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定义 1
二、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断限 2
三、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 3
四、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沿革地理学 5
五、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范围和主要任务 6
六、中国历史地理学为地理学的组成部分 8
七、中国历史地理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9
八、中国历史地理学并非边缘科学 11
九、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 11
第二章 历史自然地理 13
第一节 水文的变迁 13
一、古代中原地区的湖泊 13
二、黄河下游的改道 16
三、济水的阻塞 23
四、淮水下游的湖泊和淮水下游的变迁 25
五、云梦泽、彭蠡泽和三江、九江 28
六、海河水系和珠江、辽河 35
七、重要运河的开凿 39
八、内陆水文的变迁 47
地图 17
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湖泊图 17
二、历史时期黄河下游主要泛道流经示意图 21
三、济水图 26
四、淮水图 29
五、云梦泽及洞庭湖变迁图 31
六、由彭蠡泽至鄱阳湖的变迁图 34
七、长江下游图 36
八、海河水系变迁图 38
九、辽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40
十、春秋战国时期江淮河济之间运河图 42
十一、隋唐运河图 43
十二、汉魏之际太行山东运河图 45
十三、灵渠图 46
十四、京杭大运河图 48
十五、党河和疏勒河变迁图 50
十六、罗布泊及塔里木河变迁图 52
第二节 地形的侵蚀和沿海陆地的成长 51
一、河流对地表的侵蚀 51
二、植被的破坏与侵蚀的加速 59
三、河流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泥沙的堆积 62
四、沿海陆地的成长和海岸的变迁 64
地图 55
一、董志原地形图 55
二、渤海湾海岸变迁图 68
三、淮水入海处南北海岸变迁图 70
四、长江入海处附近海岸线变迁图一 72
五、长江入海处附近海岸线变迁图二 73
第三节 土壤与沙漠 74
一、古代关于土壤的记载 74
二、古今土壤的变化 78
三、沙漠的扩展 83
第四节 古今气候的同异 88
一、进入历史时期的温暖气候 88
二、周初的寒冷气候与其后又复转为温暖时期 91
三、气候的变化与竹的产地 93
四、两汉以迄南北朝时期的气候转寒 100
五、隋唐两代气候转暖时期 105
六、隋唐以后各时期气候寒温的变化 106
七、气候干湿的变化 108
第五节 植被的分布地区及其变迁 110
一、黄河下游及其附近地区的植被 111
二、黄河中上游的植被 117
三、长江和珠江流域的植被 121
四、东北地区的植被 128
五、草原地区和荒漠地区 131
六、森林地区和草原地区的分界及其变迁 133
地图 139
一、植被分布地区变迁图 139
第三章 历史民族地理 140
第一节 先秦时期华族和非华族的杂居 142
一、华族和华夏 142
二、华族的居住地区及其扩大 143
三、非华族分布的地区 146
四、非华族与华族的杂居 153
五、华族和非华族的争执 155
六、华族和邻近的非华族的融合 157
地图 156
一、春秋时期华族和非华族居地分布图 156
第二节 华族居住地区的扩展及其间杂居的族类 160
一、华族居住地区的继续扩展 160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农牧分界线及其有关族类的居地 161
三、农业族类和游牧族类的分界线的推移 162
四、骆越、东越和山越 165
五、巴蜀两族的居住地区 167
六、板楯蛮、巴郡南郡蛮及其他诸蛮的居住地区 170
七、两汉的道和唐时的羁縻州 173
地图 163
一、碣石龙门一线西北的族类分布图 163
二、汉魏之际山越分布图 168
三、叟人的分布及其迁徒图 171
四、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及其附近的各族分布图 174
五、西汉时置于各族居住地的道的分布图 176
第三节 瀚海南北的游牧族类 178
一、瀚海及游牧族类居住活动的地区 178
二、匈奴的强盛及其土宇的扩张 179
三、鲜卑与瀚海地区 182
