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地理 经济体成因与地缘架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欣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2924056
  • 页数:673 页
图书介绍:随着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布局及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等方面均发生很多变化,加上原书引用的资料也需要调整,本版许多章节均作了重大修订,使之常修常新。

绪论 1

一、研究经济布局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2

二、介于经济学、地理学、规划学之间的学科,区域合作机制兴起及其影响 2

三、地理学轻视区域地理研究,经济学还算重视区域经济 3

四、各种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兴起、区域协调发展及参与涉及地域空间建设重要项目综合论证是中国经济地理学在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 4

第一章 经济布局概论 7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展开 8

一、经济发展及世界地缘经济新格局 8

二、大区域布局失衡与“西部大开发”,经济重心沿海化与经济地域多元化 9

三、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 10

四、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趋势及问题 10

第二节 影响经济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一、布局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加快,并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加大 11

二、自然资源“约束”对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影响增大,资源严峻形势日趋加剧,资源已成发展瓶颈 11

三、人力资源能力,知识与智力因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力更趋明显,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资本的载体,并直接影响科技含量高的一些部门的配置 12

四、技术与工艺流程的变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 15

五、政治环境和政策变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 16

六、地域文化及商帮对经济布局的影响 19

第三节 经济布局合理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1

一、布局问题涵盖 21

二、重要教训 22

三、经济布局合理化思路;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应验及反复 22

第二章 农业布局及其区域比较因素分析 31

第一节 农业经济结构和布局的变化 32

一、农业内涵变化,相关政策改变 32

二、农业经济发展及结构演变,农产品供求格局改变 32

三、入世促使我国加快农业改革及结构调整 33

四、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农业格局优化 33

五、农业经济发展难题及对布局影响 34

第二节 区域比较优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34

一、区域特色及区域比较优势 34

二、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4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35

第三节 世界主要谷物生产国及其地理基础 35

一、谷物生产国际比较 35

二、水稻育种技术突破与稻作地理,长江流域水稻带 36

三、小麦生产地理分布,专用小麦带建设、布局 38

四、玉米生产地理分布,专用玉米优势区建设、布局 40

五、大豆生产长期萎缩,大豆振兴计划与优势区域布局 41

第四节 商品粮基地选址与建设,粮食增长中心北移,水资源瓶颈 42

一、人均耕地递减,耕地总体质量不高 42

二、商品粮基地选址与建设 42

三、粮食减产、粮食安全、粮食储备及其区域对策 43

四、区位选择和国家投入及政策激励 43

五、耕地整理、造地增粮与相应的地理基础 44

六、全国粮食生产地理重心转移,流通格局改变 44

七、北粮南运与南水北调,水资源短缺及优化配置 45

八、大西线调水设想及高成本障碍;缺水问题解决之道 47

九、国际农业合作与进口粮源保障体系;“海外屯田”论分析 48

第五节 经济作物对地域条件的特别要求及其生产与布局调整 49

一、我国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发展和布局特征 49

二、棉区布局大调整 49

三、主要产棉区的建设与布局 51

四、油料作物种植及其地理分布;重点区域布局选择 53

五、糖料作物地理分布,蔗区布局大调整 54

六、烟草、茶叶种植和桑蚕业地理分布变化 55

七、水果生产地理分布,苹果、柑橘优势产区布局 58

第六节 林业定位变化,分区域林业建设与布局 58

一、林业定位重大转变,满足生态产品需求赋予林业新使命 58

二、森林的非采伐性贡献以及“碳汇功能”等开始受重视 59

三、森林资源及其配置状况是林业发展基础 60

四、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及林业布局 60

五、天然橡胶双重特质及地理分布的局限性 64

六、中止数十年超强度采伐,保护天然林,营造人工林 64

七、集体林权改革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及其区域界定 65

八、境外森林资源利用及开发方式 66

九、总体布局设想与分区域林业建设 66

十、荒漠化危害,成因分析及对策 67

第七节 牧业发展中的过牧危害及生态灾难,牧业基地建设 67

一、牧业经济地位上升 67

二、牧业结构变化,新的产业链及产业化模式 67

三、牧业地区分布概况;养牛业国际比较 68

四、牧业生产类型区;牧业布局因过牧及草原生态灾难而改变 69

五、牧业发展前瞻,无序发展的灾难性后果,重点建设的牧业基地 71

第八节 渔业结构变化及产业布局改变 72

一、渔产居世界之首,但加工差距大 72

二、渔业产业结构变化 73

三、发展渔业的资源条件 73

四、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渔民“失海” 74

五、长江渔业资源衰退 75

六、从资源条件变化到发展战略调整,建立三个优势区 75

七、专属经济区制度对海洋捕捞业的重要影响 76

八、渔业地理分布的变化 76

九、主要渔港、渔场、渔获物产地 78

第三章 能源布局及能源运输路径选择 81

第一节 能源资源与能源结构 82

一、能源资源总量大,但油气资源不足 82

二、地理分布和运输格局,运输高成本因素 82

三、能源自给率不低,但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82

四、高油价时代来临及其对能源结构与布局变化及地缘经济的影响 84

五、替代能源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比重上升,并开始由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转变 84

