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所有制问题 3
一、从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考察所有制 4
二、所有制内部结构考察——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制关系中的“四权”关系 7
三、所有制外部结构考察——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合理组合问题 10
深化改革的战略选择——市场化改革研究报告 15
一、改革战略的选择——市场化 15
二、市场化的内容 19
三、市场化的方式和进程 25
我国转向市场经济的战略、内容及其他 32
一、消除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障碍 34
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战略是渐进与激进的结合,现在到了改革迈大步的关键时刻 42
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主要内容 45
四、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解决当前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摩擦中的矛盾;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这是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一步 58
渐进与激进的结合:经济为主导的中国改革的道路 67
一、“渐进”,是中国改革中诸多特点的一个,并不是唯一的特点 68
二、“摸着石头过河”并不等同于“渐进式” 69
三、对中国“渐进式改革”具体论据的疑问 69
四、判断改革道路,不能离开对改革目标的认识,把中国改革说成是渐进式改革,容易误解改革目标的合理性 71
五、“渐进式”还是“激进式”,在不同的背景和条件下,有很不相同的意义,因此,会导致不同的改革方略 72
六、用“渐进”还是“激进”来概括改革道路,有较明显的主观性痕迹,带有把客观过程简单化的误导作用 73
七、超越“渐进”、“激进”来分析中国改革道路的理论尝试 74
八、中国改革与苏东改革道路的区别 76
市场经济的人民性 79
一、什么是“人民性” 79
二、市场经济具有最大的人民性 81
三、大社会与小政府:对“市场经济人民性”的新注释 83
四、市场经济的人民性与社会主义的民主性是什么关系 84
五、讨论市场经济人民性的现实意义 86
完善法制与经济体制改革 90
一、承认法律,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90
二、遵守法律,保证了经济体制改革按规则行事 93
三、执行法律,维护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信誉 95
四、完善法律,维护经济改革中的和谐社会原则 97
五、结束语 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广东省顺德市为例 10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体制应是什么样子 100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企业关系应如何摆 103
三、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 105
四、市场经济中精神文明定位初探 106
第二篇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分析 111
一、我国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111
二、如何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117
三、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121
四、我国经济增长展望 127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之谜 131
一、提出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的背景 132
二、中国统计数据真实否,GDP是否高报了 133
三、关于宏观看好和微观不看好的差异问题 134
四、短期GDP即使是真实的,但中长期高速发展肯定是不真实的吗 135
五、中国经济保持中长期高速发展潜力在哪里 136
六、是认识不到没有反映真实,还是表达水平有限没有反映真实,还是为某种利益而歪曲真实 138
七、问题及其认识论 139
从经济学角度看资源配置与管理 143
一、资源与资源管理 143
二、生态、水和土地资源的简单分析 145
三、更好地认识和配置好资源 149
质量理念的新拓展 153
一、质量载体:从企业为主拓展到既有企业也有国民经济整体 153
二、质量领域:从工业为主拓展到各类行业 157
三、质量生态:从产品实体质量拓展到实体与环境两种质量 159
四、质量范围:从国内范围的质量理念拓展到对外贸易质量和利用外资质量 161
五、结束语:质量问题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63
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 165
一、从“科学发展观”看可持续发展成本收益分析的重要性 166
二、“全成本”概念是理解可持续发展成本问题的关键 166
三、“全财富增量”与“净财富增量” 169
四、净财富增量的度量——借用世界银行“调整后的储蓄净额” 170
五、中国净财富增量的度量及分析 174
六、净财富增量与绿色GDP的比较 175
七、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178
国内外资源经济学的研究 181
一、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学的内涵与外延 181
二、试析我国学者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学方面的论著 186
三、阿兰·V·尼斯和詹姆斯·L·斯威尼主编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经济学手册》的六个特点 188
中国经济转轨、挑战及周期 192
一、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20多年高增长?今后还能否持续 192
二、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有多大?如何解决 194
三、中国城市化达到什么程度?遇到什么困难 199
四、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201
五、经济增长的拐点 203
第三篇 政府管理体制及其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体制初探 209
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9
二、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211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体制的具体措施 213
四、与建设市场经济财政体制相关的几个问题的讨论 215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体制的过渡 220
一、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而整顿金融秩序 220
二、利率市场化在整顿金融秩序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223
