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歌往事 1
乌斯河少女 1
万明:一首不朽的诗 2
捕鸟人 5
音乐的诱惑力 6
四川人看世界 9
“经海”孤独的漫游者 11
从“女儿国”登上大舞台 14
收藏历史的地方 16
调琴师——人数最少的职业 18
风云际会“万岁馆” 20
蓝天空仔 24
苏童的作品包装 26
老记受奖的反应 27
重庆人打出巴渝文化“三张牌” 29
鬼城:扬起无数小黄旗 30
“漂泊文豪”回家了 32
谁来承担三峡工程地面文物保护与规划? 33
打工仔写出《九妹》歌 34
超级书店潇潇洒洒进商场 36
“马路骑士”与“开关先生”的中秋夜 39
《白毛女》精雕细琢三十年 41
走近“商鞅” 43
张达:一本传奇的书 44
艺术节:大幕拉开前的故事 46
零点,交响乐骤然奏响 51
庭坐绿荫中 人在花中行 52
“梅花”醉巴蜀 星光更绚烂 56
六十年“菱窠”又重看 59
站在大师的肩上演经典 61
周庄:艺术家的“天堂” 62
二 文化圈中事 66
成都在争论声中举办名家书画拍卖 66
“成都画派”中国画展引人注目 68
“变脸”绝技“泄密”严重 69
羊城归来话舞赛 70
《白毛女》改编复排的前前后后 73
戏剧创作新趋势:讲叙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75
四川戏剧如何上台阶 戏剧家坦陈己见 77
’95巴蜀舞台:光荣与梦想交织 78
生态环境严重污染 草堂楠木大片死亡 81
乐器等级考试升温 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82
经纪人与企业 84
观众与艺术团体 86
儿童歌曲的创作之路怎么走 88
老街:夹缝中的选择 90
贺岁片半是欢喜,半是忧虑 92
新年还要贺卡吗? 95
中国音乐剧已走在路上 97
面向大众才能占领市场 99
“蓉城之秋”:天凉好个秋 101
省图书馆大门:静悄悄地开 104
蜀中为何无“梅”香 106
东边日出西边雨 108
四川有好嗓 为何唱不响 111
歌手大赛再敲锣 四川还是唱不响 112
票价高不高 市场说了算《茶馆》未演先红蓉城 113
“尘埃”尚未“落定” 115
“北风吹”能吹多久 116
“红色芭蕾”热销蓉城 117
三 歌舞人生 119
韩素音在蓉城过生日 119
青年作家拜望沙汀 121
陈映真探“家” 122
流沙河:时刻等待UFO的降临 125
郑鸣:留下真情从头说 126
陈锦眼里的四川茶铺 129
镜头对准杨丽萍 130
肖全与“我们这一代人” 132
牛群来蓉,又睁大“牛眼” 134
王海兵的第三个“家” 136
高晓笛用画笔同世界对话 139
丁聪在蓉办画展 140
靳尚谊:中国还没有艺术市场 142
百年回眸忆中国 144
从田野走向大舞台 145
张东辉:“戴着镣铐跳舞” 147
难忘的歌,难忘的人 148
殷承宗:每次弹《黄河》都有新感觉 150
马东风:舞蹈像风 152
孔祥东:无奈中的钢琴演奏 154
刘德海:与琵琶结伴同行 156
曲平:让德国人跳中国芭蕾 158
“红披毡”让吉布阿鸽“飞”起来 159
李菁为舞蹈倾诉 161
才旦卓玛来蓉唱“山歌” 162
王玉兰:舞蹈就是生命 163
明星们的“怕”与“不怕” 165
金铁林吐“七字真言” 167
高小军的舞蹈人生 169
姜铁红用心起舞 170
关贵敏不要华丽包装 172
曹平:从高处回到起点 173
黄豆豆明天要娶“新娘” 176
罗念一:新闻与我亲密无间 178
闵慧芬一把二胡掀“春潮” 180
四 大幕后面的故事 182
谢晋谈川剧 182
李西宁:点石成金的人 183
“兵王”赵亮 185
查丽芳大幕后面走出来 187
徐晓钟:别了“屈原”,又迎“杜兰朵” 190
刘燕青:舞台上的一片虹彩 191
王佳纳与老人“同船共渡” 193
杨小青:让《琵琶记》步入新意境 194
裴艳玲:演男性让我生辉 196
茅威涛:蓦然又回首 197
黄桦:给“毛泽东”化装 199
艰难的超越 200
“沙漠王子”与“邓么姑”相聚上海滩 201
导演曹其敬 203
魏明伦潇洒“下海” 205
《变脸》:魏明伦与大学生对话 206
两个“狗娃”有不同 魏明伦也“变脸” 207
鬼才魏明伦漫说新闻 208
刘晓庆:“我要管好自己” 211
前度刘女今又来 212
杨利民:平淡的故事最难写 214
文君故里“相如”封箱 215
田壮壮大炼“钢铁” 216
与其皱眉头 不如偷着乐 218
张艺谋:守住本色 220
电影就是编织梦想的“游戏” 222
阳光下走来吴小莉 蓉城读者听“足音” 224
“金子”光耀川剧节 225
田蔓莎赴德演前卫戏 227
五 风景 229
奥斯卡!奥斯卡 229
独走曼哈顿 231
到好莱坞去 234
在美看电影 237
签证轶事 239
地铁车站的提琴手 240
逛美国跳蚤市场 242
美国歌星卡彭特的往事 243
《纽约人》特别的征订卡 245
美国书店拾零 247
纽约的故事 249
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 252
玛格丽特 254
在西海岸读故乡的书 256
门 257
瞭望通向阿里的路 259
记忆《兰花圃》 261
童年一乐事 262
六 我看我论 265
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繁荣 265
迈向新世纪的艺术盛会 267
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269
电影市场呼唤智者 271
哈瓦那与红色芭蕾 272
傅仇森林诗的艺术构思 274
可读性·思想性·新闻性 284
党报副刊的格调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