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还是挑战? 1
第一章 信息资源概述 1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资源 1
一、信息 1
二、信息资源 3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类型 4
一、文献型信息资源 4
二、数字化信息资源 7
第三节 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10
一、信息资源的特征 10
二、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 12
第四节 信息资源的地位与社会作用 15
一、信息资源是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5
二、信息资源是促进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工具 15
三、信息资源是进行科学决策,提升决策水平的重要依据 16
四、信息资源是传承人类文明,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食粮 16
第二章 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 17
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 17
一、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演化过程 17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 20
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和主要内容 21
一、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21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26
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29
一、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 29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 32
第四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35
一、信息资源建设能使无序信息转化为可用资源 35
二、信息资源建设能使人们便利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36
三、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基础与保障 36
四、通过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的运营成本 36
五、通过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数字鸿沟 37
六、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7
第三章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38
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基本问题 38
一、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含义 38
二、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特点 39
三、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作用 40
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内容 40
一、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概况分析 41
二、图书馆性质与任务的说明 41
三、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 41
四、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的分析 41
五、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 42
六、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 43
七、信息资源建设的责任归属 45
八、实体馆藏采访政策 45
九、数字馆藏建设政策 47
十、书刊交换与接受捐赠政策 48
十一、经费分配政策 49
十二、信息资源管理政策 50
十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 50
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 51
一、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目的 51
二、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 52
三、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程序 53
四、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修订 55
第四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实施 56
一、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实施的含义 56
二、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实施的过程 56
第四章 信息资源建设方法 58
第一节 信息资源的采集 58
一、信息资源采集原则 58
二、信息资源采集方式 60
三、信息资源采集流程 61
四、信息资源选择标准 61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配置 62
一、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 62
二、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则 63
三、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客观因素 64
四、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66
第三节 信息资源的典藏 67
一、信息资源典藏概述 67
二、信息资源典藏原则 70
三、信息资源典藏模式 72
四、信息资源典藏方法 74
第四节 信息资源的整合 77
一、信息资源整合的含义 77
二、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 77
三、信息资源整合管理模式的建立 79
四、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方法 80
第五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88
第一节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概述 88
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 88
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89
第二节 文献的选择与采集 90
一、文献选择 90
二、文献采集 94
第三节 文献的组织与管理 102
一、馆藏文献的布局 102
二、馆藏文献的排架 104
三、馆藏文献的整理 107
第六章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 111
第一节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概述 111
一、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 111
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113
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117
第二节 数据库建设 119
一、数据库建设概述 119
二、我国数据库建设现状 121
三、数据库建设发展对策 123
第三节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124
一、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概述 124
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125
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 127
第四节 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 128
一、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概述 128
二、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技术 129
三、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133
第七章 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135
第一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背景与意义 135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 135
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背景 137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140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 141
一、共建多层次的信息资源体系 142
二、形成完备的书目信息网络 144
三、构建高效的文献传递服务体系 145
四、搭建“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 146
第三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系建设 146
一、图书馆联盟 147
二、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 148
三、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 149
四、实现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152
第八章 信息资源存储技术 156
第一节 信息资源存储概述 156
一、信息资源存储的含义 156
二、信息资源存储的作用 158
三、影响信息资源存储的因素 161
第二节 传统文献的存储条件和方法 165
一、传统文献的存储条件 165
二、传统文献的存储方法 167
第三节 数字资源的存储条件和方法 169
一、数字资源的存储条件 169
二、数字资源的存储方法 171
第九章 信息资源服务基本理论 174
第一节 信息资源服务的含义与内容 174
一、信息资源服务的含义 174
二、信息资源服务的内容 174
第二节 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75
一、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理念及其新发展 175
二、信息资源服务的原则 183
第三节 加强信息资源服务的意义 184
一、信息资源服务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与根本 184
二、加强信息资源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84
第十章 信息资源服务方法 186
第一节 信息资源服务模式 186
一、用户中心服务模式 186
二、元素集成模式 188
三、集成化服务模式 188
四、数字参考服务模式 189
五、个性化服务模式 189
六、协同服务模式 190
七、学科信息门户模式 190
八、中介服务模式 191
九、一站式服务模式 191
十、资源主导模式 192
第二节 用户研究与培训 193
一、用户研究 193
二、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194
三、用户信息获取的障碍 195
四、用户培训的方法 196
第三节 文献借阅服务 197
一、外借服务 197
二、阅览服务 198
三、文献复制服务 200
四、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借阅服务模式 200
第四节 参考咨询服务 202
一、参考咨询服务概况 202
二、信息检索服务 203
三、学科导航服务 204
四、定题信息服务 205
五、科技查新服务 205
六、专题咨询服务 206
七、数字参考服务 207
八、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 209
第五节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210
一、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概述 210
二、馆际互借工作模式及基本工作流程 211
三、馆际互借评估 213
四、版权问题 214
第六节 馆际互借自动化系统与电子文献传递 216
一、馆际互借自动化系统 216
二、电子文献传递 218
三、电子文献传递的发展趋势 219
第十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 222
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222
一、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222
二、信息资源服务评价的含义和作用 224
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225
一、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225
二、信息资源服务评价的内容和原则 226
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28
一、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28
二、信息资源服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32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