第二节 煤业布局由北向西延伸 85

一、煤业发展变迁及地位变化 85

二、保有储量大,分布相对集中,但优质资源渐少,地质开采条件渐差,必须考虑煤炭资源安全 85

三、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格局长期存在 86

四、主要煤企;产销基地 87

五、体制调整、布局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化;山西煤炭基地建设;西部煤炭基地新格局;地域布局调整的原则 87

六、集中度低,粗放经营,矿难频发,小煤矿屡禁不绝 88

七、煤层气分布的地域性,环保、矿难双重压力促进煤层气开发利用 88

八、煤业发展与合理布局前瞻;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89

第三节 石油:稀缺战略资源;探明不足,布局几经转移;石油输入及运输通道选择 90

一、“石油峰值”时代到来及其经济影响 90

二、油价影响世界经济布局版图 90

三、石油资源探明不足,人均资源量更低 91

四、石油工业发展及地位变化,勘探开发布局转移 91

五、石油安全与经济安全,运油路径及战略储油基地 93

六、石油工业地区分布概况 94

七、陆上主力油田及其开发利用评介 95

八、海上油田 96

九、主要石油企业市场份额及经营格局 97

十、新的石油发展格局:国内增产,国际合作开发 98

十一、寻求稳定油源,石油输入选择与战略;主要运输通道及其对经济布局影响 99

第四节 天然气:气源偏西,用户居东,西气东输及境外气源布局态势 101

一、天然气工业发展滞后,“油气产量比”失调及其对策 101

二、资源总量仍然不足,运输距离过长 102

三、已发现的天然气富集地 102

四、陆上主力气田及其开发利用评介 103

五、海底天然气田 105

六、周边气源,俄气、土气南下与澳气北上及缅气东输;LNG项目布局 106

第五节 炼厂布局及影响布局因素分析 108

一、炼油企业地位上升,炼厂布局原则变迁;风灾对布局集中度过高的影响 108

二、主要炼油基地的形成;销售布局与消费结构;炼油增量最大的基地 109

三、炼厂沿江、沿海布局比较分析;对环保与安全要求高,运输成本不应成为唯一因素 110

四、新厂择深水岸线而建,但须注意台风路径 111

五、四条运输通道建立对炼厂布局的影响 111

六、高油价对炼厂布局影响,油砂、油页岩资源评价 111

第六节 电力:优化区域结构与电源布局 112

一、二次能源特征及其布局;大企业集团组建规模化与结构特征 112

二、电力瓶颈—区域性缺电—结构性矛盾 112

三、优化区域结构和电源布局及其要素分析 113

四、水火电之比几经起伏,“水电比”也并非越高越好 114

五、优化电源结构与结构调整趋势分析 114

六、火电发展快,污染总量很大;火电布局及环境选择,燃煤电厂选址;洁煤技术使煤电布局重获生机 115

七、水力资源与主要水电基地 116

八、水电开发布局,部分地区过度开发,水电经济过热,布局过于集中,水电产业链结构不当,对区域经济结构以及生态环境与景观均有害 118

九、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对优化电源布局的影响;选址要素 120

第七节 新能源大力开发及其地域分布 121

一、大力开发新能源时代背景 121

二、绿色电力—风电:从微不足道跻身世界主流能源;我国风电资源、政策、布局,主要风电场选址条件分析 121

三、核电发展起伏大,核电基地建设,布局的主体思路及变化 124

四、择地批量建造大型核电;沿海与内陆布局比较,核电站选址特殊性、复杂性;厂址储备 126

第八节 西电东送,全国联网;涉及地理区域及效益;电网毁损地理因素分析 129

一、能源地理分布的局限性,大地域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129

二、跨省电网及其布局,规模效益急剧扩展,但对自然、气象灾难估计不足 130

三、全国联网、西电东送主要涉及的地理区,效益与负面影响 132

四、西电东送主通道 133

五、西电东送与宏观经济布局 134

六、电网毁损及其自然地理因素分析 135

第四章 制造业结构重组及布局变化 137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布局的新变化 138

一、制造业全球生产经营的传统方式 138

二、制造业跨国公司的新变化,布局也随之改变 138

三、追溯制造业的历史变化及对大国崛起的重要性 138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结构重组、地位上升及国际比较 139

