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文心雕龙》探秘前言 1
一 刘勰其人 1
二 《文心》其书 4
三 旗帜高擎 7
四 诗骚并举 11
五 文笔之议 14
六 文体辨析 17
七 时空超越 20
八 陶钧文思 23
九 风格多样 26
十 才学兼备 29
十一 风清骨峻 32
十二 因革通变 35
十三 形生势成 38
十四 情文并茂 41
十五 提炼剪裁 44
十六 诗与音乐 47
十七 对偶艺术 51
十八 比喻暗示 54
十九 夸张描写 57
二十 篇章结构 60
二一 字斟句酌 63
二二 含蓄之美 66
二三 画龙点睛 69
二四 引经据典 72
二五 时代烙印 75
二六 情景交融 78
二七 神用象通 81
二八 作家修养 84
二九 文品人品 87
三十 鉴赏批评 90
第二辑 刘勰的文学史论引言 95
第一章 文学发展史总论 98
第一节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原于道”辨 98
第二节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学发展史观 107
第三节 “蔚映十代,辞采九变”——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轮廓 116
第二章 先秦文学 121
第一节 “渊哉铄乎,群言之祖”——《五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121
第二节 “民生而志,咏歌所含”——古代歌谣 131
第三节 “四始彪炳,六义环深”——《诗经》 135
第四节 “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屈原及其作品 143
第五节 “英才特达,炳曜垂文”——先秦诸子散文及其它 151
第三章 秦、汉文学 156
第一节 “秦皇灭典,亦造仙诗”——秦代文学 157
第二节 “铺采擒文,体物写志”——汉赋 160
第三节 “五言流调,清丽居宗”——汉代的五言诗 176
第四节 “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两汉乐府民歌 180
第五节 “依经以树则,附圣以居宗”——史传文学及其它 187
第四章 建安、正始文学 198
第一节 “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建安文学总评 198
第二节 “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建安时期的作家作品 204
第三节 “正始明道,诗杂仙心”——正始文学 216
第五章 两晋及宋、齐文学 224
第一节 “晋世群才,稍入轻绮”——西晋文学 225
第二节 “江左篇制,溺乎玄风”——东晋文学 238
第三节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宋、齐文学 242
第四节 “声有飞沉,响有双迭”——声律说对宋、齐文学之影响 249
后记 258
第三辑 《文心雕龙》论集《文心雕龙》的写作及其历史地位 263
《文心雕龙》的基本思想 281
漫谈刘勰文学观的哲学思想基础 294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 305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323
兼解以俱通,随时而适用——《文心雕龙·原道》再议 342
刘勰“原道”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历史辐射 354
刘勰美学思想面面观 372
《文心雕龙》中关于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的论述 385
刘勰论语言文字和音律对偶的运用 394
中国《文心雕龙》研究的历史回顾 403
云南《文心雕龙》研究的先驱 452
第四辑 《文心雕龙》研究史序&王运熙 461
绪论 464
第一章 《文心雕龙》的产生及其影响 475
第一节 《文心雕龙》的文化渊源 475
一、儒学文化渊源 476
二、道家文化渊源 478
三、佛家文化渊源 481
第二节 《文心雕龙》对前人文论、诗论的总结和继承 486
一、缘情说的确立 488
二、想像论的发挥 489
三、意象论的发展 490
四、风格论的形成 491
五、声律说的影响 493
第三节 《文心雕龙》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495
一、理论的系统性 495
二、理论的深刻性 496
三、理论的实践性 499
第二章 隋唐至宋代的《文心雕龙》研究 503
第一节 概述 503
第二节 隋唐时期《文心雕龙》的影响和研究 505
一、史学家的著录和评论 506
二、一些作家文人的征引和评论 509
三、日本弘法大师与《文心雕龙》 511
第三节 《文心雕龙》在宋代的影响 514
一、著录和介绍 514
二、选录和引用 516
第四节 刘勰“原道”思想对唐宋文学思想的影响 517
一、初唐文学家和史学家论“道” 518
二、唐代古文运动的“文以明道”思想 519
三、宋代古文运动的“文以载道”思想 521
第三章 元、明时期的《文心雕龙》研究 523
第一节 文学思想的变化与《文心雕龙》研究的兴起 523
一、复古思潮与“明道”传统 524
二、性灵与情性 524
三、格调辨体与刘勰的体性说 525
四、文体研究 525
第二节 版本与序跋 526
一、《文心雕龙》的元、明版本 526
二、序、跋对《文心雕龙》的评论 529
第三节 征引和评论 535
一、评点 536
二、品评 537
三、采摭和引用 539
第四章 清代的《文心雕龙》研究 541
第一节 著录、征引和考证校注 541
一、著录 541
二、征引 542
