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论导读 8 小品般若经论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谈锡永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店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6636657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精选佛学的主要经典《金刚经》、《大般涅槃经》等种著作构成,均成书于唐代之前,使读者对佛学及佛学研究的主导有概括的认识。

第一篇:导读 1

第一章 导言 3

第二章 释题 10

第二篇:经论对读 15

甲一 经论序分 17

乙一 经 17

乙二 论分三 17

丙一 赞礼三智 17

丙二 明造论所为 20

丙三 总标论中略义 21

丁一 总标八事 21

丁二 别列七十义 22

戊一 列第一事中十义 22

戊二 列第二事中十一义 25

戊三 列第三事中九义 31

戊四 列第四事中十一义 33

戊五 列第五事中八义 35

戊六 列第六事中十三义 36

戊七 列第七事中四义 37

戊八 列第八事中四义 37

甲二 经论正宗分 38

乙一 经论说三智行相 38

丙一 经论说一切相智 38

丁一 经论说发心 38

戊一 经 38

戊二 论 39

丁二 经论说教授 43

戊一 经 43

己一 发端 43

己二 明所教授之菩萨及所说之般若胜义中皆不可得 44

戊二 论 45

己一 正释教授 45

己二 别说三宝教授中之僧宝 47

丁三 经论说顺抉择分 51

戊一 经 51

己一 略明暖位之所缘及行相 51

己二 略明顶位之所缘及行相 53

己三 略明忍位之所缘及行相 55

己四 略明世第一法之所缘及行相 57

己五 释加行位中所有分别 58

己六 明摄持 61

戊二 论 62

己一 略标 62

己二 广释 62

庚一 释暖等四法之所缘、行相及因缘 62

庚二 释分别 67

庚三 释摄持 72

丁四 经论说修行所依之种性 73

戊一 经 73

戊二 论 73

己一 种性差别 73

己二 断诤 75

庚一 诤 75

庚二 答 75

丁五 经论说所缘 75

戊一 经 75

戊二 论 76

丁六 经论说修行所为 77

戊一 经 77

己一 明菩萨心大 77

己二 明菩萨断大 77

己三 明菩萨智大 78

戊二 论 79

丁七 经论说擐甲正行 80

戊一 经 80

戊二 论 80

丁八 经论说发趣正行 81

戊一 经 81

戊二 论 81

丁九 经论说资粮正行 83

戊一 经 83

己一 悲资粮 83

己二 智资粮 84

己三 地资粮 85

己四 对治资粮 86

戊二 论 86

己一 总标十七种资粮 86

己二 别释三资粮 88

庚一 智资粮 88

庚二 地资粮 91

辛一 释因位九地修治 91

壬一 初地修治 91

壬二 第二地修治 92

壬三 第三地修治 93

壬四 第四地修治 94

壬五 第五地修治 95

壬六 第六地修治 96

壬七 第七地修治 97

癸一 第七地应离之过失 97

癸二 第七地应修之对治 98

壬八 第八地修治 100

壬九 第九地修治 102

辛二 释果位第十地相 103

庚三 别释对治资粮 105

丁十 经论说出生正行 106

戊一 经分四 106

己一 问答发端 106

己二 明证得相之出生 107

己三 能生一切相智胜进道之出生 109

己四 金刚喻定有境之出生 111

戊二 论 113

丙二 经论说道相智 114

丁一 经论说道相智之支分 114

戊一 经 114

己一 佛身光明隐蔽天光 114

己二 帝释启问 115

己三 明定性二乘不能发心 115

己四 明有种性者虽入二乘仍可发心 115

己五 明胜人之本性 115

己六 明事业 116

戊二 论 116

丁二 经论说知声闻道之道相智 117

戊一 经 117

己一 暖 117

己二 顶 118

己三 忍 118

