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树青 1
关于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 4
两种改革 两种结果 1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23
吴晓灵 35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几点意见 38
积极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 42
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中国货币政策 53
中国国有经济债务重组问题 63
萧灼基 73
关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若干设想 76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92
谢平 111
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 114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 129
许涤新 147
实现四化与生态经济学 150
关于人口科学的几个问题 157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总序 168
《广义政治经济学》序言 177
许毅 181
财政学基础理论的理论基础 185
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转型期的历史使命 200
论三农问题与农业生产方式革命 217
薛暮桥 233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 236
经济工作必须掌握经济发展规律 253
严中平 271
关于洋务派举办新式民用企业的评价问题 274
《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288
杨坚白 303
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同异辨 307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 339
易纲 36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变 364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内在逻辑 384
于光远 405
对待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态度 409
对改革中国家所有制的命运和企业所有制的发展前途的思考 413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个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428
余永定 447
通过加总推出的总供给曲线 450
消除人民币升值恐惧症 实现向经济平衡发展的过渡 470
袁志刚 487
现代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490
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经济的非均衡表现与走势 498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