三、考证和校注 543
第二节 序跋与品评 544
一、孙梅和章学诚的评论 545
二、沈叔埏和李执中的两篇《〈文心雕龙〉赋》 547
三、刘开、刘毓崧和张松孙的评论 549
第三节 黄注与纪评 552
一、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 552
二、纪昀的《文心雕龙》评点 553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文心雕龙》研究 558
第一节 注释和札记专著 559
一、李详的《文心雕龙补注》 559
二、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 560
三、范文澜的《文心雕龙注》 566
第二节 文学批评史中的研究 571
一、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571
二、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 573
三、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574
四、傅庚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通论》 575
第三节 《文心雕龙》评论文章 577
一、概述 577
二、杨鸿烈的《文心雕龙的研究》 578
三、吴熙的《刘勰研究》和徐善行的《革命文学的——文心雕龙》 579
四、刘节的《刘勰评传》和梁绳祎的《文学批评家刘彦和评传》 581
五、其它论文 584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后“龙学”的勃兴 588
第一节 校注和翻译 589
一、杨明照及其《文心雕龙校注》和《文心雕龙校注拾遗》 590
二、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 592
三、《文心雕龙》今注今译 594
第二节 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中对《文心雕龙》的研究 596
一、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 596
二、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和他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 598
三、其它一些《中国文学史》中对《文心雕龙》的评论 600
第三节 专题研究和讨论 602
一、对《文心雕龙》的总体研究 603
二、关于刘勰的世界观的讨论 606
三、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讨论 608
四、关于风格和风骨及其它一些问题的讨论 611
第七章 新时期“龙学”的蓬勃发展(上) 615
第一节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的成立及学术活动的开展 617
一、学会成立 617
二、学会历次年会及学术活动 620
三、《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 622
四、《文心雕龙学刊》及其它 625
第二节 校注、翻译和疏证 630
一、校注类 631
二、注释、翻译类 633
三、诠释类 636
四、疏证类 637
第三节 研究论著 639
一、理论研究专著 639
二、研究论文集 643
三、文学批评史、美学史中的论述 646
第八章 新时期“龙学”的蓬勃发展(下) 651
第一节 关于刘勰的生平、家世和生卒年的研究 651
一、刘勰的生平和家世 651
二、关于刘勰生卒年的考证 653
三、关于刘勰基本思想的讨论 655
第二节 关于刘勰文学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 661
一、关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讨论 661
二、关于刘勰“原道”思想的讨论 666
三、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讨论 675
第三节 关于《文心雕龙》的“创作论”及其它 679
一、关于《文心雕龙》的创作理论 679
二、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682
三、关于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683
四、对《文心雕龙》的总体评价 684
第九章 台、港《文心雕龙》研究 688
第一节 台湾“龙学”五十年概览 688
一、起步十年(1951-1960) 689
二、大发展的十年(1961-1970) 690
三、成果累累的十年(1971-1980) 692
四、向纵深发展的十五年(1981-1995) 694
第二节 台湾“龙学”主要学者及其论著 696
一、张立斋和李景溁等 696
二、沈谦、黄春贵、王金凌等 698
三、黄锦鋐、李曰刚、王更生等 701
四、台湾“龙学”后起之秀 705
第三节 香港“龙学”简介 707
一、饶宗颐及其《文心雕龙与佛教》等论文 708
二、石垒及其《〈文心雕龙〉佛道义疏证》 709
三、陈耀南、黄维樑的“龙学”论著 709
附录一 民国时期(1911~1949年)《文心雕龙》研究著述索引 713
附录二 《文心雕龙》’88国际研讨会论文总目录 718
附录三 中日学者《文心雕龙》学术讨论会论文目录 721
附录四 台湾《文心雕龙》研究著作目录 724
后记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