一、制造业发展概况,其“黄金发展期”及转型期 139

二、重新重工业化及重化工格局长期存在对制造业结构与布局的影响 139

三、在世界制造业中地位变化 140

四、制造业主要部门结构、地域结构概貌 141

五、制造业人工成本优势明显,现有所削弱,但仍是全球“成本洼地”之一 141

六、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同美、日、德、印制造业发展和布局的比较分析 143

七、国际劳动地域分工及对制造业布局的影响 145

第三节 钢铁业跨区域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临港布局成为首选 145

一、钢铁业从“夕阳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145

二、钢铁工业的特殊敏感性,国际并购潮及其新格局 146

三、产业集中度低,过度、无序投资扰乱合理布局 148

四、布局特征、制造流程和产业技术政策变化 149

五、依赖进口矿对生产成本与企业布局的巨大影响,迫使其布局向深水港近旁转移 150

六、钢铁产业发展及布局上承接国际转移的条件分析;产业布局转移与污染转移 151

七、主要钢铁企业、生产基地特色;寻找出海口,构建布局新空间 152

八、主要钢铁集团扩张趋势和淘汰落后产能及跨区域重组 154

九、跨区域重组与布局转移,临港布局成为首选 155

十、关联度高的有色金属工业 155

十一、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转型与布局改善 156

第四节 机械电子工业:组建企业集团,调整布局 159

一、机械工业发展水平,布局变化 159

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的结构、布局演变 160

三、汽车工业格局初步确立,跨国公司在华布局基本完成;自主知识品牌发展相对滞后 163

四、船舶制造业基地的分散与整合;岸线资源影响布局,主要造船基地布局特征 166

五、大飞机制造基地及选址条件分析 168

六、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新布局 170

第五节 化工:结构调整对布局有重大影响;布局不当可成头号威胁 170

一、化工大发展及其结构、布局问题,布局不当危及城市安全 170

二、布局性、结构性环境隐患 170

三、基本化工产品生产基地,盐化工产业链延长 171

四、化肥生产发展快,但存在结构与布局问题;磷地理分布与磷短缺 171

五、石化基地增多,但布局分散倾向利少弊多;乙烯大布局及成因分析 172

六、煤化工产业布局及煤制油产业兴起 174

七、化工园区的建设与布局及其误区;化工布局社会影响骤然放大 174

八、PX项目布局选址论证实例;公众敏感行业布局还应受民意监督,和谐选址 175

九、周边石化产业集群对我国石化发展布局的影响分析 176

第六节 纺织:生产力布局区域性转移及其集群配置 176

一、纺织工业发展及其结构、布局调整 176

二、存量西移,地理分布格局几经改变 178

三、纺织业主要生产基地;形成及其演变 178

四、化纤纺织业及其生产基地 180

五、区域性“纺织产业集群”及产业链延伸 180

第七节 轻工:结构调整与布局调整 181

一、我国轻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181

二、轻工业布局演变 181

三、糖业布局区域性转移 181

四、食品工业原料特征及其加工业布局 183

五、烟草加工业布局西移和全球最大烟草市场 185

六、造纸业对环境重污染促使其改变原料结构与生产布局模式 186

七、优化造纸产业布局的国家政策 188

第五章 交通运输网络构成及其布局变化 189

第一节 运网布局改善及运输可持续发展难题 190

一、运输线路延长 190

二、运网构成及布局变化 191

三、高速路网形成与“时空距离”缩短及对经济发展、布局的影响 191

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难题 191

第二节 铁路主通道与提速路网、客运专线及高铁布局 191

一、铁路运输地位有所下降 191

二、路网布局特点及前瞻;筑路次生灾害增多 192

三、路网布局国际比较,中美铁路隔洋对接形成运输经济及布局新态势 193

四、近期路网建设及布局改善,发达的铁路网粗具规模 194

五、提速铁路网络形成的地理基础和经济意义 195

六、客运专线网:为改变“春运”一票难求、改善2亿人春节“苦旅”而规划与构建 195

七、高速铁路发展与布局,近期高铁网配置 195

八、客货分线提升运力;内燃机车运行重新布局 197

九、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布局 198

第三节 高速公路和国道主干线架构 199

一、公路客运、物流业急速崛起 199

二、公路网地理分布,亚洲公路网形成对我国公路网建设与布局的影响;公路建设与布局忽视环保,造成多种灾害 199

三、“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布局态势 200

四、国家高速公路网急速形成,布局形态及其经济意义 201

第四节 水运主通道和枢纽港布局,远洋运输热形成;临港经济开发 203

一、发展水运的条件 203

二、水运发展几经周折,内河碍航闸坝中断航道;沿海港口“压船压货”现象普遍 203

三、港口“属地化”管理,产业集群临海、临江布局,现代物流“节点”发育 204

四、主要水运企业 206

五、海港、航线布局;枢纽港崛起,区域港口群整合 207

六、海洋利益边疆延伸,但海运通道受阻,岛链束缚与海盗威胁;广义运输成本论证 214

七、河港、内河航线布局,长江黄金水道;国际河运通道 215

八、港口功能变化,港口拉动经济,临港经济发展与布局,海港功能缺陷及补救 219

九、水运主通道建设与布局 220

第五节 航空资源、机场布局与临空经济 220

一、快速运输的优势,全球空运发展整体架构 220

二、周转量居世界前列 221

三、民航资源及枢纽基地布局 221

四、机场布局与空域资源优化配置;五大区域机场群 222