己四 世第一法 119

戊二 论 120

己一 了知自性 120

己二 了知顺抉择分因 120

丁三 经论说知独觉道之道相智 122

戊一 经 122

己一 明其不须他教 122

己二 明其智慧甚深 122

己三 明独觉道由三事识别 123

己四 释顺抉释分因 124

戊二 论 126

己一 所依差别 126

庚一 正说 126

庚二 断诤 127

己二 如何了知彼道 127

己三 释顺抉择分因 127

丁四 经论说有胜利之大乘见道 129

戊一 经 129

己一 苦法智忍 129

己二 苦法智 130

己三 苦类智忍 130

己四 苦类智 130

己五 集法智忍 130

己六 集法智 131

己七 集类智忍 132

己八 集类智 133

己九 灭法智忍 133

己十 灭法智 134

己十一 灭类智忍 134

己十二 灭类智 134

己十三 道法智忍 135

己十四 道法智 135

己十五 道类智忍 136

己十六 道类智 136

戊二 论 137

己一 略标刹那 137

己二 广释修相 139

丁五 经论说大乘修道之作用 142

戊一 经 142

己一 息高慢心行谦恭行 142

己二 能胜伏烦恼 143

己三 怨敌不能损害 143

己四 能证无上菩提 144

己五 菩萨及经典所在之处皆成可供养处 144

戊二 论 145

丁六 经论说胜解修道 147

戊一 经 147

己一 自利之胜解修道 147

己二 俱利之胜解修道 152

己三 利他之胜解修道 166

戊二 论 172

丁七 经论说称扬赞叹之胜利 175

戊一 经 175

己一 赞美 175

己二 承事 179

己三 宣扬 184

戊二 论 199

丁八 经论说回向作意大乘修道 200

戊一 经 200

己一 有胜作用之回向 200

己二 无所得行相之回向 200

己三 不颠倒性之回向 203

己四 远离回向 205

己五 忆念诸佛福品自性之回向 208

己六 有方便善巧之回向 209

己七 无相回向 210

己八 诸佛随喜回向 211

己九 不系三界回向 212

己十 下品出生广大福德之回向 213

己十一 中品出生广大福德之回向 213

己十二 上品出生广大福德之回向 214

戊二 论 216

丁九 经论说随喜作意 218

戊一 经 218

戊二 论 223

丁十 经论说引发修道 224

戊一 经 224

己一 引发修道之自性 224

己二 引发修道之殊胜 224

己三 引发修道之行相 225

己四 引发修道安立于诸法不可得之慧 225

己五 引发修道有大义利 226

戊二 论 227

丁十一 经论说清净修道 228

戊一 经 228

己一 清净修道生起之顺缘 228

己二 清净修道生起之违缘 230

己三 清净修道之境 234

己四 清净修道之果 234

己五 清净之等差 235

己六 余义抉择 235

戊二 论 236

己一 清净修道之顺缘与违缘 236

己二 清净修道之境 237

己三 清净修道之果 237

己四 清净修道之等差 238

庚一 正说 238

庚二 断诤 238

丙三 经论说一切智 239

丁一 不住三有与不滞涅槃之一切智 239

戊一 经 239

戊二 论 239

丁二 远离般若波罗蜜多之一切智与邻近般若波罗蜜多之一切智 240

戊一 经 240

戊二 论 241

丁三 所治品之一切智 241

戊一 经 241

戊二 论 242

丁四 能治品之一切智 242

戊一 经 242

戊二 论 244

己一 正释能治品之一切智 244

己二 果上相执所治 245

己三 果上相执之能治 245

庚一 是所治品之理 245

庚二 正对治 245

庚三 傍义 246

己四 结 246

丁五 经论说一切智加行 246

戊一 经 246

戊二 论 251

丁六 经论说一切智加行之平等性 252

戊一 经 252

戊二 论 252

丁七 修加行之果 253

戊一 经 253

戊二 论 256

己一 略标刹那 256

己二 广释行相 257

丁八 总结三智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