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第1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评价概述 3
1.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评价 3
1.2 科学发展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4
1.3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成果的初步应用情况 7
1.5 本书的特色 8
参考文献 9
第2章 基于科学发展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11
2.1 引言 11
2.2 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11
2.3 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2
2.4 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2
2.5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第2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浓缩评价指标体系第3章 基于关联-差异分析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7
3.1 引言 27
3.2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27
3.3 评价指标打分 28
3.4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29
3.5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3.6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6
第4章 基于相关分析-粗糙集理论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7
4.1 引言 37
4.2 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37
4.3 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9
4.4 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4.5 结论 46
参考文献 46
第5章 基于双重关联度分析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8
5.1 引言 48
5.2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48
5.3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49
5.4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5.5 结论 57
参考文献 58
第6章 基于相关-主成分分析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9
6.1 引言 59
6.2 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59
6.3 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60
6.4 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4
6.5 结论 67
参考文献 67
第7章 基于聚类-因子分析的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9
7.1 引言 69
7.2 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69
7.3 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70
7.4 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
7.5 结论 77
参考文献 78
第8章 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精度检验 79
8.1 引言 79
8.2 判别标准 79
8.3 判别过程 80
8.4 结论 81
参考文献 81
第3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第9章 基于级差最大化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中国2001~2007年实证 85
9.1 引言 85
9.2 中国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85
9.3 基于级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原理 88
9.4 指标赋权 89
9.5 级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模型 90
9.6 中国2001~2007年科学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92
9.7 中国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96
9.8 结论 98
参考文献 99
第10章 基于集对分析组合评价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101
10.1 引言 101
10.2 省级行政区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01
10.3 基于集对分析的组合评价原理 105
10.4 基于集对分析的组合评价模型 106
10.5 中国典型省级行政区科学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110
10.6 典型省级行政区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117
10.7 结论 120
参考文献 121
第11章 基于循环修正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124
11.1 引言 124
11.2 副省级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24
11.3 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组合评价原理 128
11.4 循环修正的组合评价模型 129
11.5 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科学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132
11.6 副省级城市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139
11.7 结论 143
参考文献 143
第12章 基于差异最小化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地级市实证 146
12.1 引言 146
12.2 地级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46
12.3 基于差异最小化的组合评价原理 150
12.4 差异最小化的组合评价模型 152
12.5 辽宁省地级市科学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155
12.6 辽宁省地级市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163
12.7 结论 167
参考文献 168
第13章 基于指标差异组合赋权的科学发展评价模型及区县实证 170
13.1 引言 170
13.2 区县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70
13.3 基于指标差异组合赋权的评价模型 174
13.4 大连市区县科学发展评价的实证 178
13.5 大连市区县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184
13.6 结论 187
参考文献 188
第4篇 基于科学发展的准则层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第14章 基于次约束的经济评价模型及中国“十五”期间实证 193
14.1 引言 193
14.2 国家层面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93
14.3 优次向量及指标权重 196
14.4 基于次约束的模糊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197
14.5 “十五”中国经济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200
14.6 结论 204
参考文献 204
第15章 基于循环修正思路的经济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206
15.1 引言 206
15.2 省级行政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206
15.3 循环修正的评价原理 209
15.4 循环修正的组合评价 209
15.5 中国典型省级行政区的实证分析 213
15.6 结论 221
参考文献 221
第16章 基于G1-熵权组合赋权的经济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223
16.1 引言 223
16.2 省级行政区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223
16.3 基于G1-熵权组合赋权的经济评价模型的建立 226
16.4 中国典型省级行政区经济评价的实证分析 229
16.5 结论 233
参考文献 233
第17章 基于改进群组G1赋权的生态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235
17.1 引言 235
17.2 省级行政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235
17.3 基于改进群组G1赋权的生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240
17.4 中国典型省级行政区生态评价的实证分析 245
17.5 结论 249
参考文献 250
第18章 基于KPCA的生态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252
18.1 引言 252
18.2 副省级城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252
18.3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生态评价模型的建立 257
18.4 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生态评价的实证分析 264
18.5 结论 267
参考文献 268
第19章 基于集对分析组合评价的社会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269
19.1 引言 269
19.2 副省级城市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269
19.3 基于集对分析的组合评价原理 271
19.4 基于集对分析的组合评价模型 273
19.5 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社会评价的实证分析 277
19.6 结论 286
参考文献 287
第20章 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评价模型及地级市实证 289
20.1 引言 289
20.2 地级市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289
20.3 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评价模型的建立 292
20.4 辽宁省地级市社会评价的实证分析 294
20.5 结论 301
参考文献 302
第21章 基于AHP-标准离差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中国“十五”期间实证 304
21.1 引言 304
21.2 国家层面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04
21.3 基于组合赋权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307
21.4 “十五”期间中国人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309
21.5 结论 315
参考文献 315
第22章 基于TOPSIS-AHM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316
22.1 引言 316
22.2 副省级城市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16
22.3 基于TOPSIS-AHM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 320
22.4 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人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323
22.5 结论 333
参考文献 333
第23章 基于超效率DEA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335
23.1 引言 335
23.2 省级行政区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335
23.3 基于超效率DEA科学技术评价原理与思路 338
23.4 基于超效率DEA科学技术评价模型的建立 339
23.5 中国典型省级行政区科学技术评价的实证分析 340
23.6 结论 344
参考文献 344
第24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及省级行政区实证 346
24.1 引言 346
24.2 省级行政区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346
24.3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 349
24.4 中国典型省级行政区科学技术评价的实证分析 351
24.5 结论 359
参考文献 359
第25章 基于PCA-DEA的双重科技评价模型及副省级城市实证 361
25.1 引言 361
25.2 副省级城市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361
25.3 基于PCA-DEA的双重科学技术评价模型 363
25.4 中国典型副省级城市科学技术评价的实证分析 366
25.5 结论 371
参考文献 371
主要参考文献 373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