五、土地、空域资源浪费及重复投资 223

六、飞行高度分层及垂直间隔缩小与空域资源充分利用 224

七、空运网络概貌,国内航空干线 224

八、支线航空 224

九、国际航线 225

十、临空经济及其布局形态;对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效应 226

第六节 管道运输快速发展及布局抉择 226

一、管道运输优势无可替代 226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管道运输蓬勃发展;近年管道建设热及其地缘因素 226

三、中国管道运输发展与布局 227

四、新建陆地输油管线,西油东送线路走向及价值分析 227

五、国际输油管(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地理走向之争,从运输路径看中俄、中哈管道战略意义 228

六、西气东输主干线,地理走向、输气规模及效益分析 232

七、气源地多元化、输气网络化,8个气源联供输气格局 234

八、俄气、中亚天然气、澳气、缅甸天然气输送路径意向 234

第六章 乡镇经济发展与布局调整及区域集群配置 237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及其特征 238

一、在城乡分割的体制环境下发展起来 238

二、新的经济增长点及对城市化影响 238

三、过度分散型的工业化与“农村病”蔓延 238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地域组合及“产业集群”配置 239

一、发展趋势,布局变化趋势 239

二、结构分析 239

三、布局调整与变化,“产业集群”大量涌现 240

四、地域组合:东、中、西部比较 241

五、高聚集地区,区域块状经济;苏浙粤闽特色,“江阴板块”剖析 242

六、温州模式、苏南模式 244

第三节 乡镇企业布局调整,共性与个性发展 245

一、布局分散化、乡土化及忽视环保的不良后果 245

二、与布局调整有关的变化 245

三、新建乡镇企业布局原则 245

四、工业园区、特色园区的规划、布局 246

五、专业镇“集群经济”,从“桑基鱼塘”到制造业基地 246

第七章 城市发展、城市化及其空间格局 249

第一节 城市发展历程 250

一、城市的出现与城市发展阶段 250

二、城市发展与区域的关系 250

第二节 城市化 251

一、城市化内涵与误区 251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关系 252

三、中外城市化进程比较;统计数据的某些泡沫和水分 252

四、城市改变中国,城市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城市化衍生巨大内需市场 253

五、城市化尚有待进入较高层次,城市竞争力有待提高 254

第三节 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257

一、城市发展定位等认识上的偏差 257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 258

三、有些城市发展脱离区域,各自建设管理,城乡差距拉大 258

四、城建理念及城市发展模式上的一些误区 259

五、许多城市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落后 259

六、城市个性发展被忽视,对于文化及城市遗产的疏忽导致“失忆症”与特色危机 261

七、城市病出现及原因分析 262

八、同城市病有关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观 270

九、明星城市、贫困城市同时出现 270

十、一些资源型城市的低端经营之路及发展策略之误 270

十一、城市化政策研究滞后;城市化进程良性化及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布局研究 271

第四节 城市设置与分类 272

一、城市设置标准曾长期只考虑少数指标 272

二、中外城市设置比较,设置指标及管理方式之别 273

三、设市城市划分,按行政级别分组 275

四、按城市市区总人口分组 277

五、按市区非农业人口分组 279

六、国外城市划分比对 282

第五节 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和布局 282

一、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粗放与集约和有序发展比较 282

二、大城市对国家或地区发展的贡献远超过其地理份额 283

三、我国大城市仍有待于充分发育,但同时也应形成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机制 284

四、外溢式还是组团式结构 284

五、国际大都市应具有国际公认性 285

六、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与难度 285

第六节 城市化地域差异及其空间格局 287

一、城市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 287

二、城市化的地域性,城镇发展区域差异大 289

三、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城市群发展与布局 290

四、东、中、西部城市发展策略 290

第八章 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293

第一节 区域内涵 294

一、区域空间特质 294

二、中外区域发展比较分析 294

第二节 行政区与经济区 295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从政区经济走向区域经济,近年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成效 295

