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 启功 3
对鲁迅再评价的探讨与鲁迅研究现状的反思【三篇】 11
反思自己,走近真实的鲁迅 孙玉石鲁迅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王富仁击中要害的狙击手出现了吗? 陈漱渝 冉茂金 11
2001年 1990年代先锋文学创作与批评笔谈【三篇】 29
1990年代:先锋文学的终结 孟繁华无边的迁徙:先锋文学的精神主题 洪治纲关于1990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 陈晓明世俗的张爱玲 王安忆 42
论1990年代中国散文的文体变革 陈剑晖 47
2002年 史里寻诗到俗世咀味——明代小说审美意识的演变 宁宗一 57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杨春时 67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 朱寿桐 75
从“淮海路”到“梅家桥” ——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 王晓明 86
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 吴义勤 105
2003年何谓文学本身 蔡翔 123
当代诗歌阅读何以成为问题? 钱文亮 冷霜 陈均 姜涛 134
批评抛下文学享清福去了 南帆 143
2004年 “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 王光东 149
音色里的中国人文 林谷芳 159
老舍与中国革命论纲 吴小美 古世仓 167
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 钱钟书 178
文学理论的“越界”问题笔谈【三篇】 185
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 金元浦文艺学边界应当如何移动 童庆炳文学理论:不断扩展的边界及其界限 陈太胜 《水浒传》思想本质新论 王学泰 199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胡晓明 210
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 南帆 224
2005年网络文学本体论纲 欧阳友权 237
写得怎样:关于作品的文学评价——重读《创业史》并以其为例 刘纳 245
文体对话与思想草稿:《新青年》研究 陈平原 256
2006年在生存中写作:“打工诗歌”的精神际遇 柳冬妩 269
报告文学论 李炳银 278
文学“瓶颈”与精神“窄门”——1960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长篇小说创作漫谈 洪治纲 李敬泽 汪政 朱小如 291
“大时代”里的“现代文学” 王晓明 299
本土、文化与阉割美学——评从《废都》到《秦腔》的贾平凹 陈晓明 308
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 雷达 318
2007年1942年的汉语 郜元宝 329
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启示 杨义 348
崇高之后——论传媒时代的艺术生产 徐岱 357
食指论——冰雪之路上巨大的独轮车 陈超 366
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 余虹 380
文化转向与文艺学知识形态的构建 李西建 391
一个世纪的背影——中国新诗1977—2000 谢冕 403
“乾旦”传统、性别意识与台湾新编京剧 王安祈 420
2008年 先锋与常态——现代文学史的两种基本形态 陈思和 435
两种经典更新与符号双轴位移 赵毅衡 444
关于《色|戒》的讨论【三篇】 453
《色|戒》:从小说到电影 李欧梵《色|戒》撕裂了我们的历史记忆 刘建平时尚·焦点·身份:《色|戒》的文本内外 戴锦华 开拓启蒙·改良生存·中兴融会——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历史发展三段论 范伯群 469
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 程光炜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