三、金融体制改革两阶段设想 226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过程 230
一、国家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中的“两步脱壳”过程 230
二、“一次脱壳”前后专业银行的两重性特征及对国有企业的责任 232
三、“一次脱壳”过程中的时点、时差研究 233
四、1994年专业银行商业化步子能迈多大 234
五、转型期国家专业银行自身建设与商业化改革相结合问题 236
六、进一步创造加快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条件 237
借鉴美国区域经济政策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别 240
一、美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 240
二、美国政府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五大政策 242
三、美国区域政策制定中的一些特点 246
四、从美国区域政策中得到的启发 249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变化、成因及协调发展战略 254
一、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分区比较 254
二、中国地区经济总体差距变动分析 263
三、我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及“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 266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 272
一、当前国民经济活力不足 272
二、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要素的分析 274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与实体经济体制不健全的相互影响 277
四、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效率的建议 280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三大推动力 284
一、市场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推动力 285
二、WTO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外在动力 288
三、信息化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技术动力 292
从提高执政能力来看完善宏观调控 296
一、从科学执政看完善宏观调控 296
二、从依法执政看完善宏观调控 299
三、从民主执政看完善宏观调控 302
第四篇 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制度改革“两者分离”和“双重所有权” 309
一、从当前通货膨胀谈起 309
二、“两权分离”的作用与局限性 312
三、“两者分离”理论及其可行性分析 314
石油管理体制改革大思路——大石油、大市场、托拉斯 317
一、大石油和大市场 317
二、在中国大石油市场上宜展开多种形式的竞争,其中寡头式垄断竞争将占重要地位 318
三、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建成跨国石油公司,建成美孚石油公司式的国际托拉斯 319
四、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行为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320
五、变国家对石油的计划管理为间接宏观调控 321
大中型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新型组合关系 332
一、大中型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新型组合关系应包括的内容 333
二、当前大中企业与商业银行组合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7
三、如何向新型的银企关系过渡 340
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的原因及利弊 344
一、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的客观理由和与市场规则有违的矛盾 344
二、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中,“资本纽带”和“市场方式”的有效与变形 345
三、政府参与国企资本重组利弊实证分析 347
四、现阶段如何使国企资本重组中的政府行为有所规范、降低负面影响 348
产业投资基金与金融新产品 350
一、从产业投资基金谈起 350
二、金融产品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351
三、金融产品是通过金融分解技术而不断产生的 352
四、金融产品的交易离不开中介机构 353
五、转轨条件下的金融产品交易具有不成熟性 354
信息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的分析 356
一、信息技术产业的界定和度量 356
二、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61
三、信息技术产业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作用 366
四、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下降对美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369
五、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 370
物流与中国经济发展 374
一、中国出现“物流热”的原因分析 374
二、解决好政府与物流企业的产权关系 376
三、解决好市场需求与物流企业发展的关系 377
四、解决好城市与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关系问题 378
五、解决好政府在发展物流业中的定位与责任问题 380
中国石油行业竞争与垄断关系前瞻 382
一、面临新形势新理论的挑战 382
二、市场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正在形成 384
三、打造成品油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 386
第五篇 对外开放与应对挑战 386
1986年汇价调整的效果分析 391
一、调汇的实际效果 391
二、关于调汇效果几种不同观点的讨论 395
三、几点政策性建议 397
关于九十年代外债问题的若干意见 402
一、借债战略的辨析 402
二、还债趋势及策略选择 403
三、提高用债效益的内在矛盾和相应对策 404
四、外债管理体制集中化趋势中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405
五、深化改革是管好外债各环节、提高用债效益的重要保证 406
新形势下的引进外资战略 408
一、中国近代引进外资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 409
二、引进外资战略的国际比较 411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引进外资战略的重大变化 413
四、以加快发展为中心,以促进我国经济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为目标的引进外资战略 415
