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经济管理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伯耕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61533758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探讨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中观经济怎样科学运行、可持续发展。

总论 2

第一章 理论经济学与中观经济学 2

第一节 理论经济学的建立 2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4

第三节 创建中观经济学的客观必然性 8

一、中观经济的产生 8

二、中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因素 10

三、在我国创建中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现实意义 17

第二章 中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24

第一节 中观经济管理概述 24

一、中观经济现象早就已经存在 24

二、中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提出 26

三、中观经济研究对象 28

四、中观经济管理科学化 29

第二节 中观经济的基本特征 33

一、中观经济的差异性 33

二、中观经济的交叉性 35

三、中观经济的关联性 36

四、中观经济的市场性 40

第三节 中观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44

一、中观经济管理具有行政的特征 45

二、中观经济管理具有调控的特征 47

三、中观经济管理的效应特征 52

第三章 中观经济管理与科学发展观 57

第一节 中观经济管理和指导思想 57

一、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57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59

三、科学发展观是中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 64

第二节 中观经济管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66

一、在中观经济发展中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意义重大 67

二、全面和协调是中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68

三、中观经济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具体承担者 74

第三节 中观经济发展中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77

一、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77

二、中观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80

三、中观经济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82

各论 86

第四章 地方经济 86

第一节 地方经济概述 86

一、什么是地方经济 86

二、地方经济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87

三、地方经济的特征 89

四、地方经济的重要意义 91

第二节 地方经济的主要类型 93

一、省域经济 93

二、县域经济 97

三、特区经济 98

四、经济圈经济 100

五、流域经济 103

六、少数民族经济 104

第三节 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105

一、地方经济发展中政府角色的完善问题 105

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108

三、地方经济发展中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112

第五章 城市经济 115

第一节 城市经济概述 115

一、城市的定义与起源 115

二、城市的地位与作用 117

三、城市经济及特征 118

第二节 城市化 119

一、城市化定义与特征 120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21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125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 125

二、中国城市化模式 128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以福建为例 133

第六章 县域经济 144

第一节 县域经济概述 144

一、县域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144

二、县域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146

第二节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48

一、县级政府的职能与权力 148

二、县级政府与其他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152

三、县域经济是地方经济的基础 153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竞争与协调 154

一、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 155

二、县域经济之间的协调 165

第七章 产业经济 169

第一节 产业经济概述 169

一、产业经济的内涵 169

二、产业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70

三、产业经济的中观经济地位 171

四、我国研究产业经济的现实意义 172

第二节 产业经济研究的基本内容 173

一、产业分类 173

二、产业结构 175

三、产业关联 176

四、产业布局 176

五、产业组织 177

六、产业政策 178

第三节 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78

一、产业结构的问题 178

二、产业布局的问题 187

三、产业政策的问题 194

第八章 集团经济 200

第一节 集团经济概述 200

一、企业集团和集团经济 200

二、集团经济的中观经济地位 207

第二节 集团经济的基本特征 208

一、集团经济的一般特征 208

二、我国集团经济的特征 212

第三节 我国集团经济的发展与完善 214

一、集团经济的规模经济问题 214

二、集团经济市场地位的提高与反垄断 218

三、注重培育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219

四、集团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加强 220

参考文献 224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