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课堂跳跃性思维的研究条件和研究前景 1
一、课堂跳跃性思维的研究条件 2
二、课堂跳跃性思维的研究前景 27
第一章 课堂跳跃性思维概论 28
第一节 课堂跳跃性思维的内涵 30
一、课堂跳跃性思维的概念 30
二、课堂跳跃性思维的基础条件 37
第二节 课堂跳跃性思维的形式:联系 47
一、联系的概念 48
二、联系的形式 48
第三节 课堂跳跃性思维的特点 70
一、定向性 70
二、定点性 77
三、层级性 84
四、依赖性 87
第四节 课堂跳跃性思维的主要作用 97
一、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97
二、提升了学生的智慧力量 101
三、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102
第二章 比较思维与学生的跳跃性思维 106
第一节 比较思维概说 107
一、比较思维的含义 107
二、比较思维的特点 108
三、比较思维的运行特点 148
四、比较思维的作用 167
第二节 激活学生的比较思维:为激活学生的跳跃性思维打下基础 182
一、激活学生的比较思维意识 182
二、激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190
第三章 课堂感情意志与学生的跳跃性思维 199
第一节 感情概说 200
一、感情的内涵 200
二、感情的特性和机体变化 201
三、感情的神经机制 203
四、感情的分类 205
第二节 意志概说 209
一、意志的实质 209
二、意志行动的生理机制 211
三、意志行动的结构 213
四、意志的基本特点 216
第三节 课堂感情和意志的培养与维持 218
一、课堂感情和意志的培养与维持理由 218
二、课堂感情和意志的培养与维持途径 219
第四章 师生互动与学生的跳跃性思维 263
第一节 师生互动概说 264
一、互动的内涵 265
二、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 270
三、师生交往与互动的内涵 279
四、师生互动的依据 286
五、师生互动的结构 290
六、师生互动的特征 294
七、师生互动的作用 299
八、师生互动的有效途径 302
九、师生互动的准则 305
第二节 师生互动策略 307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08
二、把握课堂感情尤其是其中的情绪和情感,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309
三、关注学生的差异,创造条件促进多向交流 310
四、实时调控互动,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 311
结语 319
主要参考文献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