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咏物诗的概念与分类 1
二、咏物诗的研究状况 10
三、唐代咏物诗研究的意义 16
第一章 唐前咏物诗发展概况 20
第一节 咏物诗的起源 20
一、自然物象从崇拜对象向审美对象的转化 20
二、先秦歌谣与《诗经》、《楚辞》中的咏物成分 25
三、汉代咏物诗与咏物小赋 33
第二节 咏物诗在魏晋六朝的发展 37
一、“形似”的追求 38
二、题材的拓展与俗化 43
第二章 唐代咏物诗的独特风貌 52
第一节 唐代咏物诗的宏阔气魄 52
一、博大体式的出现 52
二、唐人博大胸襟和坚忍毅力的体现 58
第二节 心与物的完美交融 71
一、神韵的体现 72
二、理想人格的外化 77
三、心灵自由的实现 89
第三节 兴寄精神的高扬 95
一、针砭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97
二、自我内心观照 108
三、对人类本体命运的关注 117
第三章 唐代咏物诗的发展流程 126
第一节 初唐咏物诗 126
一、对六朝诗风的承袭——初唐宫廷诗人的咏物诗创作 126
二、始露大唐气度——初唐四杰的咏物诗 128
第二节 盛唐咏物诗 131
一、咏物与咏怀并重——张说、张九龄的咏物诗 131
二、神韵与情思兼顾——山水、边塞诗人的咏物诗 135
三、感物兴情,以小喻大——李白与杜甫的咏物诗 139
第三节 中唐咏物诗 155
一、清幽的诗境,悲凉的慨叹——大历时期的咏物诗 156
二、诗境的拓展——韩愈的咏物诗 161
三、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白居易的咏物诗 166
第四节 晚唐咏物诗 171
一、清丽的韵致——杜牧、李商隐、许浑等人的咏物诗 172
二、愤世的呼声——皮日休、陆归蒙、罗隐、杜荀鹤等人的咏物诗 176
三、感伤的情绪——晚唐咏物诗的情感基调 180
第四章 唐代咏物诗繁荣的社会与思想原因 185
第一节 文化政策、经济发展和文人生活方式对咏物诗的影响 185
一、文化政策、政治现实与经济发展对咏物诗的影响 185
二、文人生活方式对咏物诗的影响 193
第二节 儒释道思想对唐代咏物诗的影响 199
一、儒家思想与唐代咏物诗 199
二、道家思想与唐代咏物诗 204
三、禅宗思想与唐代咏物诗 206
第三节 唐代文学思想和绘画理论对咏物诗的影响 213
一、关于心物关系的文学理论思想 213
二、风骨与兴寄理论及新乐府运动对咏物诗的影响 218
三、唐代绘画理论对咏物诗的影响 222
第五章 唐代咏物诗的美学意义 226
第一节 生命的力量与美感 226
一、对大自然中生命活力的感悟 226
二、生生不息,美的源泉 230
第二节 唐代咏物诗中的美的形态 237
一、刚柔并济之美 237
二、浓淡相宜之美 244
余论 257
一、唐代咏物诗的不足之处 257
二、唐代咏物诗对宋代的影响 260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267
写在答辩之前(后记一) 278
写在出版之前(后记二) 280