二、行政区与行政区经济,行政区划调整创新势在必然 296

三、经济区与经济区划的含义 296

四、确定经济区划的原则 297

第三节 经济区网络 298

一、经济区网络的含义及其发展历程 298

二、经济技术协作区的几个层次;七大经济区划分与评述 299

第四节 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区块发展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302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表现 302

二、从三大经济地带到四大板块,区域经济板块合理划分 302

三、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拉大,产业结构差距明显 305

四、流动人口特征与农民工现象及其地域性和影响分析 305

五、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分析 307

六、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07

第五节 区域经济联系变迁 309

一、世界区域经济联系变化与经济中心转移 309

二、中国区域经济联系变化与经济中心转移,区域增长极 311

三、经济热点地区及经济中心转移规律,世界经济版图演变特征 312

第九章 对外开放地域格局,国际产业转移与资本地域流动 315

第一节 沿海开放格局 316

一、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城市 316

二、扩大沿海开放地区 316

三、由点到面的开放格局 316

第二节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格局 317

一、沿江开放城市,全球开放距离最长的内河及其港口城市带 317

二、沿边开放城镇 317

三、内陆开放城市 317

第三节 开放地区经济发展及布局,全球化趋势与产业转移及资本流动 318

一、开放地区经济发展与布局的基本态势 318

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区域影响;全球化与地区化 319

三、国际产业转移及其部门结构与地域特征 320

四、国际资本流量及流动的地域趋势 321

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特征、投资方式、领域、地域变化 322

六、生产力布局全球大调整,国际产业分工新变化及国际生产网络 323

七、对内开放不足与“外资依赖症”;出口减缓与扩大内需及对布局的影响 323

八、区域开放模式及其利弊 324

九、大区域布局失衡 324

十、区域改革实验促区域协调发展,始现生产力布局新态势 325

十一、综改实验区布局及四大区域合作发展格局 326

第四节 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发展 326

一、以“产业集聚”为目的的特定地理区域,中、美开发区比较 326

二、各类开发区发展及地理分布 327

三、开发区建设、发展和布局的主要特点 328

四、开发区建设与布局的政策和措施 329

第十章 华东地区经济 335

第一节 受惠于自然 336

一、气候条件与地貌特征对经济发展有利,但自然灾害较多 336

二、受惠于水,却污染水域;屡污屡治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很高 337

第二节 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及其布局形态 338

一、具有全国专门化意义的机械电子工业 338

二、全国最大的化工生产区与循环经济发展及完整产业链 339

三、重点开发的能源工业;“地上服从地下”加剧污染与环境纷争,“油田+绿洲”策略 341

四、多处核电基地崛起,新的能源地理格局形成 342

五、精品钢材生产基地,布局转移与技术革新 343

六、铜基地建设对我国铜工业布局的影响 345

七、传统纺织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转移 346

第三节 构建新运输格局,形成高效综合运网 346

一、路网布局改善,大力兴建高铁、高速公路 347

二、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促进区域一体化,烟大铁路轮渡、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经济价值及功能意义 349

三、水运设施布局扩展快,出现新的航运格局,但有重复建设 350

四、上海港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港的历程及成因分析 351

五、港湾设施布局的整合及场地载体变化 351

六、在东海岛屿选择港址,洋山深水港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352

七、沪浙关于深水港布局之争;巨型港湾设施布局未损岛链地理风貌 353

八、周边大港兴起 354

九、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服务区位及其选址 357

十、航空网络形成,长三角机场密度之争 357

第四节 区内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358

一、区内差异及其特征 358

二、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与难题 358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协作区、都市圈 364

第五节 区域城市化水平、城市扩张及空间布局引导;主要经济中心及增长中心 369

一、城市化进程迅速,城市结构问题 369

二、城市内在扩张力强,竞争力居前列 369

三、城镇空间布局引导,都市圈发展策略 370

四、主要经济中心和超大城市 370

五、主要增长中心及快速扩张城市 380

六、新区、经济特区及特区城市 386

七、主要开发区,特殊经济功能区 390

第十一章 中南地区经济 397

第一节 能源布局重构与工业结构重化 398

一、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三峡”工程综合论证及最优水位方案选择 398

二、煤炭工业布局取舍及其战略重组;核电布局变化 400

三、南海油气产量增长,自营油气开发渐成规模;但南海的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状况很严重 402

四、“有色金属之乡” 403

五、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工业;武钢扩张重组与布局大调整,优化地域结构,临海建新厂构想 404

