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粹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孟元,高强编著
  • 出 版 社:郑州:大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4754142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精心选取了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名篇、名段220则,分为求学篇、爱国篇、治学篇、写作篇等六大部分,所选文章简明短小,并配以相当浅易的注释,使广大中小学生读后既能提高古文修养,又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求学篇王充常游书肆 3

欧阳询学书 4

葛洪苦学 4

匡衡穿壁引光 4

高凤迷书 5

送东阳马生序 5

阎若璩勤学好问 7

邴原泣学 8

李白悟学 8

陆佃求学 9

车胤囊萤夜读 9

祖莹习书 10

叶廷圭抄书 10

司马光好学 11

王冕僧寺夜读 11

李贺呕心为诗 12

牛弘笃学 12

范仲淹昼夜苦学 13

苏洵二十五岁始读书 13

王羲之学书 14

白居易苦学 15

苏秦苦读 15

梁九学艺 16

欧阳修借书诵之 17

陶宗仪积树叶著书 17

董遇读书在“三余” 17

顾炎武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18

孙敬好学头悬梁 19

薛谭学讴 19

板桥读书爱默诵 19

康里巎日练三万字 20

邓石如练字不已 20

钱泳学书 20

宋克杜门染翰 21

蔡邕悟创“飞白”体 22

蔡邕学书嵩山 22

郑虔柿叶练字 23

怀素学书两则 23

苏东坡悬帖学书 24

米元章学书不辍 24

赵孟坚舟覆保帖 25

戴震敏而好问 25

张溥读书必抄 26

王欢讨饭读书 27

任末勤学不已 27

刘宣勤学成才 28

韩建识字有法 28

二、治学篇教与学 31

进学解 32

博学 33

治学八则 33

学与练 34

问说 35

叶奕绳读书之法 38

勤读书而文有味 38

后山改文 39

推敲 39

欧阳修改文 40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41

文章为天下之公器 41

王安石改诗 41

顾炎武论“学以致用” 42

论诗 43

蒲松龄著《聊斋志异》 44

学贵乎慎始 44

读书之法 45

破其卷而取其神 46

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47

书富如入海,不能兼收尽取 48

穷竭所有于此书 48

一字之师 49

观书须熟读 49

学问之三境界 51

白居易向老妪请教 52

袁枚改诗 52

与友人论学书 52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55

三、写作篇文章,经国之大业 59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60

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60

善学者师心不师道 61

自然古雅有风神 62

学诗当识活法 62

脱套去陈,乃文学之要诀 63

切忌拾人牙慧 63

学诗有三节 64

诗有三境 64

文章须多改 64

诗文贵其善写情状 65

理定辞畅,立文之源 65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66

作史须有才、学、识 66

写作须观古今于须臾 66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67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67

文章烦简,非因字句多寡 68

诗笔固不宜直率 68

为诗贵于意在言外 68

语贵含蓄 69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69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70

草创鸣笔,先标三准 70

文以意为主 71

词以境界为最上 71

诗贵性情,亦须论法 72

凤头猪肚豹尾 72

起句须庄重 73

晚无晴色,不如不作 73

终篇如临去秋波那一转 74

文字首尾照应之法 74

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 75

言者,心之声也 76

学诗与作诗 76

意在笔先 77

文或失于繁多 78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78

学诗 79

文佳须多做 79

开卷以奇句夺目,终篇以媚语摄魂 80

文眼 80

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 81

小说之描写人物,不容着一我之见 81

文有大法,无定法 82

出自性灵为真诗 83

戒浮文巧言谕 84

名人警句 85

四、为政篇慕贤 99

赏罚宜明 100

谈勤劳 101

奉三无私,以一有众 102

弊政不更,民之沉痼 103

志未就而悔已生 103

致知在格物 104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105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107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08

赏宜从重,罚宜从轻 108

诚信乃治国之基 1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1

六正六邪说 112

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 114

政贵有恒,不求屡易 115

既名知己,当竭尽智谋 116

圣人贤士不独善其身 117

唐太宗出入观省 118

三镜防己过 118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118

为将有八弊 119

君子与小人 119

修身 120

居安思危,孜孜不怠 121

谗言罔极,交乱四周 122

纳谏难于进谏 122

知人善用 123

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123

君子与公论 124

君舟民水,能载能覆 125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6

浸润之谮,为患特深 127

九思 128

其身正,不令而行 128

有德之君,乐闻逆耳之言 129

宰相取天下,耳目心识为用 130

上行下效 131

聪明损于上,正直销于下 132

谤誉辨 132

同道为朋 133

忧劳可以兴国 134

德才论 135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 136

兴贤 137

劝善惩恶 138

十渐不克终疏 139

兴中会宣言 147

论德、功、能 149

为政名言 150

五、爱国篇五岳祠盟记 171

文天祥传 172

与妻绝笔书 175

关天培临死投印 177

陈化成以死报国 178

葛云飞定海殉职 179

冯子材奋身陷敌 180

徐骧为国捐躯 180

孙子堂誓死报国 181

六、杂谈篇孟母教子两则 185

旗亭画壁 187

以智文其过,君子之贼也 188

墨池记 189

不随俗靡者盖鲜矣 190

能下人,故其心虚 191

鸣机夜课图记 191

屈原心志与日月争光 192

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194

诫兄子严、敦书 196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97

曹操诈病欺父 197

陶母责子 198

诸葛亮诫子书 199

包拯家训 199

田母教子 200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201

岳飞 204

荔枝图序 206

李离伏法 206

晏子谏杀烛邹 207

蠹鱼 208

女娲补天 208

行贿 209

丑人效颦 209

七步作诗 210

青白眼 210

与韩荆州书 211

口技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