五、当前关键是处理好引进外资中市场导向与宏观管理的关系 418
外汇占款、外汇储备及其他 422
一、不能低估“外汇占款”对1994年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22
二、认为外汇占款主要来源于外资是一种误解 423
三、如何看待通货膨胀条件下人民币对美元比价的上升 424
四、去年外汇储备增加对通货膨胀形成是否产生实际的影响 426
扩大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428
一、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结构 428
二、加强金融支持政策的力度 430
三、坚持和完善税收支持政策 432
四、为机电产品出口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433
五、建立和完善机电产品出口秩序 434
六、支持国有大型机电出口生产企业 436
七、充分认识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在机电产品出口上日益突出的作用 437
八、统筹考虑机电产品出口政策 439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442
一、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特别需要知识产权保护 442
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45
三、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策略 452
四、政府应健全知识创新管理体制和促成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454
公平竞争的思考 457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57
二、国际竞争如何从摩擦走向协调 461
第六篇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教育是产业与事业的辩证统一 471
一、“教育产业”如何定位 471
二、教育产业化的主攻方向 473
三、“教育产业化”要防止几种倾向 473
四、发展教育产业也要围绕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目标进行 474
我国公立高校的多元化发展 476
一、关于高校“公”与“民”的分类问题 476
二、关于“公办”与“公立”的区别问题 477
三、关于地方政府支持公立高校发展的问题 479
四、关于“独立学院”与“分校”的区别问题 480
五、关于学校定性与学费高低的关系 481
六、结束语 483
中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框架设计 484
一、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的必要性 484
二、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485
三、完善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的基本原则 487
四、社会保障监督体系的总体构想 488
五、支撑条件和运行环境 491
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494
一、卫生资源的含义及内容 494
二、什么是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 496
三、从医疗市场供求关系看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 498
四、如何判断卫生资源配置是否合理 499
五、卫生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国家计划配置与市场调节配置的结合 501
六、卫生资源配置具体方法的探讨 502
从生物医药产业角度试析标准 507
一、标准的重要性 507
二、标准的复杂性 509
三、生物医药产业标准的本国化及国际化 511
四、中医药的标准化问题 513
五、生物医药标准化对技术转移和投融资的影响 514
六、推进生物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516
七、结束语 518
发展体育的思考 519
一、如何理解体育的性质 519
二、政府与体育的关系 521
三、关于体育经济政策 524
四、体育与经济发展互相促进的关系 526
奥运圣火赞 529
一、地上之火与天上之火 529
二、奥运圣火与人类文明 531
三、圣火正义与人权正义 532
四、圣火传递与爱心接力 533
五、结束语 534
第七篇 经济学基础理论探索滩羊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的初步探讨 537
一、对二毛裘皮成本计算的分析 537
二、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的简单介绍 538
三、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 541
四、滩羊二毛裘皮成本计算方法试用效果分析 542
经济统计规律初探 548
一、经济统计规律的提出及其表述 549
二、经济统计规律的近似性 551
三、利用经济统计规律为“四化”建设服务 554
按边际成本定价的思考——与汪祥春教授商榷 559
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按边际成本定价,是理论分析的原则,还是具体的定价方法 560
二、《价》文所述制定价格方法,就是供求决定价格,边际成本在这里没起作用 562
“劣等地”分析 567
一、劣等地和劣等自然条件 567
二、劣等地概念的两重意义 568
三、劣等地与土壤肥力 570
四、土地分等与土壤分类的关系 574
五、土地分等与农业区划的关系 575
六、土地分等的相对性 576
近似均衡分析 578
一、均衡与非均衡论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578
二、否定均衡的“反均衡”不能成立 579
三、瓦尔拉斯均衡与非瓦尔拉斯均衡应在差异中获得统一 580
四、近似均衡论的基本内容 581
五、对几个问题的讨论 582
六、近似均衡论的运用 583
预期与通货膨胀 585
一、什么是预期 585
二、通货膨胀的适应性预期 587
三、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模型 591
四、再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中,看预期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594
五、我国的通货膨胀预期研究 595
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600
一、认识当前通货膨胀成因,“结构分析方法”日益重要 600
二、什么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601
三、转轨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按国有与非国有部门来划分结构 603
四、“转轨”阶段上的一个转折点:对目前结构性通货膨胀的进一步解释 605
五、从结构性通货膨胀分析中得出的几点启示 606
“封闭贷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609
一、封闭贷款政策形成、内容及效果 609
二、三个典型案例分析 616
三、政策执行中遇到什么困难 622
四、有关各方行为及心态 624
五、最新进展及评论 628
六、封闭贷款前景分析 629
七、进一步的思考 632
后记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