六、以十堰、襄樊、武汉、广州为基地的汽车制造业;广州汽车产业集群形成,“广州整车、南海汽配”搭配布局 406

七、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规模效益 407

八、燃油与有机化工产业崛起,巨型石化基地与沿海工业地带形成;对原有化工企业布局不当的改造 407

九、布局大调整的蔗糖产业 409

第二节 粮、棉、油、糖、茶、林、热作综合开发 409

一、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湘豫稻麦产量分居全国之冠;建设粮食核心产区 411

二、甘蔗、棉花和油料的重要生产区域 412

三、植茶及制茶历史与地理基础 412

四、全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橡胶发展蚕食热带雨林问题 413

五、神农架林区经济价值曾被片面夸大,而生态价值却被忽略;林区环境衰变及生态修复 413

第三节 完善南北通道 414

一、陆经水纬 414

二、经向陆路构成我国南北交通主轴;铁路高速客运主通道 414

三、水运业及结构变化,内河、海运并行发展,沿海货柜码头布局空前扩展 416

四、海运布局大调整,南海之滨和北部湾畔崛起国际港口群 417

五、空运由弱到强,南部国际机场布局过密及原因分析 419

六、南北交通时有瘫痪及其自然地理因素分析 422

第四节 区内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 422

一、区内差异及其特征;与境外巨大差异的形成及缩小 422

二、省域经济特征及发展前景 424

三、区域合作、城市一体化;沿海经济区及其功能定位 427

第五节 城市化及其空间形态,主要经济中心与增长中心 434

一、城市与城市化概况,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积淀 434

二、现代大城市特质形成 435

三、部分地域城市化进程快,城市竞争力强 435

四、城市群、城市圈发育加速,并构成新的城市空间形态 436

五、主要经济中心和超大城市 436

六、主要增长中心与快速扩张城市及其实例分析 441

七、经济特区及特区城市 446

八、主要开发区,特殊经济功能区 452

第十二章 华北地区经济 455

第一节 京畿之地 456

一、首都周边,地缘优势 456

二、生态屏障严重受损,京津风沙源治理艰难 456

三、沙生植物种植基地;治沙同开发相结合 459

四、地下资源富饶 459

第二节 国家能源、冶金基地 459

一、煤炭资源大面积高强度开发,山西煤业布局整合,蒙西煤炭基地崛起 459

二、煤资源综合利用长期滞后,资源损耗极大;发展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 462

三、电力工业布局及煤电联营,外输电力基地、外输通道 463

四、陆、海油气资源开发粗具规模 464

五、冶金工业结构与布局调整及兼并重组;首钢搬迁及新区域发展观;稀土资源损耗过快 464

六、化工、纺织、轻工基地;沧州化工基地布局论证 468

第三节 农牧业发展布局及其教训,发展模式之变 470

一、粮食、经济作物布局,华北平原粮食增产代价过高 470

二、牧业布局变迁,布局失控的负面影响,新兴乳业地带成因分析 471

三、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与荒漠化;改变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结构与布局调整 472

第四节 新的陆、空、海交通网络;发展临空、临港经济 473

一、交通运输地位显要 473

二、以超级运能干线、高铁客运专线为主的铁路客、货流,重载、快速运输格局 473

三、以首都为中心的空运网络,首都国际机场——亚太航空枢纽;临空经济区设置;第二机场选址方案之争 475

四、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 477

五、海运量大,港口码头泊位布局及港口功能区域划分 477

六、在淤泥质海滩上构筑国际深水大港,并成为全球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 479

七、曹妃甸深水港及临港工业区布局论证 480

第五节 区内差异、区域融合与城市布局 481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481

二、经济区、经济协作区,区域经济一体化长期滞后,近年大力启动区域融合 483

三、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很大 487

四、城市发展缺乏大区域意识的不良传统开始改变 488

五、近在咫尺的两座超大城市 488

六、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及布局改善;新开发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问题及解决之道 499

