复合税制 133
第八章 直接税与间接税 138
第九章 国家税与地方税 145
第一节 国地税收划分的各种制度及各国现行制度 145
第二节 中国国地税收划分的制度 150
第十章 租税的避免 155
第一节 逃税 155
第二节「变化」与「还原」 157
第三节 转嫁的意义 159
第四节 各派的转嫁学说 161
第五节 各种租税的转嫁与归着 163
第十一章 租税的重复 171
第四编 公共收入论下(租税各论) 177
第一章 所得税 177
第一节 原始的所得税——人头税和家族税 177
第二节 所得税的种类及性质 179
第三节 各国的所得税制 183
第二章 田赋 200
第一节田赋的沿革 200
第二节 田赋的种类税率及征收方法 202
第三章 地价税与土地增价税 207
第一节 地价税 207
第二节 土地增价税 213
第四章 营业税类各税 229
第一节 中央的特种营业税 229
第二节 地方的特种营业税 231
第三节一般营业税 232
第五章 资本税—遗产税 235
第一节 遗产税的理由 235
第二节 各国的遗产税制 237
第六章 财富移转税—印花税及契税 243
第一节 财富移转税的性质及其征收方法 243
第二节 印花税 244
第三节 契税 245
第七章 内地消费税—统税及烟酒税 248
第一节 内地消费税的性质及其征收方法 248
第二节 统税 251
第三节 烟酒税 253
第八章 关税 256
第一节 关税的种类及税率 256
第二节 中国关税的沿革 260
第三节 关税自主权收回的经过 262
第四节 现行进出口税的税率 265
第五节 关税征金的办法 269
第六节戾税制度及关栈制度 270
第七节 关税的征收机关 271
第九章 公卖课税盐税 275
第一节 公卖课税的性质及其对象 275
第二节 盐税的沿革 276
第三节 盐的产收运销及课税 277
第四节 盐税的改革 280
第十章 直接消费税 284
第五编 收支适合论 287
第一章 收支适合的方法及纸币政策 287
第一节 收支适合的几种方法 287
第二节 纸币政策 288
第二章 公债的性质及分类 297
第一节 公债的性质及其用途的范围 297
第二节 公债的分类 299
第三章 公债发达的条件及各国公债的统计 303
第四章 公债的沿革 310
第一节 前清时代的公债 310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代的公债 314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代的公债 324
第五章 地方公债及特种公债 330
第六章 公债的发行 334
第一节 银行承受法及公开征募法 334
第二节 平价发行与低价发行 336
第七章 公债的利息及其他利益 338
第一节 公债的利息 338
第二节 公债的其他利益 341
第八章 公债的换回及偿还 343
第一节 公债的换回 343
第二节 公债的偿还 345
第六编 财务行政论 351
第一章 预算的意义及沿革 351
第一节 预算的意义 351
第二节 预算的沿革 352
第二章 预算的编制 363
第一节 预算编制权 363
第二节 预算编制的时期及程序 367
第三节 预算普遍的原则与预算统一的原则 370
第四节 岁入岁出估计的方法 373
第五节 岁入岁出分类的标准 375
第三章 预算的议定 383
第一节 预算议定权 383
第二节 预算议定的范围及程序 387
第三节 预算不及议定时的补救办法 390
第四节 预算不足时的补救办法 393
第五章 预算的施行 397
第一节 收支机关及收支程序 397
第二节 金库制度 401
第三节 财政簿记的制度 402
第六章 预算施行的监督 407
第一节 行政监督 407
第二节 司法监督 411
第三节 立法监督 414
附录 419
一、各国岁出分析表 419
二、各国岁入分析表 420
三、苏俄一九三一年国家统一预算表 421
四、二十年度国家普通岁入岁出总预算案 428
五、国民政府财政部历年中央收支报告表 431
正误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