四、柔然与高车 187
五、突厥的兴起和分裂 189
六、回纥(回鹘)及其后世的迁徙 192
七、版图扩展及瀚海南北的契丹 194
八、蒙古的来历和发展 197
地图 183
一、匈奴图 183
二、鲜卑图 186
三、柔然图 190
四、突厥图 193
五、回鹘及其后世迁徙图 195
六、辽时瀚海周围图 198
第四节 陇山以西青藏高原和天山南北的族类 197
一、羌族分布的地区 199
二、氐族分布的地区 204
三、藏族的兴起及其活动地区 205
四、自两汉迄于唐初居住于天山南北的各族 208
五、突厥族的西迁及其居地 213
六、回纥(回鹘)在天山南北的定居 214
七、蒙古族在天山南北的活动地区 216
地图 203
一、羌族分布图 203
二、氐族分布图 206
三、吐蕃族居住地变迁图 209
四、西汉时西域诸族分布图 212
五、突厥分裂后的西域图 215
六、天山南北回鹘居地图 217
七、厄鲁特游牧地区图 219
第五节 居住于东北的族类 218
一、肃慎、?貊的居住地区及其迁徙 220
二、乌桓和鲜卑 222
三、速末水(松花江)畔的夫余 226
四、大海之滨的挹娄 227
五、靺鞨诸部的居地 228
六、渤海国和它的五京 229
七、高句骊的变迁 231
八、室韦和蒙兀 234
九、北魏至隋唐时的奚和契丹 235
十、女真的崛起和满族最初活动地区 237
地图 224
一、乌桓图 224
二、靺鞨诸部图 230
三、渤海五京图 232
第六节 西南地区族类的分布及其发展 239
一、秦汉时期所谓的“西南夷” 239
二、东爨与西爨 241
三、南诏、大理的“乌蛮”和“白蛮” 246
四、罗甸国、罗施鬼国和有关的族类 250
地图 242
一、秦汉时期“西南夷”分布图 242
二、东爨“乌蛮”和西爨“白蛮”分布图 247
三、南诏境内各族分布图 251
四、罗甸国图 255
第四章 历史人口地理 256
第一节 上古人口的地理分布 256
一、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分布的疏密与其时人口的推测 256
二、殷周之际见于文献记载的人口 259
三、《帝王世纪》所记载的人口 260
四、春秋时期人口的增长 261
五、由城池的兴建推测人口的增多 264
六、列国之间荒地弃地的消失 265
七、由战国时期都会的繁荣看到人口的增多 266
八、战国时期称雄诸国的兵力与人口 268
九、战国时期的人口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 271
第二节 中原人口稠密地区和南方人口的增长 274
一、封建王朝有关人口的记载 274
二、中原和南方各地人口疏密的差别 276
三、边陲各郡人口的稀少 276
四、人口稠密的地区 277
五、南方人口的增长 281
六、人口疏密地区的变迁 283
七、三国鼎立时各国的人口 291
第三节 人口的迁徙 293
一、自远古至于春秋时期的迁都和迁国 293
二、秦汉时期的人口迁徙及其有关的策略 294
三、东汉魏晋时期人口的稀少和周边诸族的内徙 298
四、郭钦、江统遣送迁至内地诸族各返故地的建议 302
五、汉魏之际社会不安和战争骚扰与人口的迁徙 305
六、西晋末年永嘉乱离和中原人口的南渡 306
七、十六国霸主的迁徙人口 308
八、唐代周边族类的内徙及安史之乱时人口的南迁 312
九、两宋之际女真人侵扰时人口的南迁 314
地图 301
一、东汉魏晋时期周边诸族内徙图 301
二、永嘉后民族迁徙示意图 309
三、南宋初年人口南迁图 318
第四节 人口重心区域的变迁 317
一、从上古至于魏晋时期的人口重心区域 317
二、永嘉丧乱与十六国霸主的起伏对于人口重心的影响 325
三、隋代黄河流域附近地区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多寡的比例 330
四、唐代天宝季年南北人口的趋于平衡 332
五、唐代中叶以后至于北宋季年人口重心的转移 337
六、宋金并立时期南北两方面人口的对比 340
七、元代南北人口相差的过分悬殊 345
八、由明清迄于民国时期人口重心区域趋于稳定 348
地图 321
一、西汉元始时人口分布图 321
二、东汉永和时人口分布图 234
三、西晋太康时人户分布图 326
四、隋大业时人户分布图 333
五、唐天宝时人口分布图 336
六、宋崇宁时人口分布图 341
七、元至元时人口分布图 349
八、明天顺时人户分布图 352
九、清嘉庆时人口分布图 356
第五节 周边地区人口变迁蠡测 355
一、起伏于瀚海南北各族的人口 355
二、黑水白山间各族的人口 364
三、天山南北的人口 367
四、(陇山以西)青藏高原各族的人口 375
五、西南地区各族人口的估计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