七、京津冀城市空间发展缺区域观点;区域规划编制 503

八、主要开发区;口岸通道;中国面积最大保税港区 505

第十三章 东北地区经济 513

第一节 自然资源优势迅速弱化,生态环境已到临界状态 514

第二节 从区域开拓到老工业基地的形成、衰退与改革 515

一、区域开拓简史,中国最大的移民、殖民开拓区 515

二、曾是中国最发达地区 516

三、冶金工业基地地位下降,但已完成技改与联合重组,鞍钢实现蜕变 517

四、装备制造业基地衰退,恢复与重塑 518

五、石油开采地位和重要性下降,开启低油藏外围油田 519

六、化工基地及其布局问题,选址或布局不当可成头号威胁 520

七、化工基地结构变迁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拉动效应 521

八、采煤业衰落,布局北移西进,剩余资源综合利用,并带动蒙东能源基地开发 521

九、全国最大森林工业基地衰变 522

第三节 全国商品粮、豆主产区 525

一、商品粮基地;粳稻之乡、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 525

二、主要农畜产品地理分布特征 526

三、不同的作物类型组合区 526

四、新的“大豆、玉米轮作计划” 527

第四节 铁路主导型交通网络,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布局调整 527

一、铁路五横七纵布局 527

二、为完善路网功能而构筑快速、大能力入关通道;南部跨海通道、东部边境通道 527

三、北方最便利的水运系统,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载体选择与布局 528

四、以沈阳为枢纽的高速公路网络 530

五、国际陆海联运,中俄韩日跨境陆海运输;内贸货物跨境运输 530

六、区域支线航空市场开发和早已发展的管道网 531

第五节 区内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及功能提升 532

一、东北三省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532

二、经济区、城市群、沿海经济带 532

三、城市化进程早,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535

四、工业迁移和棚户区改造带动城市布局变化 536

五、农村和垦区城镇化进程快 536

六、四大经济中心城市空间拓展,定位变化、转型与功能提升 537

七、资源型城市的衰落与转型及重新定位 542

八、主要开发区及国际区域合作 543

第十四章 西南地区经济 547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主要地域载体 548

一、盆地精华与盆边地带适度开发;过度开垦与开发易引发多种灾害,而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破坏更大 548

二、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与独特;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 550

三、资源集中度高,但生态环境极脆弱,且处于地震多发区 551

四、已有初步发展,近二十年开发力度剧增 552

五、重点加强勘查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552

六、荒漠化、地质灾害、生态恶化等对经济发展布局的约束作用 553

七、高山陡坡、生态脆弱、极度贫困区发展试验(以黔西北毕节地区为例) 553

第二节 新兴能源、金属、化工基地布局及其经验教训 554

一、构筑宏大的能源产业平台,“西电东送”与跨国输电主要源头 554

二、攀西大裂谷与新兴的冶金工业基地,效益明显污染重 562

三、大企业集团布局的特殊要求及对中心城市依赖性,攀钢研发系统及核心业务布局战略转移;“东汽”汉旺基地整体搬迁 564

四、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开拓,磷化工及其循环经济 565

五、“军转民”机械、电子工业,装备制造业基地 566

六、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 567

七、少数轻纺部门优势及地缘因素 568

第三节 农业开发强度大,生物资源多样性优势渐趋消退 569

一、生物资源多样性;地理条件局限性,山丘面积大,垦殖指数过高,水土流失严重 569

二、经济作物地位上升,特殊地理条件充分利用,烟草、橡胶产业布局扩展;胶园蚕食雨林及后果分析 569

三、林业发展曾走入破坏生态的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森林生物质新能源 570

四、草原过牧与沙化危害;世界最大高寒湿地萎缩 571

五、牧业发展和布局特色 571

六、茶园面积大;中稻为主、薯类占先的种植结构 572

第四节 构筑出海和外运通道、国际通道 572

一、从“茶马古道”到外运、出海通道;国际大通道建设 572

二、铁路主通道与四大枢纽;贵广、泛亚铁路的价值 573

三、国际铁路通道布局,铁路交通“末梢”地位改变 576

四、进藏铁路布局及选线方案比较;西藏与南亚陆运通道;“进藏热”的出现及隐忧 576

五、公路“西南出海大通道”及国际通道;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合作 577

六、昆明—实兑国际运输走廊设想 579

七、从“驼峰航线”到现代航空运输及临空产业发展 580

八、内河运输、出海通道及国际水运 581

第五节 地震及次生灾害摧毁区域经济;震后重建空间布局,分区重建载体分析,产业布局调整,新的城镇体系重构 583

一、汶川大地震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理及经济特征 583

二、成德绵产业地带和城镇带建设与布局及教训 584

三、分区重建地理基础,避让及承载能力分析,不同重建功能定位 586

四、产业、基础设施重建准则及布局调整,工业布局重构 586

五、城镇体系恢复重建,要素空间优化、布局重组;分布适当集中,形成一批大中城市 587

第六节 区内差异、区域协调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与城市经济 588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588

二、经济协作区、经济区 588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590

四、城市化进程滞后,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活花费少 591

五、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城市,因势利导弘扬城市特色 591

六、经济中心、增长中心、资源型城市 592

第十五章 西北地区经济 601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亦为生态环境脆弱之地 602

