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 1
1.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2 电路分析的基本变量 3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4
1.2.3 功率 5
1.3 基尔霍夫定律 6
1.3.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6
1.3.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8
1.4 电阻元件 9
1.5 独立电源 11
1.5.1 电压源 11
1.5.2 电流源 12
1.6 受控电源 13
习题 16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2.1 单口网络及等效电路的概念 21
2.2 分压电路和分流电路 22
2.2.1 分压电路 22
2.2.2 分流电路 23
2.3 一些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规律 24
2.4 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 26
2.4.1 实际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 26
2.4.2 电源的两种电路模型间的等效变换 27
2.5 Т形网络和П形网络的等效变换 29
2.6 运算放大器 32
习题 35
第3章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0
3.1 网络拓扑的基本概念 40
3.1.1 图的概念 40
3.1.2 树的概念 41
3.1.3 割集与基本割集 42
3.1.4 回路与基本回路 42
3.2 基尔霍夫定律方程的独立性 43
3.2.1 独立的KCL方程 43
3.2.2 独立的KVL方程 44
3.3 支路分析法 44
3.4 电路的独立变量 45
3.4.1 独立电流变量 46
3.4.2 独立电压变量 46
3.5 网孔分析法 47
3.6 节点分析法 51
3.7 割集分析法 56
3.8 回路分析法 58
习题 59
第4章 电路定理 64
4.1 叠加定理 64
4.2 置换定理 67
4.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69
4.3.1 戴维南定理 69
4.3.2 诺顿定理 71
4.3.3 求等效内阻的一般方法 73
4.3.4 含受控源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74
4.4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78
4.5 互易定理 81
习题 85
第5章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91
5.1 电容元件 91
5.1.1 电容元件的定义 91
5.1.2 电容元件的分类 91
5.2 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92
5.2.1 电容VCR的微分式 92
5.2.2 电容VCR的积分式 93
5.3 电容电压的连续性和记忆性 94
5.4 电容的储能 95
5.5 电感元件 96
5.5.1 电感元件的定义 96
5.5.2 电感元件的分类 97
5.6 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97
5.6.1 电感VCR的微分式 98
5.6.2 电感VCR的积分式 99
5.7 电感电流的连续性和记忆性 100
5.8 电感的储能 101
5.9 电容与电感的对偶关系 102
习题 102
第6章 一阶电路 105
6.1 一阶电路的典型形式及其数学模型 105
6.2 零输入响应 107
6.2.1 换路的概念和uC(0+)、iL(0+)的确定 107
6.2.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08
6.3 零状态响应 112
6.3.1 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12
6.3.2 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14
6.4 线性动态电路的叠加原理 116
6.5 动态电路的工作状态 117
6.6 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118
6.7 阶跃响应 121
6.7.1 阶跃函数 121
6.7.2 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23
6.8 正弦激励下的一阶动态电路 124
习题 127
第7章 二阶电路 134
7.1 二阶电路的典型形式及其数学模型 134
7.2 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5
7.3 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39
7.4 RLC串联电路的全响应 140
7.5 GCL并联电路的分析举例 140
习题 141
第8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44
8.1 正弦稳态电路 144
8.2 复数 145
8.2.1 复数及其表示 145
8.2.2 复数的四则运算 145
8.3 正弦电压、电流的相量表示 147
8.4 正弦电压、电流的有效值 149
8.5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150
8.6 三种基本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152
8.6.1 电阻元件 152
8.6.2 电容元件 153
8.6.3 电感元件 154
8.7 阻抗、导纳及相量模型 157
8.8 正弦稳态简单电路的分析 159
8.8.1 串联电路的分析 159
8.8.2 并联电路的分析 161
8.8.3 混联电路的分析 162
8.8.4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图解法 163
8.9 相量模型的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 165
8.10 相量模型的等效 166
习题 171
第9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三相电路 176
9.1 三种基本元件的正弦稳态功率 176
9.1.1 电阻元件的正弦稳态功率 176
9.1.2 电容元件的正弦稳态功率及储能 178
9.1.3 电感元件的正弦稳态功率及储能 179
9.2 正弦稳态单口网络的功率 181
9.2.1 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 181
9.2.2 单口网络的无功功率 184
9.2.3 功率因数的提高 185
9.2.4 复功率 188
9.3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189
9.4 三相电路 192
9.4.1 三相电源 192
9.4.2 三相电源的联结 193
9.4.3 三相电路的联结及计算 195
9.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199
习题 201
第10章 耦合电感和理想变压器 206
10.1 耦合电感 206
10.1.1 互感及同名端的概念 206
10.1.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 208
10.2 耦合电感的串并联及耦合系数 209
10.2.1 耦合电感的串联 210
10.2.2 耦合电感的并联 212
10.2.3 耦合系数 213
10.3 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214
10.4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217
10.5 理想变压器 219
10.5.1 理想变压器的VCR 219
10.5.2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性质 221
10.6 全耦合变压器及理想变压器的实现 223
习题 226
第11章 双口网络 231
11.1 双口网络的基本概念 231
11.2 双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232
11.2.1 短路导纳参数 232
11.2.2 开路阻抗参数 234
11.2.3 混合参数 236
11.2.4 传输参数 237
11.3 双口网络参数间的关系 239
11.4 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240
11.4.1 Y参数等效电路 240
11.4.2 Z参数等效电路 241
11.5 复合双口网络的网络参数 242
11.5.1 双口网络的串联 242
11.5.2 双口网络的并联 243
11.5.3 双口网络的级联 244
11.5.4 双口网络有效连接的检验方法 245
11.6 含双口网络的电路分析 246
11.6.1 输入阻抗 246
11.6.2 输出阻抗 247
11.6.3 开路电压 247
11.6.4 电压传输函数 247
11.6.5 电流传输函数 248
习题 249
第12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254
12.1 正弦稳态网络函数 254
12.1.1 网络函数的定义 254
12.1.2 网络函数的分类 255
12.1.3 频率特性的分析举例 257
12.2 串联谐振电路 260
12.2.1 串联谐振电路及谐振时的特性 260
12.2.2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及选择性 264
12.2.3 串联谐振电路的通频带 265
12.2.4 串联谐振电路的电压传输函数 266
12.2.5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电阻对串联谐振电路的影响 268
12.3 并联谐振电路 271
12.3.1 并联谐振电路及谐振时的特性 271
12.3.2 谐振电路品质因数与电路元件品质因数的关系 274
12.3.3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电阻对并联谐振电路的影响 275
12.4 耦合双谐振电路 278
12.4.1 耦合电路的耦合方式及耦合系数 279
12.4.2 互感耦合双谐振电路的谐振现象 280
12.4.3 耦合谐振电路的谐振曲线及通频带 282
12.4.4 电容耦合双谐振电路 287
习题 289
附录 PSpice简介 293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04
参考文献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