一、盆地财富,价值逾百万亿元的矿物聚集,有序与无序开采 602

二、水是制约大西北主要因素,水资源短缺加剧,经济发展和布局应“量水而行” 603

三、黄河上的“水力富矿” 604

四、生态环境恶化,农牧业资源有待保护和适度利用 604

五、荒漠化危害严重 606

六、经济布局应相对集中 606

七、重点加强勘探与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集中区 606

第二节 不利自然地理条件中的有利因素,逆向思维与特色农牧业经济 607

一、渭北旱塬开发与苹果产业兴起;世界和中国苹果产业布局转移趋势 607

二、优质棉商品基地 608

三、“面包小麦” 608

四、“冷凉”自然因素的经济利用,马铃薯产业区域化布局,三大基地 609

五、采用滴灌技术,开发节水农业 609

六、辩证看优劣势,从“逆向思维”看严酷地理条件的经济利用 610

七、细毛羊基地和牧业生产条件衰退 611

八、水源涵养,三江源和塔里木河的生态抢救,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冲突 611

九、采集、狩猎业规模化导致野生资源濒危,并连带使其生长的地理环境受损 613

第三节 原材料和能源工业开发粗具规模 613

一、“西气东输”最大源头,塔里木成为陆地石油战略接替区 613

二、曾出现的资源纠纷及掠夺式开发 614

三、“西煤东运”、“西电东送”重要基地;西北电网750千伏线路联网格局;煤电一体化与煤化工基地 615

四、以镍、铜、铝、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基地;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及其“环境困境” 618

五、盐湖化工与石油、天然气化工及下游产品开发;世界最大钾肥生产基地;罗布泊工业布局准则 620

六、其他工业基地 622

七、主要产业群体及其地理分布 622

第四节 延伸西北通道;影响经济布局的国际走廊 623

一、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在的西北大通道 623

二、铁路网骨架及出入西北大通道布局 624

三、青藏铁路与“冷却路基”及其经济意义 626

四、大区域公路网络及枢纽;沙漠与高山公路建设;喀喇昆仑国际公路通道,国际能源走廊与“国家贸易走廊”计划;“瓦罕走廊”战略价值分析 627

五、国家与地方共同进行机场布局规划建设 628

六、“属地化”管理与区域航空发展格局 629

七、新建大口径长输管道,使管道运输地位大为上升 629

八、国际运输走廊,对运力结构与经济布局的影响 630

第五节 区内差异与城市辐射受阻,生态脆弱和高成本城市化 630

一、区内差异,省域经济发展主要指标比较 630

二、城市发展历史久远,但地理环境恶化,城市化进展缓慢;城市结构体系不合理,但涌现一批快速扩张城市和特色城镇 632

三、城市辐射作用受阻于地理条件 633

四、生态脆弱地区城市化隐忧 633

五、经济中心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及口岸城市 634

第十六章 台、港、澳经济 641

第一节 台湾经济:从承袭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知识经济转型 642

一、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地理和海洋之利 642

二、经济发展历程,产业升级;资金外流,产业外移 642

三、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比较;经济结构演变,从承袭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转型 645

四、到2010年产业发展及未来“创新阶段”的目标 646

五、经济布局特征及“群聚效应”;北、南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分析,移民路径影响 647

六、新竹科学园区崛起 647

七、工业布局向境外延伸 649

八、两岸科技产业研发资源布局态势 649

九、对外贸易与地域结构 649

十、海峡两岸经济贸易 650

十一、台资登陆 650

十二、交通运输网络,“高铁”建设与布局特征及其延宕,两岸“大三通”实现对经济发展和布局影响;新竞合关系及经贸整合 651

十三、城镇体系,城市化进程,城市布局变化;台北发展的沉寂与新定位 653

十四、六大都会区 655

十五、主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比较分析 655

第二节 香港:移民之都,国际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 656

一、香港经济发展结构及其地理基础 656

二、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 656

三、国际金融中心 657

四、国际贸易中心;离岸贸易重要性增加 657

五、制造业兴衰与经济发展重点转移 658

六、香港与内地,“自由贸易区”与“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经济职能地域分工 659

七、国际航运中心与航空枢纽;跨境基建,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工程;物流业成为优势产业 660

八、旅游购物中心 662

九、城市用地开拓,提高土地增值潜力 662

十、创意中心,数码港,科学园;“移民之都”的人地关系与智力基础 663

十一、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城市新定位难题 664

第三节 澳门:微型地域经济综合体及独具特色的旅游博彩业 665

一、“缩微经济”及其演变 665

二、以客流兴旺为特色的航空运输 666

三、旅游博彩业,赌业经济发展演变 667

四、特有产业链及地缘关系 668

五、“文化澳门”及其地缘关系 668

六、城市建设与城市布局变迁 669

第四节 不同社会制度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以“泛珠”为例)经济合作 670

一、“泛珠”概念缘起及地域涵盖,自然流向及经济流向 670

二、中国最大规模的区域合作工程及其区域合作平台 670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场;构筑开放、有序的区域性共同市场 671

四、从河套区开发及港深一体化到“粤港澳特别合作区”设想,涵盖不同社会体制和关税区的经济区,理论和实践意义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